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结课论文 | 蔡宇蓝:知生死以成人

发布时间 :2022/04/13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推荐语:《兰亭集序》有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于当代青年而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是人生的重大议题。生与死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佛教的生死轮回和现代唯物辩证法中均有所体现。揆诸宇宙,我们的“生”或许是前几代恒星“死”的结果。生者固有一死,而死者造就新生。人向死而生,而死的意义也蕴含在生之中。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意识为人所独有,那么于动物而言,生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是繁衍后代吧?那么于人而言生的意义是否仅限于此?我们又如何让自己的“生”更加有意义?还有,这篇文章的书写格式大体上符合论文的学术规范。



知生死以成人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 蔡宇蓝


摘要:本文讨论生死与成人的关系,要“成人”须有正确的“生死观”。本文通过分析人类轴心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生死观,如古希腊苏格拉底和华夏庄子的生死观,进而探究生死的辩证关系,探讨当代青年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生命意识,如何让“生“变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生死观;生命意识;成人;




Image

Image

01 引论: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

       

在开始探讨生死与成人的关系之前,我想先阐明在本篇中我对“成人”的理解。首先我想对成就“人生”和成就“人”进行区分。在回答“如何成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思维限制在了成就“人生”这个领域——只不过是将评价人生成就的标准放在了更加形而上、更加学术化、高尚化的层面上。但是,即使是从很合理的道德要求出发,我们评判一个人的人生成就标准真的合理吗?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人类的评价体系本身,我们需要跳出自身这个群体,从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出发。中国有个成语叫“盖棺定论”,这个词虽然很多时候仍然是从逝者生时的成就出发来评价这个人,但它也启示我们思考,当一个人不复存在的时候,他留在这个世界的痕迹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探讨“成人”的模范呢?我们又应当建立一个怎样的评价体系去评判一个人是否达到“成人”的标准呢?


我认为,要“成人”须知“生”,但仅仅知“生”是不够的,同样重要的是了解与“生”辩证统一的死亡。与先秦儒家“未知生,焉知死”的搁置态度不同,我认为死亡意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生命意识应当由生与死两个部分共同构成,缺一不可。


有言道:“人是生命存在,又从不满足于生命的生存。”柏拉图更有“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之说。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不是从“怎样去活”,而是从“怎样看死”开始,探讨“成人”中的生命意识。我将从许多先辈提出的各具特色的死亡观中选取部分来分析历史上的死亡观,进而尝试探究当代青年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生命意识。

Image        


Image        
Image        

02 从超越生死到向死而生:生死观的演化史

       

Image

2E21E



在古代欧洲世界,我选取了苏格拉底的生死观。他的生死观念尤其体现在《斐多》中。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他不惧怕死亡,甚至可以说是弃生趋死。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首先在于他克服了对于死亡的恐惧,其次,他主动选择了死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流传最广的是苏格拉底所相信的灵魂不朽观,而这一观念也成为他弃生趋死的理论基础。他相信灵魂不朽,意味着死亡对他而言并不代表一切都消失,他所建立的思想体系和他在雅典社会中所起到的“牛虻”的作用并没有消散,反而可能因为死亡而带来更大的影响力。建立于这一思想基础之上,苏格拉底认为世上还有超越生死的东西,如“是非、正邪、善恶、荣辱”,因此他对纯粹肉体的“生”的追求也就不那么热烈。


Image

3EB52


同样是古代,中国的道家哲学影响下的先哲也并不那么惧怕死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庄子丧妻却鼓盆而歌,那是因为在庄子看来,死亡不是一件值得悲伤的事情。在道家观念里,生死一体而为道,一切生死事件都归结于统一的“道”中——生命的起始并非自己的选择,而生命的消亡换来的是顺应天道的绝对自由与逍遥。因而人的死亡尽管意味着分离,但却代表着一种比人世生活更加值得追求的状态。


对比两者的生死观,可以发现共同点在于不把死亡视为“终点”。普通人对死亡充满恐惧,他们却将死亡解释成一种更高层次的轮回或状态,从而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和悲观,对死亡的接受程度也大大提高。相较之下,苏格拉底更加入世,他追求的是现实世界的真理、道德等等,而庄子追寻的是一种更加自由逍遥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想境界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而是超脱于现实世界。因此,庄子常常被视为消极避世的代表。但其实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通的,只不过前者着重在社会精神层面,后者着重在个人精神层面。


相比之下,古代犹太人作为一个群体,其生死观更加贴近我们所能理解的现实生活。面临生死命题,他们没有诉诸哲学,而是诉诸宗教和国家的集体力量。许多理论认为,伟大的宗教大都起源于对生死问题的解答。宗教与死亡也的确形成了一个话题循环,帮助芸芸众生在必然的死亡面前找到精神寄托。在古代犹太人看来,起于尘土而归于尘土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这一点与庄子的哲学相通;但是他们的生活态度介于苏格拉底的“人世”与庄子的“出世”之间,即使生活很艰辛,他们也将生命的每一天视为上帝的恩赐而认真度过。总的来说,虽然诉诸宗教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逃避式的回答,但是不可否认,古代犹太人的生死观更加豁达开朗,对于普通人来说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可以发现,在古代社会中,无论是诉诸宗教还是哲学,都是因为在现有的社会运作体系下,生死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人们的思考遇到了瓶颈。苏格拉底和庄子也都是将死亡放在一个更高的价值层面上来考量,而宗教与哲学则将这一问题移植到了新的环境下,也就是它们所建构的独特的思考体系,如佛教的生死轮回说。


