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小班研讨 | 如果项羽过了乌江

发布时间 :2019/04/18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编者按


       

项羽未过乌江为后人所感叹,也有后人常想,其若渡过乌江是否楚汉争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五位学生,在大班老师的引领以及小班老师的指导之下,利用充满想象的智慧,为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项楚败局。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


 

作者:阎冰洁 吴倩婵 杨泽华 邹子旭 邹润泽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大班教学教师:李建中老师  小班研讨教师:王玥雯老师



 

角色:项羽、贫民百姓、谋士、刘邦、虞姬

第一幕

画外音: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公元前202年,项羽与刘邦战于垓下。项羽率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在众人连连劝说之下,项羽携虞姬乘亭长之舟急渡乌江。在江东调养生息、重整军队,待他日卷土重来。他想……

项羽:现在我处于弱势,光是在兵力上便难以抵挡刘邦的百万军师,应该立即在汉征集兵马才是!江东父老定会支持我。

画外音:然而,百姓是这样想的……

百姓A:你听说了吗?项羽又要征兵了!

百姓B:是呀,你说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谁称王对咱们还不是一样。

百姓A: 说得不是呢,秦朝已灭,能过安稳日子就知足了。我们家有老有小,哪里出得了人手去参军。

百姓B:去了也是送死。我看楚汉相争,汉必胜。

百姓A:哦?此话怎讲?

百姓B:听说刘邦破关中时,与关中父老曾经约法三章,很受爱戴哩。项羽一入关,先是屠杀秦军二十万,再是杀了秦王子婴,然后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好好的咸阳城化为一片废墟啊!同样是入关破秦,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百姓A: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第二幕

画外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百姓真正关心的不是谁来称王,而是秦的暴政能否被终结,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是不是安稳,能不能丰衣足食。项羽在百姓心目中已经走下了神坛,即使他打算重整军队,也不会得到从前那么多的支持了。

项羽几次征兵才集齐足够的人马,接下来的数月每日操练。士兵、百姓们日夜胆战心惊,生怕刘邦会趁项羽羸弱之际一举灭楚。

项羽:非也,非也。一是刘邦与我有结拜之交,我在鸿门宴上又曾放他一条生路,他理应念及旧情。二是当下楚汉明显是他强我弱,趁人危难之际偷袭是小人之举,有失仁义,他也不应如此啊。

画外音:而此时,刘邦已召集谋士们,秘密策划着什么……

大臣A:皇上,臣有一事相奏。

刘邦:讲。

大臣A:楚地军官来报,说项羽已集结一支队伍,日夜操练,妄图问鼎中原。请皇上早做决定啊!

刘邦:为之奈何啊?

大臣B:当日他项羽命好渡过乌江,留他一命。今日他却再次造反,我们不去趁此机会一举将其剿灭,以绝后患。

刘邦:爱卿所言极是,就让韩信率军去歼灭他!

第三幕

画外音: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项羽得知刘邦打算率众兵过江捉拿他,在帐中坐立难安,但他还心存一线希望……

项羽:我的谋士们足智多谋,应该能为我想出一招妙计。

谋士A:刘邦已派人暗中与我交谈,有劝我等投靠于他之意,不知你意下如何?

谋士B:张良张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韩信能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此三人皆人杰也,而刘邦可统其三人于麾下,想必极善用人,吾等归顺于他,必将来日可期啊!

第四幕

画外音:当项羽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他迷茫无助。此时最希望得到的是爱妾虞姬的鼓励与安慰。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项羽:为何江东父老都不支持我重整军队卷土重来?难道这就是天命吗?你一直是支持我的,对吗?

虞姬(内心独白):我深知百姓不支持大王的原因,但是又怎能忍心告诉他真相?我看到他为了一雪前耻所背负的重担,看到他在召集不到士兵时的煎熬,看到他招纳不到贤士而自己去钻研兵法,他天真地以为能敌得过刘邦的智囊团……他想去改变,但这谈何容易?而我能做什么?只能劝他与历史和解吧,与自己和解吧……

结语

我们的表演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并没有就此停止。

关于历史,我们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其必然性,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又充斥着无数的偶然。必然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有趣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却通过一个个偶然来完成。

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产生是“时势造英雄”的必然性,但是英雄的出现却具有偶然性。一个偶然的情节就可能改变个体的“命运”,也有可能会推迟或加速某一社会阶段的发展进程。

秦朝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导致百姓揭竿而起,众多“项羽”出现,这就是历史的必然。然而,最终是项羽而非他人灭秦,这又是一种历史的偶然。但是,项羽个人的性格、出身决定他必须灭秦。

不过,历史的必然性又使它不容假设的。假设的历史不可能被验证,纯粹建构于空想之上是无法放回原有历史框架之中的。即使项羽渡过了乌江,如我们剧中所演,他有勇无谋、用人不信、刚愎自用的性格以及政治上的幼稚导致其众叛亲离;同时,外界各方面因素的阻碍也使他很难真正地东山再起。

如果他真的重振军队去与刘邦决一死战,那可能只不过是推迟了大汉朝的建立。退一万步讲,假设他真的战胜刘邦,改变的也只是一个王朝的名字而已,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会变化的。在宏观角度看,如果历史是江河,我们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历史的洪流只会滚滚向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无论成败,他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骁勇善战,知耻重义,敢于对抗王权的独特人格魅力使他足以被世人所铭记。但是,他成为英雄不是因为他造就了时势,而是时势成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