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小班研讨 | 时代堕落,艺术何为:席勒对美的追求

发布时间 :2020/05/25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作者:弘毅学堂理科实验班

       于苗淼(一班)、付博文(三班)、

       李梓演(三班)、华宇阳(三班)

       孟志红(三班)

授课老师:苏德超

助教:曾梓煜


   

时代堕落,艺术何为:席勒对美的追求


发生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西方世界乃至全人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个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大多关于对自由、平等和对博爱的追求,而席勒,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思想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法国大革命在成功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人的分裂”。现代社会的分工原则导致人在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客观和主观等方面都是分裂的,无法达到古希腊人那般的完美和谐。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其对完美和谐的追求,从人的分裂、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冲突,最终落实到审美何为,即美育的目的上来。





1、时代如何堕落?


席勒身上所有的诗人的敏感及哲学家的敏锐让他看透了当时的社会,尤其是德国——依然处于一种统治者腐败堕落、百姓不受约束的状态。席勒认为,人类的腐朽的危害性,不亚于人类的粗野。


从席勒所处时代的特点中不难窥见,极端的理性就是一种堕落。过度的秩序化、标准化削弱了人类原始的冲动,减少了人性的淳朴。这一点放在当今的社会同样成立,时代的秩序化与标准化使人的社会身份与地位逐渐成为衡量其价值的筹码,人与人之间的爱变得稀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不再,人由内心生发的原始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被日复一日的工作所取代。人们埋没在权力与金钱的浊流之中,感性缺失而理性泛滥,这样的处于麻木状态的社会,堪称一个时代的堕落。


undefined



席勒提出,“人既不能作为纯粹的自然人以感觉来支配原则,成为野人,也不能作为纯粹的理性人用原则来摧毁情感,成为蛮人。”有感性存在的理性才是真正对发展有益的理性,摧毁情感的理性只能使人类生活在焦虑紧张的状态之中。在席勒眼中,只有古希腊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在希腊的城邦之中,人们的生活将个体与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矛盾统一体。古希腊城邦每一个公民,不管是在私人事务还是公共事务中都被视为独立和自主的人、在理性上和道德上成熟的人。这些独立自主的公民构成的政治共同体并不需要权威对他们进行监护与指导,同样不容忍高高在上的君主的存在。与此同时,古希腊人对于城邦的认同感,也决定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他们共同讨论和决定国家事务,裁决各种讼争,在需要时结合为一个整体。既可以自由地由自身感性的支配,又同时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这样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才是真正完整的表现。


我们不难看出,时代的堕落是感性与理性的失衡。


2、堕落之外的艺术


即使处在一个堕落的时代,也会诞生警醒世人、唤醒民智的艺术作品。总会有有志之士如十八世纪德国的歌德一般,“将自己归属整体之下,作为其善尽己责的一分子”,为社会不完整的现象发声,为社会的上进而投身于艺术。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对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区分是十分明显的。理性和感性相互依存,又分别有着不同的要求。感性冲动把人内在的理性变为感性现实,理性冲动使感性内容获得理性的形式。这两种对立天性的要求使这二者都无法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为改变这种扭曲,席勒提出“游戏冲动”的概念,并由此提出审美何为,最终得出结论:实现游戏冲动,达到一种真正的完美的自由即为美育之目的


在时代的洪流中,不乏如同席勒一般追求人性完整的有志之士。


中国近代作家郭沫若在《天狗》中,表达了其对解放的渴望。在《天狗》的开篇,他自诩为天狗,睥睨着一切,表达着自己吞噬万物包括日月星辰的欲求;他描绘出五四青年在革命中遇到的挫折与磨难;刻画出了一个个个性得以张扬的青年内心的那种自豪与幸福。那气势磅礴的话语向青年传达出了对人性完整的追求


undefined



与《天狗》不同的是,中国现代艺术家王克平以他的木雕作品《沉默》展现出一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呆板木讷,睁着一只眼却又闭着另一只眼,仿佛在窥测这世间的万千变化,却又装聋作哑漠不关心,嘴中含着数不清的木节,被彻底摧毁了情感。那极具刺激性的形象与人生来的对“完整”的渴望形成极大反差,作者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完美的自由的追求。