时间推移到近代,人们关于死亡问题的认识经过不同阶段,与生死轮回有关的理论体系也被建立起来,而非单纯依赖宗教与哲学,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海德格尔。他认为死亡是人之存在的重要部分,并由此提出了“向死而生”的概念。

Image        


Image        
Image        

03 生死观的树立与“成人”

       

根据陆晓娅对前人理论的梳理[1],可以看到,历史上的生死观其实涉及了很多诸如信念、伦理、宗教、哲学这样的宏大命题。但它们之间相通的一点是,死并没有被视为生命的终结,人们不仅在心理上本能地抗拒死亡终结一切这个事实,同时也用墓葬礼仪、关于转世的设想等来以另一方式延续生命存在。


那么死真的可以成为生的延续吗?理清生与死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判断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我认同生与死是辩证统一的。死亡的意义在我看来有如下四点:第一,死亡是最绝对的终极权力,其他一切绝对权力都建立在这一终极权力的基础之上,如法律秩序用生命的终结作为触犯规则的惩罚。第二,死亡是一切有限命题的终章,当人们面对如矛盾纠葛、爱恨情仇而无法找到一种两全的办法时,通常都会以死亡为终结,这也是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在描写冲突时以死亡作为最终结局的原因。在西方,决斗这种决策形式甚至一直延续到近代。第三,死亡促使我们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正如乔布斯曾说:“记住自己总会死去是避免自己被羁绊的最好方法,你已经一无所有,还有什么理由违背自己的意愿呢?”[2]第四,死亡是人与这个世界的对决中裁判的哨声,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与世界的对决并不是没有终点的,这里也没有绝对的胜利和失败,需要我们把必然的降临演绎成精彩的谢幕。


总之,死亡的所有意义都可以指向“成人”的终极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活。怎样去活,才可以“成人”而不枉此生?我的探究结果要从生命本身的性质谈起。


“生命是宝贵的”这句话,在我看来需要有前提。我们并不是站在泛善的立场上毫无原则地挽回任何生命的任何生存机会,因为生理意义上的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它为生命精神的延展提供了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是生命达到比生存更高的层次的基础,如果基础崩塌,拯救和延续生命的价值意义便无从谈起。如海德格尔所说:“以生存方式存在的存在者乃是人。唯独人才生存,岩石存在,但它并不生存。树木存在,但它并不生存。马存在,但它并不生存。”[3]可能性,是点亮个体的存在的火炬,是个体生命的价值所在。


这些尚未被书写的“可能性”,决定了我们对待“生”的态度。


第一,从现世出发来决定生活轨迹。在某些宗教体系中,人们现世的作为都被解释为来世命运的决定因素,有的甚至可以加诸铁链一般的因果关系。在对宗教观念不置可否的前提下,我想古代犹太人的态度或许更加可取,“每一天都是馈赠”,意味着乐于求索是比消极低落更好的生活方式——我突破藩篱的勇气并不出于对来世幸福的争取,仅仅出于我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追求。


第二,区分世俗评价体系与自我认知评价体系。回到本文开始时的问题,当我们回答何以“成人”这个问题时,每一个人都有着对人的价值的不同认知。将自己的决定放在生死的维度来衡量,用肉体的消亡来检验一个人留下的痕迹,往往比世俗评价体系更具启发性。


第三,要认识到死亡并不是最终审判,而“传承”是每一代青年的责任。在许多历史事件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在人的生命进程中实现,有人含冤逝去,并不意味着真理一同消逝。人的生死在历史洪流中不过沧海一粟,但死亡不应该成为颠倒黑白的借口。面对抉择,苏格拉底捍卫真理而亡;而面对苏格拉底,后世的铭记让他的“灵魂不朽”成为可能。不诉诸任何外界力量,代际传承就可以超越生死,捍卫真理。


结语

把握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是每一位当代青年的必修课。“知死方知生”,完整的生命意识是一个涵盖人生方方面面的命题,我的探究难免挂一漏万。但是至少从这个层面来研究何以“成人”,可以更好地回答人之为人的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1] 参见陆晓娅:《影像中的生死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9页

[2]《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2005年6月12日(材料来源,百度文库)

[3]曲琪:《海德格尔的生死观研究》,南昌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

Image        


Image            
Image          

         
评语          

         

【指导教师评语】人文导引课以“成人”为培养目标,何谓成人,以及何以成人则是我们思考的进阶,而思考的高度决定了思想的高度。生死亦大矣!本文从“生”“死”一体的辨证中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成人的意义,立意不可谓不高。尤为可贵的是,文章以死问生,在生命的终点拷问生命征程的意义。古人云“未知生,焉知死”,作者则云“未知死又焉知生”!(文学院教授曹建国)



文字:蔡宇蓝

责任编辑:李猛、李珍贞

终审:李培蓓、尚晓

邮箱:whugec@163.com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