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优秀论文 | 如何成为一台“半失真”式复读机

发布时间 :2019/02/19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编者按

本文视角独特,构思巧妙,将“半失真式复读”与“创造性成人”关联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如何成为一台“半失真”式复读机

王青   2018级水利水电学院2班

指导老师:易栋

一、人类的本质是什么

人类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会告诉你,“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代网友会告诉你: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


这个说法让人莞尔一笑,但荒诞中却有着三分真实。人刚出生时,是连片叶也没有的芽,是连朵苞也没有的花,是一行代码也没输入的空白程序。一个刚出生的混沌的自然人要开始学习语言就是从复读开始的,在不断重复着mama,baba的声音中摸索出发音的规律。世间一切学习大抵如此:学走路,学写字,学知识——都是从复读,另言之模仿开始的。


因此,何以成人?我认为成人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复读机。


何以成人其实指向了三个问题:何为“人”?成为何“人”?如何成“人”?


第一,何为人?我们默认人类的本质为复读机,当然,此复读机非彼复读机。当我们调侃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时,调侃的其实是人类热爱跟风,虽然不明其意也要赶潮流的本质,勒庞在《乌合之众》中精致地刻画了这种无意识融入集体意识的现象——“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我们本能地摒弃这种毫无思想性的复读,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当一个人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毫无判断地重复他人的话,他也就真的成了一台所谓高保真复读的机器,这是我们追求的成人吗?


回答当然是NO。


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以下简称“《导引》”)中,成人被划分为了四个篇章——仁性,天性,悟性;使命,博雅,爱恨;历史,生命,审美;自由,理性,正义。这十二个词已然高度概括了“成人”的目的,再概而论之,又可以追根溯源,简化成两个词,合格公民和博雅君子。恭喜,我们已经知道成为何“人”了。成人就是拥有人应有的高尚品质。


现在,前两个问题我们确定了答案,犹如在迷雾笼罩的夜海发现了指明的灯塔,我们知晓了前行的目标,而对于第三个问题,如何成人的回答——我的答案是学会复读。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二、学会复读

复读机,可以把声音存储下来并且重复播放的一种机器,一般带有磁带播放的功能。复读,截取一个时间段内的播放内容重复不停地循环播放。


广义的复读不再局限于音频,复制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语言、思想都可以称为复读。甚至于复读的方式也有不同,在英语中duplicate,replicate ,repeat 三个单词都有复制之意,但是具体意思大同而存小异。

undefined

学会复读,说容易也容易。前人的例子摆在那里你只需要照模照样的学就是了。甚至可以说,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复读的方法。


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回忆:幼儿园反复抄写字母汉字,小学反复背诵经典古诗,初中反复诵读优秀范文,高中反复记忆语法公式,贯穿在十几年学习生涯的replicate式学习方法体现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很多知识的痕迹被这样生硬复刻进了脑子里。


而duplicate式学习标准也处处可见,在考试中,我们称之为标准答案,称之为命题人意图。可能是一篇阅读理解,可能是一篇诗歌赏析,理直气壮地打着标准答案的大旗来对比,这里不同,那里不是,便给你判个零分,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你只得委屈巴巴地攥着老师教导的“格式”“套路”一顿猛背,这个叫沉郁顿挫,这里从人物情节主旨三点答题,我们绞尽脑汁挣扎着让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标答保持一致。


我们用填压式教学、标准答案唯一论来抨击这种复读教育:让莘莘学子愤恨不已的熟读并背诵全文,长相千奇百怪的各路公式,大多数甚至可以说是强制而不知其意的复读——一个五岁小孩明白父母让他背诵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境吗?


