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优秀论文 | 对话

发布时间 :2019/03/05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编者按

面对“成人”这一命题,信管学院的曾鼎全同学,与三位中外历史伟人跨时空对话。本文题材新颖,架构清晰,语言优美,行文流畅,与所学经典及关键词联系紧密,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三次对话所展现出来的对于“成人”问题的所问、所思、所惑和所获。


对话

曾鼎全 信息管理学院 2018级

指导教师:廖璨璨


成人前夜

窗外风雪正紧,寒意蔓延。四周是白茫茫的雪,在昏暗里折着一丝光亮。一片雪花落下,跌进另一片雪花怀里,悄无声息。

于是我就在这样呼啸的寒风里,静静等待明天的到来。

我将成年了。今夜将是未成年的最后一夜,期待与畏惧一同撞入心间:当成人来临,我是否做好了准备?我将会成为怎样的人,我的所求所予又该站在怎样的立场,我的追求会否在现代社会的欲望洪流中失掉了精神高地呢?我成人了,可那真的值得吗?

既期待明天的到来,又畏惧它的出现,我就这样沉沉睡去。


你必饱尝爱恨,情绪饱满

漫天的雪遮蔽了我的眼,当我勉力睁开时,正见那顽石登岸,迎风远去,他吟着:“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红楼梦》)我抬腿去追,可转瞬他就消失在了面前。

“归彼大荒。”我低低地念着。人赤条条来,于是赤条条去。倘若孑然一生,自是来去无牵挂,自在得很。但若有牵挂相羁绊,人轻易便离去,这世上便只留那人“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岂不是太过残忍?

“这人,无情得很。”我叹了一口气。


“不,你错怪了。”有人接过话头。

“无情是苦于深情,终于情浓。哪有人生来便是冷淡性子,不过是来世上走这一遭,爱恨别离,求所不得,有些人便封了自己的心,留下空落落的魂,寄寓在可有可无的肉体上,宝玉既在此之列,又不在此之列。”

我见那人言语惊天,不由得多打量几分:青布长衣,须短齐整;食不饱而有些面黄,却不至于瘦弱,谈吐间多是看淡一切的平缓。他祖上必定阔过,大富人家栽育出的宝树,又多少沾染些“沦落至此”的气息。

那必定是曹雪芹了,我想。

“曹先生,”我恭敬地拜了拜,“您那话我却有些不认同。人若是内向而原始,与己长谈与风月对拜,不理会世间纷扰,不是很好吗?这就是,失掉了灵魂封锁了内心只留得肉体可有可无吗?岂不有些荒诞了。”

他只是怔怔看着宝玉远去处的风雪,说:“你来这走过、留下、离开,爱与恨一定会发生。你说爱那风月,也不过是爱的一种,仍然跳脱不出“爱”之一字;倘若人不得爱、不得恨,与草木有何相异?说到底,不过是爱得不够炽烈、恨得不够彻底的分别。”

他忽然回头看我,问:“依你看,宝玉是该还是不该?憎得决绝、爱得坦荡,情之一字,又系住了多少人呢。”

“不该,”我不假思索,“过则多有伤:过刚易折,过柔则糜。既然先生说了,人都是因爱恨而有所牵挂,那这牵挂便如同牢笼枷锁,何苦要那枷锁过分沉重了?”

曹雪芹正色,是要谈论一番怎样高深的道理:“你所以这样认为,是你不懂人之一字,一撇一捺,相互抵靠。你所称呼的牢笼,事实上却是一种维系,一种必不可少的维系。成人,则要做情绪饱满的人。你能弱化甚至斩断一些不必要的羁绊,但你必须有所爱有所恨,成人不是要跳脱这社会,而是要在这社会的联系——人与人的交织中,学会感受尽力体悟。这恰恰是赤子之心了,但有很多人成年后却放弃了它的美,而试图减弱情感来自我保护,这种人,我称之为不够成人的人。从这方面来看,宝玉没有失败。”

我的困惑却是愈发深了:“曹先生,您只是告诉我,体验重要、情绪充沛方成人,难道成人的评判标准就是爱恨至深吗?您谓之“人与草木有何相异”,说到底不过足以论证不爱不恨者人生不若空空一场,但不能说明爱得过深恨得彻底才能成人之情感吧?以我们这些世俗人的眼光来看,爱恨得过分决绝的宝玉,不是走向了一个万分痛苦的结局吗?这能说他的成人是成功的吗?况且,他最后不也出家而去泯灭了爱恨吗?”


