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小班研讨 | 由经典观“佛系”

发布时间 :2019/06/26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编者按

今天,“佛系青年”成为了一个流行的词语,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经济管理学院2班的五位同学在学习过《论语》《庄子》《坛经》这三部中国哲学经典之后,结合其对经典的理解和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对于佛系青年进行了精彩的讨论与评析。


研讨题目:结合《论语》、《庄子》和《坛经》,评析“佛系青年”的内涵与利弊。

作者:刘玥莹 葛彦池 何梓芸 陈锦荣 林博瀚(经济管理学院2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佛系青年,但我在日常生活看到的经常是一种“伪佛系”,这种佛系更像是一种丧,一种自我逃避,觉得做事情是没有必要的,“可以但是没有必要”,总是以佛系佛系来安慰自己没关系,重在参与就好了。而我们接下来要来与大家探讨的是三部著作《论语》,《庄子》,《坛经》有关佛系青年的内容以及佛系青年的内涵。

1、《论语》与佛系

首先,我们先来讲述一下《论语》与佛系。在《论语》里,体现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亦即爱人,于个人,要修身养性,刚强坚毅,以仁为己任,于社会,是要你积极入世,治理天下,推广仁义,做一个仁人君子,也就是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儒家的角度来看“佛系青年“:他们消极避世,随波逐流,缺乏内心追求的道义仁义和宏大目标,不能成为一个君子仁人,在现代社会中,他们也无法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儒家强调积极入世,追求“平天下”的目标。曾子就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不论境遇多么窘迫,凡事都必须“先难而后获”,也就是说不经历逆境就不会收获成功,只有“小人长戚戚”,也就不断地抱怨,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情就怪罪于其他东西,认为自己佛系,没有必要。论语中也谈到“仁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树立了君子应遵循的原则与目标。至此,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思想已经完备,既有明确的责任,又必须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才能被定义为仁人。也就是说,你要成大事,就应该负起责任,同时不能半途而废,专心地做一件事,而不是像佛系青年一样消极避世,安慰自己,半途而废。结合孔子身世,在礼乐秩序混乱,战火纷飞的春秋,孔子既经历着颠沛流离与贫苦,又无人赏识。孔子仍坚定追求着“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政治理想,推广仁义。

但是佛系青年”在面对生活工作的重压和磨难下焦虑不堪,利用佛系来逃避现实,逃避问题,采用一种消极的处事方法。且容易随波逐流,缺乏自己的主见,本质上是缺乏高远的追求目标,更是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坚定不移的信念。就用一些话语来安慰自己“佛一点”“可以但是没必要”“无所谓”“我是个弟弟”,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随波逐流。


2、《庄子》与佛系

接下来是从《庄子》来讲述与佛系青年的关系,我们小组并不是挑选了《庄子》的主要观点,而是选择相关的内容——“无为而治”进行阐述。道家中的无为,更多的是指治大国应当无为。就像《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治”,“小鲜”像是一块小肉之类的。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肉,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不应该过多的干预。

但无为对于佛系青年,就成了“治己心若佛系无为”。佛系青年更多地落实在自己生活上的“无为”,面对竞争,面对那些有点挑战性的任务,佛系青年更多抱着“开心就好”“重在参与”的心态,事实上可能是因为害怕失败,害怕竞争而选择了一种看似置之度外的心态,为自己寻找退路,寻找借口,一开始就躺平心态,叫喊着看淡结果,高举着佛系大旗,毫无压力也毫无动力、闲庭信步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而不是勇往直前,奋力拼搏。道家强调的更多是自己有那份智慧,却不去刻意表现出去,朴实无华,而不是处处彰显自己的个性,没人关注我,我也自得其乐,是真逍遥,大自在,反观佛系青年,在各种努力或者挣扎之后,选择放弃,天天嘴里念叨着佛系,快乐就好,无所谓,然后就无所事事了。但是只有做到超然脱俗,物我两忘,而那才可能真的称得上佛系。


3、《坛经》与佛系

而在《坛经》中,许多误解佛教的人以为佛教相信命运,信来生,以为佛教所言无非是要人们不要反抗,不要努力,一切听任命运的安排算了。但其实从《坛经》中可以看到佛教更相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而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其实惠能大师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些青年自称为佛系青年,其实不是很准确,佛家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摒除错误言行,需要做到孝养父母,尊卑和睦,忍让谦和)不是随随便便、无所谓就能达成的,而是需要应对比日常压力强大得多的毅力和勇气。


4、我观“佛系”

最后,我们来看看佛系的内涵:理想的佛系状态是一种无欲无求,从容淡定,顺其自然的状态,仿佛是一种已经经历了人生高高低低,大悲大喜,看破红尘之后的“超脱”境界。但实际上,现实中的大部分青年其实是我们所说的伪佛系,这种佛系有什么利弊呢?选择当一个佛系青年,把一切事情都看淡,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活得更轻松自在,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反思自我的机会。但是这也会成为自我逃避自我麻痹的借口,此外还会导致青年群体和非青年群体之间产生一种隔阂,比如父母经常会让你要学习努力,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但你又觉得佛一点,顺其自然就好了,这也加深你们之间的不理解。

当今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社会,它自身就在不断的发展前进,有次社会上更需要积极进取,不断拼搏的人才,一个佛系青年自然也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5、伪佛系

我们小组还要补充一下前面所说到的伪佛系,你在意别人对你看法,会有意无意向周围人证明你“佛”的属性,比如我前面说的:属实弟弟,开心就好,等等,你虽然心里想着无欲无求,但你的行动上还是在拼命努力,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想着和别人进行比较,你希望周围的人也和你一样佛系,当你看见他们争取或者努力,会觉得心里不舒服,又或者是你觉得自己是真的不想争抢,但你并不能从内心认可、接纳和享受这种状态,会时不时有一种“我是不是应该更努力?”的想法。其实这只是当代青年的一种焦虑,比如考试考不好了,生活条件比不上别人啊,只是一种被动的无助,因此提前躺下,而让自己感受无所谓,是对现实的激烈竞争、对各种压力、焦虑的一种逃避和自我欺骗。同时伪佛系是一种策略性的印象管理,告诉别人我们的善意,表现得佛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