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程

通识课程 | 人文导引团队《审美教育书简》章集体备课:美通往自由

发布时间 :2020/10/18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主讲老师

文学院 陈溪

2020年10月16日下午3点,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团队《审美教育书简》章备课活动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本次备课活动由文学院陈溪老师担任主讲老师,外国语学院包向飞老师主持活动,来自课程团队的40余名位老师和助教参与了本次备课活动。


undefined


陈溪老师指出,讲授《审美教育书简》的难度在于如何使高度理论化的哲学著作具体化。为此,陈老师首先将《审美教育书简》置于18世纪的历史和理论语境,梳理其科学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和现实语境,并提供了有助于理解这本著作的参考书目。陈老师接着将《审美教育书简》分为四部分,梳理了这四部分的逻辑结构,并分析了相应的解读难点。最后,陈老师阐释了《审美教育书简》的关键概念和核心洞见。


陈溪老师认为《审美教育书简》的书名具有误导性,因为它在目标上并不想探讨美学本质(相反,它把美的本质归于人的审美能力),在结构上也没有构建或阐明“美”或“审美”的基本原理与具体分类,更没有提供美学理论和美学教育的具体方案与批评。陈老师把《审美教育书简》的主题总结为:“面对人性发展的分裂与矛盾,由社会历史现实上升到普遍人性冲突,致力于找到人的天性与能力和谐统一的理论基础,并且充分地论证其实践可能性,最后提出统一的、整体的人性发展途径与方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与自律。”因此,必须经由美的王国,才能抵达个人的自由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完整。



陈溪老师解释说,《审美教育书简》的主题是席勒对他所处时代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回应。从科学文化背景上看,这本著作涉及到:1.17-18世纪的产业革命和科技发展以来,理性精神成为主流;2.肇始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从用理性衡量一切到反思理性能力本身,认识到启蒙造成了人性的不完善性,即感性与理性的分裂;3.席勒所参与的魏玛古典主义借助古希腊艺术,试图完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理想;4.席勒的好友歌德的文学创作与启蒙思考,也表达了对统一完整人性的追求。从哲学基础上看,这本著作涉及到:1.17-18世纪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2.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以康德为主);3.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及英国情感主义;4.卢梭的人性观。从现实语境上看,这本著作顾及到了:1.法国大革命的自由与悲剧;2.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性分裂和缺陷。最后陈老师提供了从不同角度理解这本著作的参考书目。


undefined


阐释《审美教育书简》的内容之前,陈溪老师分析了解读这本著作的难点:1.席勒自由使用、组合运用、创见性解释和独立创造不同哲学家的既成观点、术语、概念、结论、方法,易造成读者的误解;2.这本著作存在着哲学专著的理论定位(深层话语)与文学散文的文风修辞(表层话语)之间的错位与矛盾;3.一些概念术语,尤其是高频和重要的概念术语,存在混用和模糊所指的情况。阅读《审美教育书简》,需要避开这些解读陷阱。


陈溪老师将《审美教育书简》分为四章。第一章(第一封信到第九封信)阐明了问题所在,即如何从碎片人性发展为完整性格。第二章(第十封信到第十五封信)阐释了作为“游戏冲动”和能力的美。第三章(第十六封信到第二十二封信)说明了美如何使人重获自由。第四章(第二十三封信到第二十七封信)从理论层面回归到现实层面,展望了在审美王国里,自由之人德福一致。



陈溪老师指出,第一章提出了全书的问题所在:“如何真正实现人类自由与政治自由?如何在人类自由的崇高理想之下,将自然的人提升为具有理想道德的人?”席勒描述了近代以来人的精神处于分裂的状态,自然天禀与知性道德处于绝对对立中。在人类社会中,这种对立就体现为上层阶层失去自然天性与情感感受力,下层阶层缺乏理性而粗鄙。因此,时代需要培养“有教化的人”,这种人既保留了自然的多样性,又有理性来约束任意性。而只有美才能完成这一目标,因为美和艺术的源泉不受时代限制,美和艺术的价值超越时代,美和艺术兼具现实性与超现实性,能把人引入永恒与无限。


