教师专访

教师专访 | 熊伟:求同存异,包容互鉴

发布时间 :2020/05/25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随着中国的快速的发展,中美这两个大国也互相在凝视、思考对方。自然而然地,美国就成为我们感兴趣的一个国家,可以作为中国发展的参照,美国文化也成为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种文化。


美国毕竟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超级大国,无论是它的硬实力还是软实力,还有所谓的巧实力,都令人印象深刻。相对于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讲,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这样一个年轻的国家,一跃成为这个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强国呢?这自然而然会牵引我们一些年轻学生好奇的眼光,想去打探一下推动美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


我们知道美国似乎是一个世界警察,不断地卷入全球各种战争和冲突之中,这又是为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美国?反过来说美国又怎样看待我们?在疫情之中,我们不断地看到各种各样关于美国的新闻报道,作为一个学者或者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讲,我们应该有客观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undefined



契机:将科研成果惠及学生

熊老师表示,自己长期在外语学院任教,并且从事过相当长时间的有关美国文化的研究工作,也曾在美国访学过。虽然有一些类似于《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课程,比如说《英语国家概况》等,但熊老师认为那样的课程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因为它们更多的还是讲述事实性的知识,比如山川、河流、矿产资源、政府机构等。


而熊老师的《美国社会与文化》这门课是想挖掘一下美国问题背后的文化根源,关注隐藏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媒体、文学、艺术等背后的原因,探究那双牵动着方方面面、无形的手到底是什么。这就避免了单纯传授固有的知识,增加了思考的深度。


如果上课仅仅是去传授一些学生可以用几个小时从网上搜集到的知识,熊老师觉得这是对大家时间的浪费。熊老师认为能到武汉大学来学习的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学习都能搞定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老师应该帮助学生们用更加科学的、理性的、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关于美国社会与文化的问题。


undefined



几年前,外语学院承担了一个学校的科研项目,叫“大国文化心态”,主要研究对象是西方几个发达的国家,比如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熊老师正是“美国文化心态”分支项目的负责人。经过来自不同专业领域、不同院校的专家学者数年的努力,项目顺利结题并且出版相关专著。在这个成果完成了以后,熊老师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完成了项目之后就到此为止了呢?恰好那时候学校正在鼓励老师们申报通识课,熊老师便申报了《美国社会与文化》这一门面向全校的通识课。


我们既要看到美国的强大,也要看到美国社会与文化中不合理的甚至消极的因素,比如它的文化优越感、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要对这些进行批判性分析。这样我们才可以看到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矛盾性,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有效的进行交流和沟通。这就是《美国社会与文化》开课的目的、契机和意义。


undefined

熊伟老师


疫情期间的《美国社会与文化》课堂: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熊老师表示,疫情对《美国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的影响很大。因为熊老师在设计这门课的时候,并不是把它设计成为老师一个人做报告的“满堂灌”形式,而是一种分享式、交流式的学习。首先是由于网速限制,老师准备的很多视听材料都无法正常播放。其次是课堂设计中“我说你说他说”的讨论会遇到障碍,虽然网络讨论表面上看也可以进行,但显得非常不流畅。第三个问题就是疫情期间,有些学习材料的获取不像在学校时那么方便。


针对这些情况,熊老师在也尽量改变。首先是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电子版的阅读材料;其次就是删去了原来一些过多的文字,尽量增加一些图片资料,帮助同学比较直观的去观察、了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一些现象和事件。


为了保持和同学们的交流互动,熊老师在每一章节后面都会针对章节内容布置一些讨论话题,并且与当下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在课堂上花一些时间进行讨论。熊老师表示,就目前来看,学生们讨论得非常好,大家有非常强烈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意愿,有时候的讨论甚至会让老师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熊老师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并且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分析、思考,这样有利于针对某一个问题比较透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undefined

熊老师和学生们的合照


总的来说,疫情期间,《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课堂采取的授课方式是课前阅读,课堂讲解,布置讨论话题让同学们课下进行准备,然后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让思想在不断的讨论中得到升华。


