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优秀论文 | 红楼三情

发布时间 :2020/05/26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undefined


谈喆灵(弘毅学堂工科试验班一班)

【指导教师评语】 红楼三情,也是成人三情。人之成长,情最难识。何为人情,何为世情,何为真情?文章从青年人的视角,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给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或许有人会说“少年不识情滋味”,但“情到何处方为知”呢?其实成人之路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之路,没有定式,亦没有终点。(文学院教授 高文强)



红楼三情


人在世间拥有的特殊地位,大抵在人复杂多变的情思中可见一斑。而有别于孩童时的懵懵懂懂、心思单纯,成人世界的情感更为复杂。从身边二三玩伴,到满堂宾客,这是“人情”的变化;从率真的孩提时光,到纷繁复杂的社会,这是“世情”的变化;而“一花一鸟一世界”的稚子童趣的丢失与重拾,这是“真情”的变化。由此可见,情思之变,无疑是人成长的标记,也是成人路上理应被重视的一个里程碑。


《红楼梦》这本奇书,其大旨即为情。书中主人公的年龄变化与该书的大旨使它成为研究“情”,尤其是成人之变的“情”的良好材料。黛玉七岁入府之时,宝玉八岁,正是儿童时光。而大观园的种种美好,则发生在主人公们十来岁,正是青春少年时。等到姐妹相继出嫁,乃至宝玉成亲、家族倾颓时,主人公们才真正完成了成人的一场蜕变。《红楼梦》对人物的精细刻画和对情节的巧妙处理,把成人之变中青年在“情”上的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相隔百年,品味红楼对于青年思考成人之道也应大有裨益。


提到“情”,如何理解它是首要问题。它真的如此狭隘,以至于人们提及红楼便眼里只剩宝黛钗三人的爱恨?


周汝昌先生有言:“情,人之灵性的精华也。”[1]20世纪20年代,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时,其用于《红楼梦》的标题不是“爱情”,而是“人情小说”。“人情”,非“爱情”、“言情”,而是“人情”,这其中差别是很大的。


《红楼梦》这篇巨作,在第一回就指出了它的大旨:“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2]此情不止于狭隘的男女之情,而更指人情、世情,乃至自身的真情。这些情思的千变万化,是红楼的,但也是当代青年成人途中同样需要经历的。且以这红楼为引,谈谈成人一途的情思。

undefined


一、人情


所谓人情,通俗地说,即是情感。父母子女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的友情,情侣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夫妻之间的琴瑟调和,兄弟姊妹之间的手足情深……这些是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无法忽略的情感。古往今来,但凡是人,成人途中必要的一课,便是发现、理解、处理这些情感。


人生下来都是婴孩,襁褓之中对亲情无知无觉,父母双亲多不过而立之年,祖辈也大抵只是花甲年纪。童年自不必说,直到青春年华,亲人们多半仍能相伴左右。然而成人之际,祖辈或许有些已不在人世,偶又撞见父母两鬓的华发,再多的成长为人的喜悦,也会为至亲的衰老冲淡。因而我想,成人的一个标志,便是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放弃娇蛮任性的稚子特权。懂得体谅父母,珍重这有限的天伦之乐。


少时的友谊,大抵没有太多利益因素掺杂其中,也因此顿显珍贵。此外,上学时的玩伴,大都居住一处,朝夕相处之间,感情维系容易。而成人之后,概因升学之故,昔日同伴天南地北,各自有了新朋友,进了新圈子,有了新事业,也因此越发难以合拍。想必成人的难题中,也有一道是关于朋友的。


若说成人之变中,哪一变最为摄人心魂,想必是爱情。《红楼梦》中宝黛之间最初也只是单纯的兄妹感情,但随着年岁渐大,二人之间便自然而然生出许多情愫。但爱情的惊心动魄,想必读者能从宝玉那声声真挚的“好妹妹”,和黛玉的滚滚泪珠中轻松窥得。初迈过成人的门槛,青年们对甜美爱情的向往无疑是普遍的,但爱情不但是甜美的,它也是苦涩的,也是厚重的。它是两个灵魂的相互吸引,也需要两个灵魂的相互打磨,是给另一个个体的一种承诺,也是对自己真心的一种审视。毫无疑问,成人之路上,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谨慎审视是有必要的,而如何处理,想来也是门学问。

undefined


二、世情


所谓世情,即是世间百态。高官厚禄者锦衣玉食,家贫如洗者食不果腹,这是真实的世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3],这也是真实的世界。于是书中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4]此话不假,如何从单纯的童年世界走入复杂难辨的社会中,这是成人路上必解的难题。


成为成年人的过程,是师长的谆谆教诲逐渐销声匿迹的过程,是父母细心周全的照顾逐渐不周的过程,是未成年人那处处受保护的状态消失的过程。面前的保护伞一把把收起,随逐渐宽阔的视野而来的,是那些曾经以为遥远的世间百态。


