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课程

通识课程介绍 | 《哲学核心问题》

发布时间 :2018/05/14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编者按

NO.2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第一模块“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核心课程《哲学核心问题》。本课程在“生活场景+哲学问题+经典文本+课堂讨论”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逻辑与直觉的相互辩难,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历史上哲学家对哲学核心问题的思考,可以整理出相关问题内在的理论脉络,大致体认这些问题与生活的深层关联,从而对世界、自我、知识、自由、善恶、死亡和信仰有较为深切的理解,敬畏生命,坚守意义。



教师团队介绍


课程负责人:

苏德超

5060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珞珈青年学者(2011),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芬兰《国学与西学:国际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Western Studies, ESCI索引)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形而上学、语言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与后现代文化。

团队成员

朱志方

15C7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皮尔士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重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亚洲学术协会“东亚符号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现代外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英美哲学、归纳逻辑、决策论、科学哲学、语言哲学、符号学等。

                                                     

    团队成员

潘磊

3676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英美哲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实用主义,知识论。


团队成员

杨云飞

5018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2013年获评,聘期2014-2016)。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以康德、黑格尔为主)和道德哲学;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还包括现象学、宗教哲学、心灵哲学和中西比较哲学。


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哲学核心问题分成六大类。第一类问题主要涉及外部世界,包括:外部世界存在与不存在的各种论证、现象与本体的区分、一多关系、外物的持存困难等。第二类跟认识自我相关,探讨人的同一性、身心关系、人工智能与意识等。第三类属于知识论,探讨我们认识的来源、边界,意见跟知识有何不同等。第四类涉及自由。自由是人类得以负责、能够追责的前提。但自由跟科学存在着着冲突,在宏观领域自然科学倾向于决定论,在微观领域自然科学倾向于随机性,这两者都严重威胁到自由。在此背景下,如何为自由做辩护就显得特别重要。第五类属于伦理学。人生活在人群之中,伦理道德是让人群区别于兽群的基础一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问题在于,善恶从哪里来,如何判断一个行为的善与恶呢?第六类探讨人的终极有限性和人的追求。人固有一死,死亡具有摧毁一切(意义)的力量。信仰是对抗这一威胁的常见方式。信仰自动带来意义吗?我们真的会死吗?如何摆脱虚无主义的纠缠?


本课程将从思想实验或生活场景中引出哲学问题,在对哲学问题的讨论中带出经典文本,通过直觉和逻辑的相互辩难,在反思平衡中把探讨引向深入。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世界:它就在那里吗?那里又在哪里?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这个世界而不是一无所有

世界的一元论(巴门尼德、斯宾诺莎和布拉德莱)与多元论(德谟克利特等)及其论证

现象与实在的区分(柏拉图及其传统)

外部实在的实在性(笛卡尔梦的论证、缸中之脑论证等)

外物的持存性困难(忒修斯之船问题)


第二部分:

自我:我是谁?谁是我?我一直是我?

内容简介:

人格同一性(物理理论、心理理论、灵魂理论和生物理论)

身心关系(笛卡尔交互二元论、单向二元论、平行二无论;行为主义;功能主义;同一论;非还原唯物论,取消式唯物论)


第三部分:

知识:从意见到真理的路有多么漫长?

内容简介:

基础主义三种(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

洛克-贝克莱的经验主义

休谟的怀疑论;康德的建构论)

融贯论

实用论

知识与意见的差别(柏拉图知识的JTB定义,知识的内在论,知识的外在论)


第四部分:

自由:随机和被决定会把责任摧毁吗?

内容简介:

自由、被决定和随机的直觉

决定论与强决定论

相容论或弱决定论

不相容论

自由意志论

任性作为自由

存在主义的自由

放弃自由


第五部分:

道德:善恶从哪里来?人应该做什么?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结果论的道德(利己、利他与功利主义)

非结果论的道德(义务论)

德性伦理学

道德的相对性与道德冲突

道德的赏罚


第六部分:

死亡:信仰派发的意义能否战胜虚无?

内容简介:

生命与死亡

死亡的定义

死亡是一种伤害吗

死亡与虚无

信仰是如何派发意义的

信仰中常见的证明

意义如何对抗死亡

克服虚无的其他方式(感官沉迷、逃离思想等)



授课方式

讲授每个主题3学时教师授课。以引起学生兴趣、勾勒问题基本逻辑线索、呈现种种疑难为主。


讨论:视情况分组讨论或大班辩论。以课程授课中所涉及的疑难和课后要求阅读的文献为主题。


讲授和讨论的课时并不强行分离,而视学生接受的情况和内容的难易程度,作随堂讨论或做固定时长的讨论。因此,讨论要mini化,课堂推进要辩论化。


阅读:每章指定若干页原文材料。


设计或论文学生可自行根据相关主题,创作或写作相关论文(创作需附创意说明)。


课程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30%,包括到课率、课堂讨论等


期末成绩占70%,包括考试、学期设计(跟课程主题相关的诗歌、音乐、小戏剧、绘画、访谈等)或小论文



教材及参考书

(部分)

教材:

自编教材


参考书

1、唐纳德·帕尔玛:《西方哲学导论——中心保持不变吗?》,杨洋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C·罗伯特·所罗门:《哲学导论:综合原典阅读教程》,陈高华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3、C·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 简明哲学导论》,张卜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露西·艾尔:《莉娜的邀请》,苏德超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6、邓晓芒:《哲学起步》,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