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小班研讨 | 苏轼的精神支柱:道家还是儒家?

发布时间 :2019/07/19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研讨题目


试以下面所指定的材料为主讨论苏轼度过人生困厄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


主要参考材料:《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赤壁赋》,还有《千秋岁•岛边天外》(苏轼这首词是和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的,故可参看、比较秦词)。除这些词和赋及其所涉背景、所用典故外,同学们如有余力,可全面参考苏轼的生平事迹来论证你的观点。

作者:王海静

学院:网络安全学院

大班授课教师:易栋老师

小班研讨教师:罗积勇老师

小班研讨助教:张招

苏轼的精神支柱:道家还是儒家?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的朝代。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苏轼虽命途多舛,却注定写不出杜甫那种让人秃头的愁,也写不出辛弃疾那种热血堵在心窝子里的愁。苏东坡是一名文官,对中国历史上的文官来说,最常见的遭遇是贬谪。苏轼混迹官场,自然免不了这些。那他到底是遇到了怎样的贬谪人生呢?

苏轼的一生基本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举,任大理评事,就迅速地卷入了宋朝的改革浪潮。此时苏轼主张的是革新弊政,拥护新党,赞成变法。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实施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新政”变法改革。变法改革虽继承了苏轼的一些改革主张,但由于改革措施过于激进,变法对百姓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苏轼并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后与司马光欧阳修一起反对“王安石变法”。


元丰8年,宋神宗去世。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元丰三年,苏轼受谏官弹劾,被捕入狱,后被贬黄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宋哲宗元祐元年,旧党上台,苏轼被召回汴京做了翰林学士。绍圣元年,新党再度上台,开始迫害元佑党人,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后遇赦北归,第二年病逝于常州。纵观苏轼一生,其对新旧两党的态度摇摆不定,导致他成为了政治斗争的一个牺牲品,也得不到任何一方的全部同情和支持,这在乌台诗案后,新旧两党虽都有人试图救他,但没人尽全力去救他可以看出。由此可见,苏轼悲剧的命运便不可避免。


那么在面对人生困厄的时候,苏轼的精神支柱到底是儒家还是道家呢?

苏轼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政论家。苏轼自小深受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影响,在他早期的文章《进策》《思治论》里面,可以出来苏轼浓厚的儒家底蕴。比如在《沁园春·孤馆灯青》里,苏轼写到“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但屡遭贬迁以后苏轼不仅政治抱负无法施展,其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很多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到寺院借宿。正是这种磨难,让满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苏轼开始认识到人生的另一面,体会到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道家思想。既然入世的道路走得不顺畅,那就从出世的角度去自我排遣排遣吧。他将目光投向了提倡“安之若命、随缘自适”的老庄思想,企图找到苦闷生活的避难所,寻求人生的另一种途径。《赤壁赋》则体现了苏轼这种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交融。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里的“美人”实际上是苏轼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也可按照屈原“香草美人”的说法推断是他对君主的幻想。用“思美人而不得”抒发他仕途上不得志的苦闷。“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那一段,则是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对曹操建功立业的羡慕。“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御风”“登仙”等充满道教意味的词语正是道家追求的顺应自由、超脱人间羁绊和束缚的生活的体现,也是苏轼此时的精神寄托。“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感叹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抒发自己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幻想。而这样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则是道家隐逸思想的反映。


众所周知,道家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赤壁赋》则深刻地表现了这种思想。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种种包含“天”的迹象在这当中便流露出来了。道家学说认为:成仙的人能够升天。苏轼正是领悟了道家的这个思想,借成仙来表达超凡脱俗,以及对自由的追求。他还写道“侣鱼虾而友麋鹿”,从天转移到万物当中。鱼虾与麋鹿,这些都是大自然孕育出的自由事物,那么自己呢?既然都是自然之物,他们是自由的,那么自己不也是自由的吗?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苏轼借道家思想传达出自己对自由的追求。苏东坡曾斋居天庆观,“常合户反视,想当有深益也”。经过打坐、修炼、静思,苏轼开始有了全新的体悟:“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



在《临江仙》中,苏轼写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为了追逐名利,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的,我什么时候才能忘却功名利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就趁着这夜深风静,驾起小船泛游江湖,从此忘却朝堂之事。“长恨此身非我有”是化用《庄子·知北游》“汝生非汝有也”句。《知北游》里面说,人的身体不是自己所有,而是天地把形体给你、把气汇聚给你的。“何时忘却营营”,是化用《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即人应该保全身形,护养生命,而不应该为求取私利而奔波劳苦。《临江乡》的这两句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思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向“无”的境界发展,产生了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遐想。


在苏轼看来,道家思想既没有儒家思想的功利性,也没有佛家思想冷漠的虚无感,从而给人提供了无往而不乐的精神武器。他在《超然台记》 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

《定风波》对道家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酒后在野外散步却遇上大雨,同行的人们都四处躲避,唯有苏东坡在雨中唱歌漫步,尽情享受着自然的馈赠。苏东坡觉得“安往而不乐”,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只要有超然的情怀,无论是自然界的狂风暴雨,还是人世间的波诡云谲,都可视若一体,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这种道家“无”的境地。


此后,苏轼无论到哪,都在寻找着生活中的闪光点,用豪放和豁达来体现那么一种对生命极致的温和。他在被发配到生存条件更为恶劣的岭南之地时,高唱:“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到了后来,苏轼都将岭南当做了自己的故乡,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正是有着这样超然物外的胸怀,苏轼体悟到了庄子所谓“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的审美境界,产生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都说进则求儒,退则求道,对中国文人来说,儒道都重要。鲍鹏山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的文人,若是官场得意便从儒家思想汲取更多的营养;若是官场失意,就从道家思想寻求安慰。苏轼的一生大部分在贬谪中度过,道家思想使他在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而这种旷达不羁的性格,支撑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劫难。

但如果我们细究苏轼的思想,他信的道和道家本身的主张也有一些出入的,苏轼的思想掺杂了儒释道三家。自小的儒学对他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他的精神世界始终不是真正去追求那种清净无为,而是一种儒道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精神世界。


《庄子·秋水篇》中有这样一段: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如果是苏轼,我想他肯定二话不说,高高兴兴地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体现了这一点。所以苏轼用道家做消遣、做心灵导师、做心理医生,而用儒家做政治理想,道家是他的星空,儒家是他的土地。人在这世上走,不仅要看脚下地土地,也要抬头看星空。


《猪肉颂》是苏轼后半生精神世界的写照:“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所以苏轼就是这么一个人,挺矛盾,但苏轼自个儿把矛盾都理的清清楚楚,让人羡慕,也让人敬服。至于他的精神支柱是儒家还是道家,两者兼而有之,既有儒家的入世,也有道家的出世。正是这种思想,造就了苏轼一生乐观,豁达的心态。“不知更百年,方有此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