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优秀论文 | 以审美铸炼灵

发布时间 :2020/05/25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undefined

黄韵霓

电子信息学院2班



【指导教师评语】 何以成人?成人与成才,孰重孰轻?本文作者的回答是:“精神上的成人比所谓的成才更加重要”。作者注意到在普遍注重成功的社会评价体系里,“审美”似乎被忽略了。文章则从审美的视角,认为一个人“在审美意趣的浸润下”会逐渐建立起自已的价值观,而价值观会决定最终其奋斗热情和责任心,决定其人生意义,而审美高度决定了灵魂的价值和重量。文章的起笔略显突兀,逻辑结构稍嫌松散,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篇佳作。(历史学院教授 潘迎春)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朱光潜


人是物质和精神的复杂共生体,由理性与感性共同支配。我们同时拥有双重经验,既迫于物质的驱使,又受到精神的感召,物质的人和精神的人相互拉扯博弈,直至生命的终结。


但实际上,纯粹的感性和纯粹的理性都使人感到难以忍受。感性冲动而粗野,理性冰冷而刻薄。感性将人纳入时间,废弃了人格性;理性则扬弃时间,保存了人格性;思考排斥感情,而感情也排斥思考。是审美打破了感性与理性的独占排他性,使它们都臣服于美的法则,从而创造了两种天性相容的可能。在审美的游戏冲动中,人性才能圆满完成,人才是完美的人。物质是人与自然亘古不变的脐带,它孕育出感性的冲动,保留了原始的兽性和欲求本能,被动地由感官描摹世界;精神的理性思考促使人超越自然,自主地探索自然的内在规律性,人于是能够独立于自然,从客体角度解构世界。通过审美,理性的自主性在感觉的混沌中掀起波澜,被动承受的自然强力变为人有自我意识的主动输出;在审美的缓冲中和下,我们拥抱天性赋予的朴实、丰富和纯粹,同时又以理性抗衡欲求粗野的蛮力。于是精神的人能够按照自由的法则发展自我,感性从而拥有了道德修养的界限,人性进化出高尚的品质。感性束缚于理性的镣铐起舞,理性包裹着感性的柔软上下求索,从而交汇出人性的灿烂与深刻。


undefined

朱光潜


审美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和评鉴,更是一种人们理解世界的特殊方式。“审”是评价、判断,“美”是相应动作面向的客体。审美之初,人便从世界中独立出来,将世界作为审美对象,情感与理智、主观与客观对立统一的开始自主地认识、理解、感知、评价世界。从外界获取的初步经验在灵魂激荡出最初的感性波澜,内心的源动力驱使我们情不自禁靠近美的事物,天性中对美的赞叹和亲近在白纸般的灵魂上刻下第一道痕迹,于是人类开始有了除物质欲求外的更高的渴求,即对于美的追寻。审美意趣在我们不断了解世界的过程中被补充修正,复又作用于客体世界在我们理解中的投影。如果说物质的人只是二维的平面,那么审美则使三维立体的灵魂丰富发展起来,成为自我内在的潜意识外射。“一部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实是不同层次的审美对红楼进行了理解的再创造。然而,审美不仅仅只是对美的品鉴,美的内涵更甚于愉悦感官的事物,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衣正冠平的形式之美,朝代更迭的规律认知之美,自省得失的道德品行之美,由尘世的美、形式的美上升到道德之美、心灵之美,美实是那些促使人发展的客观属性在审美体验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所以审美的对象可以是美,也可以是“不美”,但审美从中获取的体验一定会带给人有价值的感受。换言之,审美不仅重视美好的、成功的价值,同时也肯定痛苦的、低谷的价值。如同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感受到英雄主义的崇高悲壮,在《苏格拉底之死》中感受到生命的高贵无畏,审美能够使人抽离并观照自己的挫败和痛苦,从中得到慰藉并继续前行的动力。