英国人文主义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则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缩影。一切都被标准化与量化,尽管科技十分发达,人也实现了长生不死的夙愿。可是每一个人在出生后的睡梦中接受着内容量巨大且不断重复的“修普诺斯教育”(催眠式教育),以灌输阶级意识等等所谓的道德教育知识。在这样的世界中人只剩下肉体,成为与整体没有太大关联的孤零零的碎片。文章中无处不在的反讽时刻刺激着读者去思考理性与感性的存在。


undefined



这些艺术作品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却都倾诉着时代的缺陷,呼唤着人性光芒的闪耀,为实现真正完美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3、艺术何为


正如前文提到的,无论在多么堕落的时代下,都会有超越时代的艺术品,他们打破了时代固有的局限性,警醒着世人不能甘于堕落。鲁迅的《呐喊》、郭沫若的《天狗》、王克平的《沉默》便是这类艺术品的代表,它们都是诞生于堕落时代却又能超越时代局限性的艺术品。


那么我们就不禁会问:这些超越时代的艺术是怎样挽救一个堕落的时代的呢?又或者说:堕落时代下,艺术何为?


时间已经证明,艺术是真和善统一于美之中的一种创造,对时代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以艺术唤起人的完整才能真正挽救时代的堕落。所以,艺术何为可以简洁概括为一个词“唤醒”。因为一个时代堕落的根源在于人们自主意识的沉睡,将自己完全放在社会的框架之中失去自身的判断,心甘情愿地想与大众的步调保持一致深怕落伍。譬如《药》中在刑场围观的愚昧大众,不明白也不关心行刑的缘由,却挤破头地向前凑热闹,生怕错过这场“好戏”,面对那些荒谬的情景却不去思考是非对错,在时代裹挟之下与自身判断愈来愈远。


undefined



所以在人性不再完整的时代下,“唤醒”便是艺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功用,每一本暗讽世态的著作都是摆在读者面前的一面镜子,让读者看清自己内在的分裂,最终使他们感性与理性的平衡被唤醒,不再委身于堕落的时代之中,这也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鲁迅发表《呐喊》的动机。


所以在堕落的时代之下艺术就是一面镜子,反映着生活的真实性,又让人们从其中看到自己的麻木盲从的一面,从而使他们变得自省,自觉地使自己的感性与理性相互协调,这便是艺术的“唤醒”功用所在。


4、警惕附庸的艺术品


艺术虽然有“唤醒”的功用,但是并非所有的艺术品都能让这个功用得以体现,甚至有些艺术品会随着堕落的时代的调子,成为其附属品,这样的艺术品不仅无法唤醒世人,而且会使人们进一步丧失感性,更加丧失了自省的自主意识。

undefined



这类艺术品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它们的创作者仅仅是为了迎合权势而创作,往往有着控制人们思想的目的。最为典型的要追溯到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基督教势力的不断发展让他们有了强迫其它民族接受自己宗教的欲望,所以那个时期的艺术品包括雕塑与画像都与耶稣、圣母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艺术品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唤醒世人免于麻木,恰恰相反,它们是为了让人们变得麻木与盲从,进而能接受基督教的文化,可以说这些艺术品完全是权势宗教的附庸,或者说是那个堕落时代的附庸,把整个时代拖向更为堕落的深渊。


因此不是所有的艺术品都承载着艺术的灵魂,只有当艺术品真真反映现实,真正发挥唤醒的功用时,它才值得被欣赏。而对于那些沦为时代附庸的艺术品,我们应给予警惕并加以甄别。


5、时代堕落,我何为


现实生活中,人的分裂似乎是在所难免的。那应该如何避免被附庸性的艺术品所误导,尽己所能达到完整的状态呢?答案是学会审美


undefined



美可引导人平衡理性与感性,从而引人向善。审美是通往道德的必经之路,当每一个个体对于美都有了自己的体会,达到全面和谐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整个社会才能走向文明。


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是幸运之至。席勒眼中的那个繁荣向上的社会,可能也就如现在一般。但社会终归有其暗处,我们不能停止思考,停止对艺术的审视。到底什么样的艺术可以称得上是对时代有利的艺术?片面追求个性的发扬和强行要求全民统一追求同一种善的方式,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发扬个性而不让更多人因个体个性而受损害,奉献社会而有所保留从而不至于无以为继,不设立绝对的标准,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达到完美统一才是艺术和审美的最终目的。


艺术在时代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现代文明的发展,以及政治、宗教等人类理性的产物导致了人类感性的相对缺失,人类因此生活在一种焦虑的环境之中。要摆脱物质的束缚成为相对完整的人,进入更崇高的阶段,唯有通过审美,而艺术,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