小时读“好了歌”,只觉朗朗上口,而如今成人,虽未正式踏上社会,但观各路新闻,看各式人物志,只觉这寥寥几句言辞,虽有些消极意味,但又识人心识得如此狠辣!钱财、权势、美色,引多少曾经豪情万千的少年竞折腰!那些曾经的少年,忘了师长口中的忠孝仁义,忘了少时心中的星辰大海,最终成为当年自己最为厌恶的人。


成年是容易的,任何人满了十八岁,就可以轻易的成为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成人,但在精神上的成人,却是困难的,它意味的不仅是成年的权利,更是成年的义务。成人,即是用目光迎接了这世上的许多真善美假恶丑,看遍了灯红酒绿后,仍然坚定地走着自己认为正确的路。


世间成年者众多,而成人者却寥寥。这路是难走的,因为诱惑太多,而奖励太少。即使在象牙塔里,抄袭舞弊、雇佣枪手也不是新闻,更别提职场中为了工作晋升而明枪暗箭,好不热闹。酒桌上已卓尔不凡的成功人士酒后乱性,为了人情在抽奖活动中人为操纵结果……生活不是一帆风顺,总会有那么几个瞬间,处境会艰难到让你溃不成军,咬牙坚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是每一个走向成人的青年理应视作本心的信条。

undefined


三、真情


红楼真情,首推“意淫”。意淫绝非“皮肤淫滥”,但也不是精神恋爱,这是一种融合真善的博爱思想。这种情甚至可能超越了人类世俗,而是一种对自然、宇宙的态度。红楼中,宝玉那“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5]的呆子气息,又何尝不是一种初心和本真呢?回想小时候,一个蚂蚁窝,几块碎饼干,便可以消磨一整个下午。或是和几个小伙伴,在楼下的小花园里采摘不知名的野草浆果,一枚小小果子恨不得去追溯它的前世今生。而成人之后,人们难免会洗刷了些少年时的天真,难免会在许多次撞南墙的挫折中失了锐气,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琐碎中失了灵性。这种托生于童稚中的真情,实在是成人蜕变后一样极其珍贵的东西啊。


一直把马一浮在《旷怡亭口占》中写的一句话奉做我的人生理想境界: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寥寥十字,包含的是多么伟大的真情。几乎所有人都曾有过这种天真,它藏身于童年时与小鸟小花的一次次妙趣盎然的对话之中;也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这种善良,它藏身在孩提时紧紧相拉的双手之间……在还是一张白纸时,我们都是至真至纯的。


可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是网购时一次次被黑心商家坑骗,不得不在剩下的时间里节衣缩食时?是起早贪黑完成工作后却不被赏识,只能一个人在公交车上痛哭时?是回家时看见日益苍老的父母和索要补给的儿女,自己的存折上却空空荡荡时?这些是生活中一个个琐碎的片段,却如同最锋利的碎纸机,足以将一个人的真情击碎。无怪乎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执着地热爱它。”[6]

undefined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在成人路上丢失了我们本应与生俱来的真情?


我知道现今有许多“鸡汤好文”,时常批驳世人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但我也不得不为世人辩护一句。青年时代,万事有父母,有大把闲暇时光可以用来探索这个新鲜的世界。但成年了,离开父母的荫庇,要学着自己讨生活。但闲云野鹤之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仍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为柴米油盐奔波劳碌才是生活的常态。扒着人墙挤进公交车的人,数着毛票订购盒饭的人,连“水果自由”都做不到的人又哪有一刻闲暇去看那“草木青”?


因而我想,成人之时仍能保有难得的真情,确是十分让人心生敬仰的。这真情使人面对自然,面对这世界时始终存有一份如火的热情,让人生之路变得更有生趣。但这种精神红利,理应是需要本金的。虽说好的生活资本并不等同于极富天真和同理心,但衣食无忧的生活的确能够使人更有时间与精力品味当下。宝玉年轻时在大观园里锦衣玉食,自然能有如此闲情,当贾府忽喇喇如大厦倾时,又有什么功夫去管一朵花的开闭,一条鱼的心事?


努力,用功,一个美好的将来意味着一个更为自由的灵魂。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当好好抓紧这独一无二的青春年华,开启一段畅意人生,而不是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就此堕落。如此,他们才能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拥有随心而动的机会。


成人之路上,人情、世情、真情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有的人走着走着,便挣断了一些纽带;有的人走着走着,就弄丢了自己的底线;有的人走着走着,就遗漏了曾拥有的珍贵的真心。学着处理人情,洞明世情,保有真情,这便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所需要的吧。

undefined



[1] 周汝昌:《红楼十二层》,书海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2] [清]曹雪芹:《红楼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页。

[3] [清]孔尚任:《桃花扇》,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4] [清]曹雪芹:《红楼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8页。

[5] [清]曹雪芹:《红楼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6页。

[6] [法]罗曼·罗兰:《名人传》,陈筱卿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