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曲终奏雅 ∣ “小班研讨”大总结

发布时间 :2017/12/03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编者按:

2017年上半学期,核心通识课程《中国文化概论》共进行了三次以经典悦读为中心的小班研讨课程。近日,又举行了一次“小班研讨”大总结。本次总结分三轮,即“《论语》:君子与小人”、“《道德经》:自然与人为”和“《坛经》:顿悟与渐悟”,每轮由三个小组各派一位代表发言,共计九位同学。在每轮发言后,由高文强老师进行总结和评点。这九位同学虽然院系不同,但对经典的理解都有一定独到之处。现记其大要,整理成文,与诸位读者分享。


第一轮 《论语》:君子与小人

第一组发言人吴瑶(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瑶同学认为可从“道德修养”、“义利观”、“政治理想”、“人格品质”等方面来区分君子与小人。从“道德修养”上说,要做“君子儒”,而不能做“小人儒”,并最终达到“仁者爱人”的境界。从“义利观”上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君子并不绝对否定追求功名利禄,而更强调“取之有道”,而小人则往往被功名利禄所束缚,为了追名逐利而见利忘义。从“政治理想”上说,君子追求的是内圣外王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从人格品质上上说,君子具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与此同时,君子往往还追求自身修进,讲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第二组发言人罗玄(文学院)

罗玄同学则剖析了“君子”与“绅士”这两个概念。她认为,“君子”和“绅士”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相同之处,如都注重言行举止的礼貌,但两者的文化背景和人格内涵却大不相同。在中国,“君子”自产生之初就被作为极高的人格的代名词,而在西方,“绅士”主要强调的是待人接物的方式。虽同样重视言行举止,但君子的“文质彬彬”是内在人格的自然显现,而绅士的“风度翩翩”往往并不涉及人格修养。也可以说,君子乃“真名士自风流”,而绅士不过是后天训练的“化性起伪”而已。此外,“君子”和“绅士”各自的身份地位也不同,绅士往往非富即贵,而君子则不仅与富贵无关,相反,还常常将富贵看得很淡。


第三组发言人沈卓(经济与管理学院)

沈卓同学对“君子”与“小人”的理解颇有新意。她认为,“君子”与“小人”相对,“君子”最早指的是身份地位较高的人,而小人指的是身份地位较低的人。而在《论语》中,“君子”主要指的是“有德之人”,而“小人”则主要指的是“无德之人”。需要注意的是,“君子”一定是“好人”,但“小人”不一定是坏人,也有可能是平庸的人、庸俗的人、市侩的人。如“樊迟请学稼”中的樊迟被孔子看作“小人”,但樊迟并非为非作歹、大奸大恶之徒,而仅仅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而已。此外,从君子人格出发,她认为当代大学生需要有志存高远、勇担责任的精神,还要有自我反省、结交益友的意识。


高老师点评

三位同学能结合自身体会,思考经典对当下的意义,这很好。但对问题的思考和反思还有待深入。事实上,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智慧,例如读《论语》,不能仅仅停留在字句的理解上,还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不仅要知道经典说了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这么说的意义所在。


第二轮 《道德经》:自然与人为

第一组发言人崔磊(新闻与传播学院)

崔磊同学可谓别开生面,他用对武汉大学鲲鹏广场的前后两次思考做了精彩的报告。他提到,当他第一次看到鲲鹏广场的标语“北溟深广,鲲翼垂天,云搏九天,水击三千”的时候,想到了“鲲鹏展翅”这个典故,该典故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鲲化为鹏,水击三千,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寓言,这是一种追求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但用作校园里的标语,却是用于激励同学们努力奋斗,创造人生辉煌,这似乎不是庄子,或者说是道家的本意。但他通过对老子的“自然”与“无为”的剖析,对当下的功利化学习倾向进行了反思:学的内容是固定化、程式化的教科书式灌输;学的动力是为学历、奖学金;学的目的是追求高薪工作、物质丰厚;学的结果往往是汲汲名利、碌碌无为。也正是从这种反思出发,他认为“鲲鹏展翅”形象的真正内涵应该是:对待学习,也要秉持一份“无为”之心,不过分追求成绩,追求荣誉和外在利益,而更多地发扬自己的天性,为学而学,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并培养兴趣,从而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游的“体道”之境界。


第二组发言人汤雅倩(国际软件学院)

汤雅倩同学指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是个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时代,在那个“无义战”的时代中,老子创造了他的独特的道家哲学。从本质上说,道家哲学的目的也应是救世,只不过不同于儒家的仁政爱民,也不同于法家的严刑峻法,老子主张“自然”与“无为”。可以说,《道德经》五千精妙,其玄奥皆在“自然”与“无为”之中。此外,“无为”不仅仅是政治哲学,同时也是人生智慧。在当代,“无为”的思想仍旧对我们很有启示意义。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们要学会以谦恭之心待人,不为一点蝇头小利就与人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头破血流,要学会“慈让”与“不争”。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首先要不为欲望所遮蔽,要保持自己的心境清明,同时,也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我,要正确认知自我、肯定自我。


