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小班研讨 | 承儒辩之风,展浩然之气:围绕“成人成才”的辩论

发布时间 :2021/04/28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小班成员介绍


班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小班


发言人:陈滨琪、夏颖星、侯懿芸、丁泠然、梁巧稚、王子怡、李怡星、李婧、任鹏浩、迟凯月、郝晋雪、闫旭、贾家琛、张薷月、储一齐


小班教师:苏子洲老师(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小班助教:徐睿智(文学院)


研讨内容


2021年3月17日,外院二小班第二次小班研讨在枫园教学楼202教室顺利进行,此次小班研讨围绕大班授课的“《论语》与仁性”一讲开展。在小班研讨前,苏子洲老师与助教徐睿智商议,决定此次研讨以学术辩论式开展,并确定两组辩论题目。徐助教协助苏老师提前一周将辩论题目、辩论流程与辩论要求发给小班同学们,组织同学们自主选题并确定四个小组的持方。


129ED

Image    


为了增强辩论的可操作性,我们把辩论流程尽可能细化并落实到文本,涉及各环节要求、时长限制、正/反方发言顺序等。在辩论准备阶段,苏子洲老师结合小班同学们的专业,为同学们推荐梁启超《论君子》、李零《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和(英)理雅各《论语英译》等阅读资料及电影、纪录片,并提醒同学们在辩论中不仅要结合历史和现实,还要有意识结合经典并引用经典。


#1

“真小人”与“伪君子”,谁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第一场辩题为:“真小人”与“伪君子”,谁对社会的危害更大。正方观点为,“真小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反方观点为,“伪君子”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Image      

1B0C4



       

开篇立论环节


       


正方一辩开宗明义,从“伪君子”和“真小人”的概念对比入手,指出真小人的“真”,不是外界看真小人看得真切,而是真小人内心无视道德的事实。进而,正方从行事风格、行事结果和社会影响三个角度对比真小人和伪君子,引经据典,强调真小人往往较少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因而他们不惧怕社会舆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随后,反方一辩立论,双方在“伪君子”和“真小人”的外在表现和实质上达成共识,皆认为伪君子是表面正派高尚、实际上卑鄙无耻之流,真小人是指众人皆知的品德低下之辈,二者都是“恶”的代名词;而对于二者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方认为伪君子以善作伪能够取得他人信任,隐性未知的“恶”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并结合数据事例和历史现实从伪君子危害社会的广度与对社会危害的深度两个维度进行诠释。


双方攻防就此展开。



       

二辩驳辩与三辩质询


       

B5E4

Image    


针对上一环节反方所论,正方从公众舆论监督视角展开驳斥,提出公众的力量存在于角落,信息时代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提高辨别能力,可以有效地能遏制伪君子的作恶行为,减少他们的生存空间;但是,真小人既不惧怕社会舆论也不受道德约束。基于此,正方从网络空间转至现实社会,从个体冲突扩展至集体冲突,指出真小人“恶”的突然性和对生命财产伤害的直接性,长此以往将会给社会价值观念带来不良导向。


面对正方驳论,反方驳斥正方是将真小人妖魔化,真小人在社会中人人唾弃,不可能成为主流带来不良导向。反方明确指出伪君子内心同样无视道德,其“恶”的手段含蓄不代表破坏力小,伪君子的一时隐藏是在酝酿更大的阴谋。正方驳斥反方的这一观点,指出阴谋不是伪君子的专利;同时指出反方认为真小人多处于社会下层、坏的简单,而伪君子多处于社会上层、坏的复杂,是将真小人和伪君子的身份固化了。而且当伪君子行恶的时候,他们已然脱下了伪善的外衣,完成了伪君子向真小人的转变。



       

自由辩论与总结陈词


       

73DD

Image    


正方与反方唇枪舌战,互相争夺介于“真小人”和“伪君子”中间的“对社会危害更大”这一有利战场,双方辩手不分伯仲,令自由辩的开场又陷入了定义拉锯战中。后来,正反双方不断提出新的数据与事例,从对“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定义争夺探讨到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


总结陈词之时,正反双方都总结了本场比赛交锋点并给予对方最终回应。正方四辨强调在当今社会,信息通达,伪君子的道德面具更易被拆穿,行事难度也相应增大,而真小人则没有这类顾忌,他们为恶的难度相对较低,社会危害更大。反方四辨在最后升华己方观点:今天争论的中心不是真小人和伪君子的问题,而是善与恶的问题。善对于伪君子不再纯洁,而是为了掩盖恶的面具;恶对于真小人,却也成了真实的善。伪君子比真小人有更大的危害,就是在于他们以善为借口,掩盖自己的恶,让人们屈服于善的表象而无法分辨恶,使人们最终因伪君子的恶而对真正的善产生怀疑。伪君子可恶可憎,就在于他们模糊了人们对于善的信任与信念,让人们无法分辨、无法防范,最终因为善背后的恶而承受痛苦。


#2

理想的人才,以“仁”为主,还是以“智”为主?