曹雪芹思忖片刻,他似是无厘头地提及了另一个人物:“你知道,红楼的世界里,出家的人不止一个:惜春其一、宝玉其一、妙玉其一。我想妙玉的例子能回应你的想法。妙玉对宝玉有一种隐隐的、特别的情谊,她想要脱离红尘,可在此之前,她仍旧留有几分挂念。偏偏这挂念又点到即止,让她可以挣扎着暂时放下。她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在出家前就已经是不完整的,这大概是你所说‘爱恨不深’的人吧?可她恰恰是带着这未了的情感,‘云空未必空’,正是因为她没有经历人世间浓烈的情感,才会有未尽的心结。成人是有很多种方式的,你一生平淡寡欲,不求爱恨之深,自然是一种活法。但那活法不甚值得,并不是我想向你建议的。”


“妙玉她只不过……”“只不过恰好出了家,是吗?的确,出家所求清心寡欲,所以才显其失败,但换作普通人又何尝不是?人性自有其魅力、亦有其缺陷,人性的缺与盈,都需借助情绪来表露,它由情绪展开给人们看,你对人对这世界,倘若情感浅淡,如何见其本质?赞颂英雄、批判恶人,前提是什么?是你能有恰到好处的情绪,你喜你厌、你崇尚你贬斥,所以你更能洞悉这是怎样的人与事。若情绪不够,则崇尚而无心、贬斥而无力,这不仅是关于爱与恨的问题啊,这更是关于认知世界的问题!妙玉她如何?她所以失败,是自以为可以在浓烈的爱恨发生之前就斩断一切,宝玉又如何?他斩断之前至少做到了体悟爱与恨的自由,因此他完整地看到了这个世界。你须记住,成人其实无所谓成功失败,只是值得与否。过早地抛却了适时强烈的情绪,其实是在斩断你和万物的交流。其个中考量,你自己定夺。”

我瞠目结舌、一时语塞。

曹先生忽地远了,我几乎须臾之间就见不到他了。但隔着咆哮的风传来他遥遥的声音:“你必饱尝爱恨,情绪饱满,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我对着他离去的身影再拜:“曹先生,受教了。”


你应理智思考,不受打搅

风雪消融,春光明媚。地中海午后的橄榄树下,微风拂面,阳光成线。离开了曹雪芹,我觉得有一些什么在内心里崩塌重建。那究竟是怎样的境界呢,我想着。但他解决了部分困惑后,明亮的天空中却新添了一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既然成人最宜历经情绪丰沛的阶段,那难道每时每刻都要如此吗?先生说不以丰沛情绪,就无法明晰世界;那带着情绪去看世界,就不会有主观偏见吗?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这其中的关系呢?

我开始期待接下来将要遇见的人了,“这真是一个过分美好的夜晚。”我如是想到。

迎面走来的男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衣衫不够齐整,相貌也是平平。他的身体并不健壮——总给人觉着,他并不是很在意似的。但与之相反的,是他的眼神炯炯而明亮。行走时,他的嘴唇总是翕动着,默默地、快速地念着什么。苏格拉底,是他不假。

“一切也不能停止他的思考。”我下了这样一个判准。

我拦在他面前,“您好!我有一个思考不出的问题想要请教您,不知道您可以给出看法吗?”

他倒是很热切地停住了,但却不开口。

“您没听清我的请求吗?或者,您在等待我发问?”

他的确是个很和蔼的人,说话总像笑着的:“灵魂要最为完美的思考,就得不受任何感觉打搅,无论听还是看。(《裴多》)”

这不正是我想要问的矛盾吗?我瞬时接下了话:“有人告诉我说,并且我也确信了这样是可行的——就是说,人要去体会这个世界、清楚一些事物或是人物的特征,就需要带着丰富的情感去看,不能跳脱其外去空发议论,您怎么看?这岂不是和您说的矛盾了吗?”

“首先,不受任何感觉打搅,你认为,是和这所谓‘丰沛情绪’产生了冲突,是吗?”

“不假,这正是我的意思。”

“但是,不受任何感觉打搅,是可以实现的吗?你能封闭五官、不去听也不去闻,甚至寒冻也无法刺激你的皮肤?”

“这显然不能,可你不就推翻了之前的话吗?”