第三组发言人张斌(测绘学院)

张斌同学认为,老子所说的“自然”,指的不是今天所说的生物界的大自然,也不是指自然环境,而是“本来如此”、“道之本然”的意思,指的是不加任何强制和外力而自然呈现的状态。可以说,“自然”就是一种最理想的境界。而“无为”中的“无”指的也并非“不,没有”,而是不肆意妄为、不胡作非为,指的是不违背客观规律地为。他还举例说明了何谓“无为”:西周分封诸侯国之后,各封地都需要报政于周公。周公的儿子伯禽封在鲁国,他用了三年时间,整顿鲁国的风俗,制定法律,确定礼仪制度等,然后才向周公报政。而封在齐国的姜太公只用了五个月,了解了鲁国的风俗民情,因势利导之后就向周公报了政。这里姜太公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无为”。他认为,在现代治理上,“简政放权”的“小政府”无疑也是“无为”之道的体现。


高老师点评

虽然同学们在谈论老子思想中的“道”、“自然”、“无为”等思想时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大致的理解方向都是对的。老子的“自然”即是“道之本然”,人们应“顺自然”,追求这一目标就需要“无为”,然而“无为”又需要“无不为”,并非什么都不做。但我们今人往往陷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矛盾中,例如明知不能破坏环境,但偏偏又去破坏。又如明知不能将学习功利化,但在实际学习中仍旧以成绩和荣誉为本位。我们虽然很难改变这种处境,但至少要对这种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一定的警惕。


第三轮 《坛经》:顿悟与渐悟

第一组发言人杨鑫俊(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杨鑫俊同学用理科生的量化思维对“顿悟”与“渐悟”的二元对立提出了质疑。我们无法区别“顿悟”与“渐悟”的时间分隔点,因而在实践的层次上,没有任何指标可以确证“顿悟”与“渐悟”。由此出发,他思考了“执着”与“超越”。执着本身也具有两面性,执着的本身也是不执着,不执着的本身也是执着,也即有所取必有所弃,有所弃必有所取,能察觉到这一点,并能做到“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超越。佛法的超越在儒道二家之外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假如说儒家的“善恶”、“好坏”、“礼与非礼”等二元论世界观给我们带来的是中庸之道的方法论,道家的“前后相生”、“高下相形”的相对论世界观给我们带来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论,那么佛家的“执与非执”的“空与相”世界观给我们带来的则是“超越”的方法论。所谓超越,就是破除执着,领悟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谛,并达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那种境界。


第二组发言人海秉琛(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海秉琛同学是一位有着伊斯兰教信仰的同学,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宗教教义指向的都是具有普适性的唯一真理,而所有的宗教文化都是全体人类文明的物质外壳,从这点上说,不同宗教只是形式不同,但它们的本质却十分接近,因而并无高下之别。与此类似的,“顿悟”与“渐悟”都是追求佛法之最高真理的法门,就好比两艘登岸用的船,其本身并无区别,也即“法无顿渐”。因此,“顿悟”与“渐悟”并无所谓高明与愚钝,两种修行之法也并非截然对立。正如人的天资有不同,有的人适合“渐悟”之法,有的人适合“顿悟”之法,只要最终都能“得见真佛”,那么也只不过是殊途同归。


第三组发言人李晗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李晗同学指出,“顿悟”与“渐悟”是《坛经》中关于佛法修行的方法的争论。所谓“渐悟”,强调的是对经典的理解,强调的是“由戒入定”、“由定生慧”的这样一个修行的过程,正如神秀所言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那样,佛法修行讲求时刻在心,讲究守戒持律,从而达到反省、净化。而“顿悟”则主张超越具体的经典,尤其是文字本身,通过向内寻求、把握自性而达到万法在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同样,他也认为这二者并非“老死不相往来”,而往往是“交互为用”,这二者一旦结合,就会产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受。正如严羽所说,诗道既需要“妙悟”,但同时也需要“熟参”,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一方面要积累足够多的知识,一方面也要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


高老师点评

慧能在《坛经》中体现了一种“纠偏”意识,即纠正我们对佛法的误解。例如在“顿悟”与“渐悟”上,我们往往会认为这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在他看来,佛法的本质其实是唯一的,所谓“顿悟”与“渐悟”其实只是方式、路径的不同,也即“法无顿渐”。由此出发,佛法的真正境界应该是“外能善分明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的超越。


总结

最后,余慕怡、李远、刘楚三位助教对老师、同学表示了感谢,在这一个“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学习过程中,大家不仅收获了知识、智慧,更收获了情谊,这在大家的学习生涯中将是一段珍贵的记忆,值得我们去收藏、品味。(刘纯友、何灵报道,何灵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