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经典

知困沙龙 | 如何讲好“中国精神”

发布时间 :2021/06/14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通讯员:黄舒,徐梦岩)2021年6月7日下午3点,武汉大学教师“知困沙龙”第二期在万林艺术博物馆三楼咖啡厅举行。主管本科教学的周叶中副校长和弘毅学堂院长、教发中心常务副主任石兢教授参加了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老师主持。本期沙龙的主题为:如何讲好“中国精神”。围绕这一主题,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一是关于“中国精神”的理论建构,二是关于《中国精神导引》的课程建设。


17B9F


“中国精神导引”这门通识教育课程是周叶中副校长倡导和推行的,他在讲话中详细介绍了这门课程的缘起、筹备过程、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周叶中副校长指出:三年前,武汉大学开出《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门基础通识必修课;今年,学校又推出《中国精神导引》。至此,武大通识3.0形成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周叶中副校长还分享了本学期中国精神课程的听课感受以及他对这门课程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教师沙龙的讨论,改善《中国精神导引》的授课内核,让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从而培育和弘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并将这三种精神建基于当代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上,落脚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之上。


1FF5B

Image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精神导引》课程负责人左亚文老师,详细介绍了本学期《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了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中国精神的本质应当如何界定”,“现有专题是否涵盖了中国精神的所有内容”,“通识课的中国精神如何与其他课程的中国精神相区分”,“如何在下学期将《中国精神导引》课程有效推进”。左亚文教授提出将“打通中西马,融汇文史哲”作为课程建设的目标,并恳请各位老师们推荐授课人才,提出宝贵建议。


1A610

Image    


沙龙活动中,老师们围绕“如何讲好中国精神”纷纷建言献策。文学院陈文新教授、涂险峰教授和张箭飞教授,政管学院刘伟教授,传统文化中心欧阳祯人教授和聂长顺教授,电信学院赵江南教授,生科院胡骏教授,数学院杨志坚教授,哲学学院盛福刚副教授等,以及通识教育中心和中国精神导引课程团队的老师,分别就中国精神的定义、特征、内涵、讲授方式和研究方法等发表意见并提出建议。会议最后,李建中老师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组要加强集体备课;二是可以设计“大师讲授中国精神”的环节,特邀有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现身说法为同学们讲授中国精神;三是课程讲授要依托经典文本,可以编选一本《中国精神经典导引》作教学辅助读本。


参加本次沙龙活动的还有本科生院副院长姜昕、质量管理处副处长陈学敏、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方祥玉、弘毅学堂副院长吕晶和副书记方萍等。


1DF1B

Image    

“知困沙龙”由弘毅学堂、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通识教育中心联合发起并举办。第一期的主题为“江南的宇宙”。知困沙龙 | 江南的宇宙:分享一门课的理念和方法


“知困”一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困沙龙”的宗旨:分享教学人生,破解教学困境,提升教学品质。

文字:黄舒,徐梦岩

图片:黄舒,徐梦岩

责编:李竞开

终审:张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