我们不无视这种复读教育的缺陷,但不可否认的也是,这样的复读是必要且有效的。


我们正是在这样复读中确立了学习的标准,养成对知识的挑剔口味。我们知道了何为精妙的语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理解那些高深的学科。我们不知道怎么创造美,但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美;我们不知道为何有此公式,但是我们知道了用什么工具来发现世界的本质,而这正是复读的意义,也是我们强调经典阅读的意义。复读正是成人前的准备运动。


一个幼年的孩子会通过各种途径被教导,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要扶起来,他可能还不知道“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知道孔孟之道,和谐社会,他只是朦朦胧胧地动了起来,但这就够了。


在复读中,成人的底子和框架被打好,同情心和同理心的表皮生长完全,只待年岁渐长之时,成长的心智和生活的历练丰盈他思想的血肉。我们所读的那些文学作品,所见的音频影像,所听的谆谆教诲,为我们打开了成人的大门。在成长过程中的标准答案,我们称之为道德规范,称之为社会规则,我们向默认的答案靠拢,调整思想的轨道,让问题的终点可以驶向真善美。


整个社会都认同的标准答案是维持社会稳定的规则,是法律和道德。“尽管法院不应当固定,但判决应当定,使他们只能是法律条文精确的说明。” 这种复读是遵法守法,他与所谓的无脑跟风不一样,是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和博雅君子的前提。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尽管法院不应当固定,但判决应当定,使他们只能是法律条文精确的说明。”

三、半失真复读

但是,想要优秀的复读,从复读中得到成人的营养,我们就不能只是做台毫无思想的高保真复读机。一名优秀的复读机,复读的结果必然是半失真的。


复读机只有两类,保真的复读机只会复制,无论对错;失真的复读机连复制都做不到,扭曲对错。人的复读,当然没有这么简单粗暴的划分,正如泾渭分明的河水本自同源,阴阳割裂的太极你中有我,还存在着两类之外的,介于两者之间而融合两种的,第三类复读,即半失真复读。


什么是半失真复读呢?我先下一个定义,有思想的复读必定是半失真复读,是有意义有营养的复读。


我们常常鄙夷所谓复读是毫无思想的重复自己或别人的话,既费时间,又无收获,对于人的进步毫无效用。但当一个人在思考的时候,他的重复就不可能是毫无灵魂的复制。失真就是重复的过程或结果出了差异。半失真复读,就是我们尽力去重复一些无法重复的内容,从而达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的目的。这种复读是两种思想的碰撞,必定会产生影响,也必定会失真。


这种复读带来的思想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不可逆转的,复读出来的东西融进了骨血,成为了内在的养分,滋养我们思想的花朵。因此,我可以断定,如果你思考了,那么你的复读就是有效的,你就是一台优秀的复读机。


路边有老人摔倒,扶不扶?扶!按照上文的复读论,我们是要扶的。但是在做扶人之前,你可以摄影留存,让行人作证以防讹人。半失真复读是学会repeat,过程角度各有不同,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


愚昧而贪心的复读,既不愿在过程动脑筋,又追求结果的一致性。那么多梦想孩子成为“朗朗第二”的家长,自称掌握股神巴菲特炒股模式的痴人,沉迷成功学而购入大量所谓超人生活方式书籍的上班族。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种成功是三分天注定,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成功是不可能复制的。每日练琴二十五个小时就可以成为莫扎特吗?隆鼻削骨开眼角就可以成为范冰冰吗?生活告诉我们,不行。


但是,学会repeat别人成功的例子,复制正确的方式有何不可?这种复读不就是所谓半失真复读吗?在前人的方向上摸索前行,最后总能走出自己的路,达到另一份高度。


挑灯夜读,可能考不上清华北大,但是可以考出自己的好成绩。学习别人的穿衣打扮,可能没有别人那么漂亮,但是可以提升自己的美貌。真正的成长不是靠从他人那里获取的营养,而是自己冲破了那个复读的临界点,拥有了自己的思想。


一切复读终将指向创造,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苇草。”

人类的文明不也是靠半失真复读来传承的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句话的完整出处是黑格尔的“历史有重演的特性,它会一直持续到教训被人领悟为止”,注意,老黑说的是重演而不是重复。


我们源远流长的各类文化,引以为傲的孤本古籍,精妙绝伦的匠人古技,我们就是靠着一代代的言传身教,一代代的记录保存,一代代的复读来延续着我们的文明的种子,文化的种子。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忍不住开始人的本质,老瓶装新酒,新杯盛陈酿。


哈哈。


相信你已经看出来了,我说的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复读机,而是学习和创造。这就是我认为的何以成人。

undefined

黑格尔:“历史有重演的特性,它会一直持续到教训被人领悟为止。”德语原文:“daß die Geschichte die Eigenheit hat,repetiert zu werden,so lange,bis die Lektion begriffen wi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