“身体当然是这样,你处在这样的世界上,既会听到林间鸟语、又会听到市集喧闹;既要看到乌云蔽日、也曾看过花束麦谷;除此之外,橄榄清香、微风拂面,又是另一种感觉了。倘若这些都感受不到,那就不算在生活啦!”


他顿了顿,接着说:“但是呢,身体是一回事,而灵魂却又是另一回事呢。你得到的感觉,是身体的部分传递的感觉,不是吗?”

我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我说:“的确是这样,身体的部分接受信息、产生感觉,并将它传递到灵魂的地址以供思考。”

“那么,你确信这样便是正确的思考,不,完美的思考吗?”

“此前我确实这样认为,但现在有了一些改变。”我发觉我的思想竟然有了动摇。

“那么关键的地方是,这些信息不全是真的——或者大多都是假的。如果将这样的信息全部供予灵魂思考,那么必然会产生冲突。”

我终于找到了一点不对劲的地方,于是我近乎迫不及待地指出来:“完美的思考难道不应该包括信息的矛盾之处所揭示的道理吗?一件事情,倘若脱离了真与假的辨证,就会模糊它的定位、削弱它的说服力啊?而且说到现在,也还是没有论证灵魂如何才能不受感觉打搅呢。”

苏格拉底依旧是不恼不怒,他的回应是理智得不起波澜:“先来解决你的第一个问题好了。信息的矛盾之处,在于既有真实、亦存在虚假;真与假的对立并不发生在每一件事情上,譬如说你看见正午的太阳悬挂得最高,你的感官并不是与事实冲突的。所以我们应该要讨论,感官与真理的矛盾处,倘若感官所知即为真理,那么又何必抹去感官?”

“所以您说的不以感官打搅灵魂,是建立在感官会限制灵魂推导真相的基础上是吗?我可以理解为,是身体所知信息的局限影响了思考的本真,所以要在不确信所见所感的可信度时,应当勇于抛却这些,站在一个空无的立场去看待是吗?”

“你暂时可以这么理解,但以灵魂的角度来看,其实并不是看待,而是回忆,当然要谈起这个,就又是很长的逻辑啦,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呢。”

“先生!我还想回到开始那个问题,丰沛的情绪与理智的思考,矛盾吗?”

他笑了,他说着:“说了这么多其实你应该明白了。理智的思考,是保证思考的本真——这需要一个架空的、不受干扰的立场,必要的时候需要跳脱囿于身体局限而无法展开的真实思考。但是,身体却是表达主体,在揭示灵魂的理性力量的同时,也依然要尊重身体的感性,尽力去彰显和展示身体的感性,以图把身体作为其认识人类自身的重要途径,从而在肉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之间保持有机的张力[1]。所以,思考是不带立场的,但成人需要有自己的态度,对万事万物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这和理性的思考是不矛盾的,你说是吗?”

“理智地去思考,真实才能探求本质。但是思考只是成人的一部分,情绪丰沛地拥有为人的价值取向,这又是另一方面不可缺少的事物了,这的确是我应当去追求的啊!”

地中海的阳光变得愈发炽烈了,不,是这天地间忽然一点点崩塌了。苏格拉底的身形渐渐消失了,我仍能见他嘴角噙的笑。


你须天地为心,悲悯仁爱

古老的东方,齐鲁大地,木车上的人。他向前,在颠簸与风尘里奔走,这一切好像发生的那样理所当然,连脸上写满的都是毫不在意。

一场绝无可能发生的邂逅——就这样展开了。

我在木车前长揖:“孔先生,晚辈想就‘成人’问题与您探讨一二。”

孔子说:“从前的某一个春天里,我的一个弟子说下了这样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侍坐》那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不群志向啊,如果可以的话,我也真希望能够这样。”

可我知道他终其一生也没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但我同时知道这又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这使我无比敬畏。那个在现代社会显得有些可笑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浮现了出来:情绪丰沛以拥价值取向,理智思考助长探寻真实,但说到底,这都是基于一个人他本身的角度,过分的话甚至可以谓之“私人”“小我”;成人之后,除了自我的求证考量,还应当拥有一些什么?对于社会的价值是否该“理所当然”地纳入成人必经的范畴呢?