对美的追求、完善自己的愿望激发了人的内在动力,而不同的审美高度所激发的源动能不同,最终达到的人生境界也就各有不同。张世英先生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把人的生活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上述四种境界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不过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而在我们社会现有的评价体系里,审美是一个比较被忽略的部分,作为锦上添花或者是精神贵族的自我标榜。普世的成功意义的定义的比较狭隘,它鼓励我们向上走,去奋斗竞争,去做人上人,因此决定了我们的评价体系也比较单一,成绩、金钱、地位、权力……审美不在此列。龙应台的一篇写高中生自杀的文章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都在告诉大家如何成功,却并不关照该如何面对失败;它放大那些成功人士的意气风发,却无视倒在半途中的累累尸骨;它描画出山顶无与伦比的风景,鼓励人们用尽各种手段攀登,却并不在意登峰后该如何自处。这世界像一条五光十色炫目迷人的大河,人们争先恐后地往里扎,随着湍急不停的滚滚浪潮挣扎前行,不知所追,不知所终,碌碌一生,无法上岸。


undefined

龙应台


我想,精神上的成人比所谓的成才更加重要。也许我们不应该把十八岁作为划分成人的界限,成人更多的是一个过程,而非某个固定的瞬间;即使是瞬间,也应是量变到质变的醍醐灌顶。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慢慢发现自己的缺失,破而后立,懂得去寻找一些东西来补完自己的缺失,逐渐变成一个无憾的圆形的过程。不是圆滑之圆,而是大希无声大象无形之圆。


每个人所缺失的东西、所追求的东西不同,这个答案只能由我们自己去找寻。在审美意趣的浸润下,在书里寻求理解,在音乐里体会情绪,在对身体的淬炼里找到人生修行的真谛,由此,一个人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成型的世界。这个精神逻辑自洽的世界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有着足以支撑自己前行的力量和自由,在不断的生活阅历和思想补充下日臻完善,自给自足,不需要终日在焦虑中汲汲于外界爆炸混乱的信息,不会在外界的观点和评价中辗转反侧自我怀疑。比起忙乱地从外界获得并不客观的价值肯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认识自己上——我是谁,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我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更能找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残酷的社会压力逼迫我们通过复制所谓的成功道路来获取社会资源,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动能才是决定人生最终高度的根本因素,这也是我们目前教育体制的一大缺失。价值观会决定最终你愿意为什么奋斗,会决定最终你对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会决定最终你想要达到的人生高度,会决定最终你的人生意义。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复杂,不一定立刻就会有答案,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你以自己和世界的样子互为对照,去不断地追问,又不断地在追问后重塑,而审美的高度则提供了这世界的多面性。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在不认识与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反反复复,但每一次上下求索都烙下了坚实的痕迹,这些不同的痕迹堆叠起来,便构成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灵魂。这条踽踽独行的追寻之路孤独而又无法取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痛苦着自己求而不得、得而复求的痛苦,欣喜于自己逐渐清晰的方向和人生目标。世俗的选择永远都会给努力的人以入口,也永远都会给想离开的人以出口,只是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那么认识自己这件事情,恐怕越早开始越好,因为越早,就能以越小的代价去选择你是应当离开,还是应当留下。然而,更多的人急功近利地忽略了构筑自我的过程,宁愿根据所谓的经验盲目的追随主流价值观而为自己设定目标;只愿意接受那些网络上容易获得的低思考密度的信息,懈怠于接收信息密度高、需要思考实践后才能消化吸收的知识;放任自己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过度依赖于既有的可行路径,习惯重复别人的成功路径;下意识地用错位成就感来麻痹自己,顾影自怜自我安慰,却迷失了真正的价值所在。


undefined



自我价值从来都不是别人定义的,这个答案只有自己能够找到。


每个人都曾作为一片枫叶或一抹舒云在这世上活过。当我们再次生而为人时,便用人的眼睛将这斑斓绚烂的世界又看过了一遍,将万物的呼吸都听过了一遍,觉得似曾相识。每个人都是一座不被理解的孤岛,星星点点地缄默在广阔无垠的海面,虽然触手可及,却对彼此的孤独无能为力。人赤条条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上,只是一团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的组合,快乐着自己的快乐,痛苦着自己的痛苦,行走一世,最后又孤单地走了,与这世上千千万万的飞鸟走兽并无什么区别。世界原本是扁平的,所有一切都只是冰冷的扁平的代号。但当人们睁开眼睛,试图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扁平冰冷的代号开始在主观世界中投射出立体的影像,不断生长的感情和理智在空洞苍白的海面上漾起波澜,将它解读出不同侧面、赋予了不同的色彩,于是这个世界有了宽度,有了深度,有了表情,也有了温度。


每个人的灵魂都是这世界折射出的一个小小缩影,而审美高度决定了它的价值和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