熊老师一开始觉得网络教学不方便,并且不太能接受这种模式。虽然由于疫情,熊老师逐渐能够接受网络教学,但是他个人觉得网络教学不能够取代真正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一些需要充分交流和探讨的课程。


比较有意思的是,有些同学在听课的时候,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周遭环境的影响,或是有时候掉线,或是某一个同学不小心没有关麦而引起干扰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很着急,不停有人在提醒,“请你不要出声”或者“周遭环境保持安静”等。从这一点来看,熊老师觉得大家都很可爱,就好像生怕因此漏掉了老师说的什么内容,这给熊老师的感觉是同学们对于这门课的学习都非常投入、非常认真。从课堂发言也能看出,同学们都是很有准备的,并不是说临时抱佛脚、信口开河地说一下就完事。熊老师觉得,在这种特殊时期还能如此认真,是件很可贵的事。


undefined



这样看来,疫情期间的课堂不光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理解的过程。老师上课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难题,同学们可能也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也能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怎样去理解彼此的。学习美国社会与文化,其实反过来说也能够理解我们自己的社会与文化,因为另一种文化始终就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反观自己。师生们通过《美国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程,共同努力、相互理解,形成了良好的互相沟通的机制。


熊老师觉得,疫情这种特殊的情况既然发生了,就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努力去接受它,并且思考如何去改变它。希望同学们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同时,慎独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相信大部分同学能够做到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undefined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

熊老师认为,通识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因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博雅教育,它更多的不是一种专业学习,有人甚至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一门关于如何去学习的学问,目的是教学生们如何去通过学习某些课程去观察人、事、物。以武汉大学现在实施的大类招生为例,这说明人们越来越觉得各个学科如果过早地进行专业细分的话,虽然有一定好处,但也可能存在弊病。通识教育就能够超越一些专业的隔阂,能够达到一种对人、事、物的比较,形成对人、事、物宏观的、比较全面的一种认识,这样又反过来会对学生们的专业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以熊老师正在讲授的《美国社会与文化》这门课为例,选修这门课的同学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有历史学院的,有生命科学学院的,有城市设计学院的,甚至还有一些国际学生。熊老师认为,无论学哪一门课程,无论是学人文社科类专业还是理工类专业,都是对人智慧的训练开发。而通识课就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训练开发智慧的平台。


undefined



学外语的人都知道,仅仅背几个单词,读几篇文章,就可以把外语学好吗?肯定不是。语言毕竟是需要文化作为载体的。如果你对美国社会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的话,那么美国人的一举一动,你都可以从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哪一个学科不会跟美国这样一个当今世界的强国打交道呢?所以,即使是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每一个同学都可以从他们专业角度去追问、去思考美国社会与文化的问题。


熊老师觉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非常密切。在跨学科的通识课堂上,同学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有更好的机会可以针对问题交换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说仅仅局限在某一个院系里某一专业的学生中,只能从一个比较单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熊老师表示,自己也可以通过来自于不同学科的同学的发言中能收获一些新颖的观点,得到一定的启示。所以熊老师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肯定不是一种相互抵抗的关系,更多的还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师荐书

熊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三本书。第一本是房龙的《美国的故事》。这本书是一部简洁幽默的美国简史,特别适合刚刚接触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同学。《美国的故事》行文轻松、幽默,还配有一些生动活泼的插图,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展开,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这本书在美国社会与文化的书写中独树一帜,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


undefined

费孝通


第二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美国人的性格》。费孝通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他从专家的角度看待美国社会与文化的问题,这就不同于普通人的一些感性言论。《美国人的性格》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关中国人怎样看待美国的著作。


undefined

费正清


第三本书则是关于外国人怎样看待中国以及中美关系的,这就是费正清先生的《美国与中国》。这本书堪称以西方视角观察中国问题最具权威的著作,也是美国中国学的经典之作。据说在中美建交时,《美国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领导人的案头书了。


熊老师推荐的三本书是由浅入深的,并且做到了“中美结合”,既有中国看美国,也有美国看中国,再加上熊老师的课题研究成果作为课程的基础教材,同学们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美国社会与文化》这门课。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