于是我向他抛出了这一问题。

他如此回应道:“世人存活于这个世上,就要接受人与人的连接——这连接构成了社会。你并不只是对自己负有责任,那些息息相关的人:父母、兄弟、子女、师长,都是与你有所交集的人。即便从自私的角度观之,都不可掩其道义责任。因为你的成人是发生于社会中的,就必不会缺少他者参与。倘若一个人的成长脱离了此般关系,那他的成长不过是沙漠瀚海空中楼阁,如无根之萍、缺乏根基。”

“成人当然不能不考量他人的交互,这话即便是没成人也一样适用。说白了,就是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我的行动不能影响他人利益,就像‘我挥舞拳头的权利止于他人的鼻尖’一样。但是,您并没有告诉我,人该对社会抱有怎样的价值态度呢?或者说,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究竟应该指引我们如何处世?”

孔子一笑,春风吹动他的胡须:“你的问题却有些大了。那不如,我问你一个更大的问题好了,什么是‘仁’呢?”

我瞠目结舌,这是一个多大的话题啊,千百年来关于此的讨论无休无止,我如何回答!

于是我试探着答道:“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孔子倒没斥责我这种耍小聪明的行为,他只是没来由地喟然长叹:“唉,每个人都能讲出几句关于‘仁’的道理,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去实现它,说到底还是仅仅停留在本能——让自己过得更好的人太多了。”

“就好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跟着开了句玩笑。

“你错了。这个‘为’字,是要你去拿价值道德要求自己,道德的大部分,其实是与‘仁’重合了的。不过这不重要,彻底遵循道德的声音的人,也并没有多到哪里去。回到你原先的问题好了,成人对社会抱有怎样的态度呢?你问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流派,会有不同的解释。有人会说‘释放天性’足矣,有人会说‘法律框定’足矣,但那是成为一个最基本的人,不是我想跟你谈的成人。”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一个普通的人,他对于‘仁’的远离,甚于对水火的远离。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但我们生来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我们是作为‘读书人’存在的,应当有一些理想化的东西,应当去推动去发声,去扬善止恶,这才是一个人最崇高的样子。”

“先生,我曾经也写下过这样一段话。读书所为何事,一者,为傲然立于天地;二者,为身后山河万里;三者,为扫尽天下太平。我一直都明白,成人,成一个合格的读书人,应该有那些崇高的东西。可我要怎么实现它呢?”

“你只需要向往崇高,当你还不能保持崇高的时候。事实上每个阶段的心理都会不断变化,你无法找到一个恒定的标尺去衡量它。好比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人,又怎么能保证所行之事皆是为当初之仁呢?心态是变化的、能力是变化的,但总有一件事可以不变:就是你为自己选择的从一而终的人生态度,甚至你可以称之为使命。”

“你或许无法做到,但你至少要拥有,而隐藏在心里的这个部分,才是你说的,悬在头上的那把利剑。它伤人,只因为你使它落下。而不让它落下,正是你想知道的指导方式。”

我又行一礼:“确实,急着想如何实现过于莽撞,而当前我的阶段,还是适合您所说的‘心怀仁爱、不背而行’。”

他笑得更开心了:“成一个有情怀温度的读书人,切记须天地为心、悲悯仁爱。”

当我与他挥手作别时我明白,那个关于“成人”的问题,我真正想要提问的其实是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大写的人”,而不仅仅作为基本独立的个体存在。因而我要去追寻一些更崇高的东西,纵然不能轻易实现,但至少可以做到将之作为一把利剑,高悬于顶,警醒仅存冰冷温度的自己。


梦醒夜终

我大概能预见到,不如苏格拉底那般,“同一个梦”再也不会不断造访我,毕竟人成年的境遇只有一次,但我同时也知道,成人的发生却远远不同。三次对话,教我懂爱恨而认识世界、教我真思考而明辨是非、教我怀仁爱而向往崇高,一是方式,一是方法,一是态度。但独独缺了最关键的一环,我忽然想到。那是行动,去实践、去贯彻,将那些梦里的对话照进现实的行动。而这,并不需要等到下一个梦,今天就可以开始。

天亮了,雪还在下。

而我能听见雪落下的声音。


参考文献:

张梅:《爱恨由天怎由命--浅析<红楼梦>宝玉玉恋爱思想中的现实性》,《参花》2014年15期

鲁杰:《苏格拉底“身体”的感性省思》,《理论月刊》2014年12期

隋金波:《孔子水观的三重意蕴及其生命情怀》,《兰州学刊》,2010年8期

景怀斌:《孔子“仁”的终极观及其功用的心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