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程

通识课程 | 老庄导读:虚怀若谷,齐物逍遥

发布时间 :2022/03/04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你可曾在星空之下仰头发问,何为天地演化之滥觞?你可曾在林荫之间俯首求索,何为万物生息之源流?你可曾向往物与我的两忘,沉思有与无的相生?你可曾希望在这功利内卷甚嚣尘上的社会中,除却秽累,澡雪精神,保有致虚守静的心斋,重返天人合一的自然?不妨回首望去,千百年前的元典仍如沧海明珠般熠熠生辉,予你我以启迪。有人说,愈读《老子》《庄子》经典,愈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之震撼,愈有“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达观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崇敬与向往,我们采访了教授《<老子><庄子>导读》通识课程的秦平老师,聆听他的理念与这门课程的故事。


               

21D01

哲学学院 秦平 副教授

Image                


Image                
Image                
课程简介                

《<老子><庄子>导读》隶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模块,由秦平老师及其团队开设。教授们学术底蕴深厚,讲解平实易懂,致力于引导学生精读《老子》《庄子》经典原文,赏要先秦道家的精微之处。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它没有任何准入门槛,而多元学科的交互,更能迸发灵感,增添妙趣,充满生机。


Image

7CED


0                 1                

             

结缘已久,精雕细琢

——试问缘何开课?


秦平老师与老庄哲学有一种冥冥中的亲近感。攻读硕士时,秦平老师的研究方向本是先秦儒家哲学,却最终选择解读《庄子》,改攻先秦诸子哲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秦平老师选择留校教学,而十分巧合的是,他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就是《<老子><庄子>导读》的专业必修课。筹办通识选修课时,他也顺其本心开设了《<老子><庄子>导读》,通过不断尝试与改进,最终成就了这样一门蔚然大观的课程。

初始时,秦平老师试图按顺序讲授《老子》《庄子》,但囿于课时限制,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于是,秦平老师及其团队开创了全新的授课逻辑,以道为核心,对《老子》进行解构与重构,梳理出一条更容易理解与接受的脉络。而对于《庄子》,他们精心选取了《逍遥游》《齐物论》两篇文章进行解读,前者最为引人入胜,后者最为幽深玄妙,二者相合,兼具生趣与妙谛。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02                                        

                 

哲学元理,体悟为重

——如何读懂老庄?



             


秦平老师讲,老庄哲学是一种元哲学,是构造上层哲学的基底。学习老庄哲学并不需要经过系统的哲学训练,而全凭人的悟性与慧根。因此《<老子><庄子>导读》并不需要学习任何前导课程,其本身就有一定的先导性质希望同学们能消融对其“敬而远之”的心理,走近博大精深的老庄哲学。

事实上,在秦平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中,他发现理工医科学生的敏锐感和领悟力并不逊色于人文社科学生,而每每他们的加入,犹能激起新的思维风暴。秦平老师用膨胀性概括了师生间彼此促进、共同成长的氛围,老师在教授中不断领悟新的境界,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扩展自己的学识。我想,这既生动阐明了《<老子><庄子>导读》的巨大成功,也又一次向我们展示了通识教育的魅力所在。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子·第十六章》


03                                

             

以古喻今,以静心灵

——老庄是心的游戏?


对于某些思想,我们并不必要条分缕析地阐发它的现代意义,而只需回到源头如实地去了解它。任何拆解的尝试都是一种徒劳,在保持沉默之中自有一种明悟。老庄哲学便是这样。当然,它如此宏大,以至于描摹出其一角便足以拥有充盈的意义。

老庄哲学是一种超然,一种趣味。就当代来说,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越是繁杂的时代,越需要寻求变中的不变者。老子所言的以简驭繁,正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真正智慧。而这样的智慧还需要我们不断去追溯,去沉淀,去领悟。

老庄哲学是关注心灵的哲学。读了老庄之后,我们会慢慢被抬升到一个空旷的无何有之乡。名、利,现实中各种各样的纷扰,都会被淡化掉,甚至能够得到一种超越。可以说,老庄哲学是我们中国人最好的一味药。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


0                 4                

             

开闭统一,极具张力

——解读课程的特色

   

谈及课程特色,秦平老师直言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所谓封闭性,就是严格回归原本课程团队参考了诸多的文章评注,却始终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注本。于是决定回归原本,在此基础之上,求专业,求变通,让文本不再生涩难懂,部分和整体达到一致,内在的脉络得以明晰地显现。

所谓开放性,就是自我代入文本把自身的生命体悟与心灵感受投入文本,让其重新鲜活起来。体认性正是中国哲学区分于西方哲学的特色,但也极易滋生望文生义和过度诠释的弊端。此时又需要推敲他者感悟,发现其中的共性。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使课堂极具张力。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庄子·天下》


0                 5                

             

通识教育,成人成才

——寄语博雅人生


当今社会,工科当道,技术盛行当然这也有其时代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然而,倘若偏于一隅,过分强调实用性与技术性,重技术轻科学,有知识无文化,囿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忽视了作为人本身基本的素养与底线。这显然不是大学培养的目标;这样的社会是不长久的。我们希望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去主动接受通识教育,明晓何以成人,何以知天。正如庄子所言,“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也。”

我们想借助通识教育,向学生们传达真善美的理念。通识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引领学生进入他们从未涉足的领域,体会不同学科间基础价值的共性。一个成功的通识教育课堂能够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冲击与震撼,让人明白什么是美好,什么是底线。人便不会苟且,会不断自省与批判,逐渐祛除时代的浮华,找到心灵的净土。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Image          


Image        
Image        
结语·师生问答      

生问:什么是人最基本的权利?

师答:人最基本的权利,不在于我要什么,而是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保有拒绝的权利。

155E7

Image

Image        


作者:罗朗 赵一骏

责任编辑:李猛、卢汉彰

终审:李培蓓、尚晓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