第二章则进一步阐明这种美不能是经验的,而应该是超越经验的理念。陈溪老师指出解释这种美为什么不能停留在经验层面是重难点。陈老师总结出两条理由:如果停留在经验层面,1.美就会被看成是偶然的,而非内心自由意志的必然要求;2.美会被看成是个别现象,而非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法则。陈老师也从反面举例,现实中有美感的人也会做坏事,可见形式的文雅并不促进人性与道德的进步。美的理念源于人获得自由的先验能力。席勒区分了人受到的三种冲动及相应的三种对象:感性冲动和相应的生命,形式冲动和相应的型式,以及游戏冲动和相应的有生命的型式。第一种冲动能唤醒人的自然,但失之于缺乏理性的粗鄙,第二种冲动能超越有限性,达到理性的普遍性,但缺乏感受力,而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并不是独立的冲动,而是前两种冲动同时紧张、并在相互作用中构成了和谐状态的一种关系,是前两种冲动共同发力构成的完美和谐的状态。为了说明第三种冲动和前两种冲动的关系,陈溪老师以光学三原色为例进行类比说明。类似于黄色是红色和绿色相互作用的结果,游戏冲动也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澄清美的理念后,第三章解释这种美如何起作用,使人获得自由。席勒认为理念的美是单一的,但经验的美是双重的,溶解与振奋,其中溶解对应优美,振奋对应崇高。席勒强调,近代人需要通过振奋来通达自由。人们在审美活动中,通过超功利的观赏和非概念的反思,解除心灵的包袱,可以恢复人性,从而是其所是,达到自由。


在理论层面论述了美使人重获自由后,席勒在第四章展望如何在现实层面通过美使人获得自由。席勒认为美是一种假象,这种假象是人以自己的创造为乐,而不是以被动接受为乐。陈溪老师指出这里的难点是区分席勒的“假象”概念和康德的“幻象”概念。虽然席勒的“假象”来源于康德的“幻象”,但康德认为幻象的意义是否定性的,因为它源于人类认识能力超出自己的范围去把握对象,而席勒认为假象具有肯定性的意义,因为这种假象只在审美领域谈论,未涉及其他领域。在审美冲动的幻象作用之下,人类可以建议不同于力的可怕王国和法则的神圣王国的第三个王国,游戏和假象的王国。陈溪老师指出这体现了席勒的“审美乌托邦”思想。


说课的最后部分,陈溪老师指出《审美教育书简》中“理性”概念的多义性:“理性”既能用于知识领域,也能用于道德领域,有时候也指主观和客观统一的状态。陈老师解释说,这种多义性来于席勒对康德不同层面的“理性”概念的组合运用。因此在阅读和讲授《审美教育书简》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理性”概念的具体含义。



在讨论环节,文学院李建中老师讲授人文经典,需要注重中西比较。例如《审美教育书简》和《庄子》对比,席勒主张“游戏”,庄子主张“游心”,二人也都认为审美具有一种“无用之大用”的意味,如庄子阐发乡间大树,席勒描述林中狮吼。《审美教育书简》和《论语》对比,前者指出上层阶层片面注重理性,下层阶层片面注重感性,后者也解析“文”与“质”之间的关系。针对陈溪老师用光谱类比席勒的游戏冲动,李建中老师补充了两个文艺作品的例子:《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出于游戏冲动送给小外甥的礼物,既有道德的美,亦有身体的美;《长恨歌》是一位教化论者理性冲动的谏书,也是一位伟大诗人感性冲动的情诗。主持人包向飞老师也指出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二封信”中,席勒自己举天平为例进行说明:天平之所以保持平衡,不在于去掉两端,而在于两端重量达成平衡,正如游戏冲动也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和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