相比于上半场的激烈交锋,下半场的辩论更加妙趣横生。第二场辩题是:理想的人才,以“仁”为主,还是以“智”为主?正方观点为:理想的人才以“仁”为主;反方观点为:理想的人才以“智”为主。


1674F

Image    



       

开篇立论


       


正方一辩开宗明义,概念先行,首先在《资治通鉴》和《论语》中找到“才”与“仁”的内涵,提出道德情操的重要性高于才华,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高于智力;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才能本身是中性的,如何运用才能取决于个人的道德素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是良好的社会风向的指向标,可以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反之则会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反方同样从概念入手,指出智是一种全面而精深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才干,相比于道德范畴的“仁”,智是能够适应、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智的多重优势(稳定性、个性化、多样化)和根本地位,彰显出智作为理想人才主要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必要性,而仁、智关系中智作为实践仁的必然途径,在当下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双方攻防自此展开。



       

二辩驳辩与三辩质询


       

针对上一环节反方所论,正方驳斥反方既没有看到辩题中“理想”二字,过分强调当下社会的评判标准,也未看到才智的两面性,提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基于此,正方首先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在儒释道中找寻到“仁”的理想人格;接着以众高校的校训和国家出台的“教育方针”为例,论证“仁”是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面对正方驳论,反方驳斥正方举高校校训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例子,模糊了“人”与“人才”的界分。


紧接着反方驳论,反方明确指出“智”与“仁”没有主次之分,“智”不应该沦为“仁”的附属,而且达“智”的过程中可以致“仁”;反方立足当今时代发展的特殊需要,以科教兴国方针的提出、航天事业的发展、现代化军事装备的提升和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为例,提出在国际竞争中需要智性人才和其提供的生产力,论证理想的人才要以“智”为主。


Image    

14CE5


   

       

自由辩论与总结陈词


       

正方与反方在自由辩论环节碰撞交锋,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双方均在引用《论语》的基础上,以古今中外的历史与现实作为论据,互相争夺介于“仁”和“智”中间的“谁为主导”这一有利战场。自由辩的最后,正反双方更是在理想的人才均要为社会贡献的价值立场上达成了共识。


在总结陈词环节,正反双方在总结本场比赛交锋点的基础上,给予对方最终回应。正方四辨升华己方观点: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以“仁”为主,才能真正地将其“智”发挥到最大化。而反方四辨则点明辩题更深层的现实意义是探讨“如何成为理想的人才”,提出要修身求知,提高智性,做推动历史发展、强国强民的智者。


比赛结果


第一场:

“真小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VS “伪君子”,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获胜方:反方

最佳辩手:丁泠然、陈滨琪


第二场:

理想的人才以“仁”为主 VS 理想的人才以“智”为主

获胜方:反方

最佳辩手:顾靓楠、迟凯月、贾家琛、张薷月


总  结

Image    


棋逢对手,胜负只在毫厘之间。说实话,两场辩论的胜负不太好判断。在不同环节,辩论双方均有精彩表现,某些环节正方胜出,某些环节反方又扳回一局。往往在看似确定的结论后面,同学们又能够柳暗花明另辟蹊径,令人称奇。


在精彩激烈的辩论赛后,小班的同学们根据各位辩手的发言情况,使用苏老师提前设计好的投票问卷进行线上投票。辩题一的反方和辩题二的反方成为此次辩论获胜方,第一小组成为此次辩论的最佳辩论组,丁泠然、顾靓楠、迟凯月、贾家琛、陈滨琪和张薷月等六位同学成为此次辩论的最佳辩手。


唇枪舌剑,辩不尽的是大道万千;你来我往,论不完的是哲理无穷。苏老师在赛后点评道,“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辩论是一种文字游戏,辩论的胜负不一定来自于辩题的真理性,而在于获胜方运用了较好的辩论和逻辑技巧,找到利于自己一方的语词含义,找到了更好的支撑论据。辩论的最大好处,在于帮助我们学会厘清基本概念,发现事件关联,运用逻辑思维,丰富学识阅历。同学们在课堂上热情洋溢,积极参与,在辩论中旁征博引,逻辑严密,获益的与其说是结果,不如说是过程。临下课时,苏老师说,辩论已经结束,但是思考永不停止。希望同学们在回宿舍路上,还可以思考哪些环节的辩论还可以做得更好,为下次辩论积累经验;期待同学们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保持反思的习惯,不人云亦云,该争辩时且争辩。同时,该让步时也要让步,因为有时候赢了辩论,输了情感,看似得到,实则失去。对于真理和情感的探求,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承儒辩之风,展浩然之气,储天下人才,图国家富强。此次围绕“成人”与“成才”展开的学术辩论,四个小组的同学们均在辩论中流露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学们征引中外经典名著,结合古今历史现实,以较好的思辨力、推理力、控场力、口头表达力和数据材料加工力,为我们展现了两场精彩的学术辩论。争锋思与辩,征途星与海,同学们在武汉大学的成人、成才之路才刚刚开始。在思考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上,同学们还需要不断沉淀、不断进步,方可“博而能通,雅而有识”。




文字:徐睿智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责编:左家齐

终审:张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