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经典

博雅沙龙 | 唯心主义的起源:柏拉图《斐多》释读

发布时间 :2020/09/14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主讲人简介

undefined



詹文杰,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研究,除英语外,对古希腊语和德语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翻译出版了多部西方古今哲学经典,著有《真假之辨:柏拉图<智者>研究》和《柏拉图知识论研究》,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柏拉图的知识论研究”(10CZX030),另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2020年9月12日晚7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詹文杰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唯心主义的起源:柏拉图<斐多>释读》的讲座,此次沙龙在腾讯会议、b站和抖音多平台直播,超过200人次观看,主持人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杨云飞。


讲座伊始,詹老师简要介绍了柏拉图思想体系在各时期的特点,并强调了唯心论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如果把唯心论的历史比喻成一条河流,到了近代,它的规模已经可以比拟长江中下游,而柏拉图的唯心论是这条大江的重要源头活水,值得我们不断回溯。


詹老师简要说明了柏拉图成文作品和未成文学说的关系,认为可以把柏拉图的思想分为早、中、晚期,而《斐多》属于中期。柏拉图早期对话录辩驳性明显,通常以“无答案”方式结束,晚期作品的文学性减弱,有时成为独白,而中期对话录的文学性最强,对角色的性格描写最为鲜明。学界对柏拉图作品的解读有文学进路和哲学进路的区别。


undefined


《斐多》的核心主题是论灵魂。这篇作品由一组外围对话和一个核心故事构成。外围对话是斐多和一位朋友谈论苏格拉底临刑前的场景和谈话,而斐多报告的内容就是核心故事。核心故事的主要角色有苏格拉底、克里托、克贝、西米亚斯和斐多,等等。克里托与苏格拉底谈论的主要是生活方面的事,而克贝和西米亚斯(他们有毕达哥拉斯派的思想背景)负责跟苏格拉底谈论哲学问题。


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思想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赴死前,苏格拉底把妻儿打发走,然后和朋友开始谈论哲学问题,在此处引出死亡和自杀的话题。他认为死不单纯是一件坏事,而且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练习“死”。最后他和交谈者针对“灵魂是否会死”进行几轮的辩论。


苏格拉底表示,爱智慧的人(哲学家)不害怕死亡,但是不应该自杀,因为人的生命归神所有,不能违背神的旨意而自行终结生命。哲学教导我们要尽可能远离身体,摆脱感官的限制和各种情感欲望的影响,才能够领会到实在和真理,获得真知识和智慧。这种真知识是关于绝对的东西(也就是绝对的正义、绝对的美、绝对的善,等等,也就是事物的本质)的洞见。这些真正的实在不可以通过感觉而达到,但是可以通过纯粹的思维和理解力得到把握。身体(也就是与身体密不可分的感觉和情欲)会妨碍我们实现这种纯粹的思维,因而我们在带着身体的情况下不能获得纯粹知识,而死后反倒有可能达到这种知识——如果死是灵魂摆脱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话。如果哲学就是尽量摆脱身体影响,那么某种意义上死亡对哲学家就是一件好事,因为灵魂只有在身体死后才具有真正的纯粹性。



undefined



谈到这里,克贝反驳说:倘若死后才能获得知识,而如果身体死亡解体,灵魂也死了,这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吗?为了回复贝克的疑问,苏格拉底用以下四个论证来证明灵魂不死:


第一, 从对立面互相转化出发的论证。生和死互为对立面。死来自于生,生来自于死。生命体的出现乃是灵魂从某处回归到某个肉身之中。这样,似乎灵魂有可能以某种方式独立存在,并不伴随身体的死而死。


第二, 从回忆说出发的论证。我们后天的学习只不过是回忆起我们先天就拥有的知识。他以相等这个理念作为例子,解释说我们从关于相等事物的感觉可以回忆起绝对的相等,这种关于绝对相等的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而是灵魂在进入身体之前就先行拥有的。他以此来证明灵魂以人的形式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且独立于身体,具有思想。


第三, 从灵魂之本性出发的论证。存在两样东西,一种可被感觉到,另一种不可被感觉到。可感事物是流变的、复合的、会消解的和死亡的。不可感事物是不变的、纯粹的、不会消解的、不死亡的,只有通过理智或理解力才被我们领会到。身体的本性接近于前者,而灵魂的本性更接近于后者。


undefined


正当在场者感到被苏格拉底说服了的时候,西米亚斯和克贝却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反驳。西米亚斯说:如同谐音跟乐器的关系那样,灵魂是身体的和谐;如果身体毁坏了,那这个和谐也就被破坏掉了,甚至身体还没有彻底毁坏,和谐也会先被破坏。贝克则认为:尽管灵魂比身体存在更久,但是灵魂最终还是有可能毁坏。此时在场的人又觉得灵魂是有死的,又开始为苏格拉底的临死难过起来。苏格拉底安慰在场的斐多,不要因为某一个论证的成立和被推翻之快而陷入“厌恶论证”(misologia)。苏格拉底对灵魂的“和谐说”提出了反驳。首先, “和谐说”把灵魂当成是复合的,但是如果承认回忆说,那么灵魂是单纯的。其次,“和谐说”把灵魂描述为受制于身体的,但是我们承认灵魂主导、统辖身体。再次,“和谐说”蕴含每个生灵的灵魂是同样的,且不存在不好的灵魂,但是我们承认不同生灵的灵魂有好有坏。好的灵魂转世之后会变成人、甚至回到神圣的天界,而坏的会变成禽兽,如贪吃的会变成驴、抢劫者会变成狼,等等,这应该是继承了奥菲斯宗教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转世说。


为了说服克贝,苏格拉底开始了他的第四个论证:从理念论出发的论证。他简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思想转变,由此引出对生存和毁灭的原因的学说的考察。詹老师认为,这里提到的思想转变历程很可能是柏拉图赋予苏格拉底这个角色的,而不是史实。苏格拉底年轻时研究自然,研究万事万物的产生和消灭,遵循的是自然哲学家的思路,用自然事物、物质要素来解释事物的生成变化,如,人的增长是肉和骨头的增长,而肉和骨头的增长又是因为吃的食物,等等;还有,我们的知识是从经验而来,由感觉形成记忆,记忆又进一步形成信念,等等。后来,苏格拉底认为这种思路不能说明事物生成变化的根本原因,因为他希望从目的论的思路来解释世界。例如,为什么苏格拉底在监狱里接受死刑而不是越狱,从唯物论角度解释,这是苏格拉底的身体构成要素(现代人会说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作用)导致他没有逃跑,但是苏格拉底主张应该从唯心论和目的论的角度来解释,也就是他的心智(nous)认为服从判决而不逃跑是最好的。这里就涉及到唯物论和唯心论、机械论和目的论的对立问题。


undefined


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决定所有其他的东西,包括心灵方面的现象。而唯心论强调观念或理念的根本性地位,认为观念先行于事物。柏拉图在《智者》246a讲到过这个对立(所谓“诸神与巨人之战”):唯物论者主张唯有可以感觉到的东西、有形体的事物才存在,而唯心论者(理念之友)主张理念才是真正的实在和本质,物质性的东西只是流变的过程、并不“实在”。机械论是以力学为模型来说明世界,认为一切事物(包括心灵方面的现象)都可以按照力学的、机械的原理来解释,也就是通过物质粒子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来解释。与此对应的目的论则强调宇宙中发生的一切事物必须被理解为对于某个促进其“完善”或“好”的某个目的的追求。苏格拉底是用目的论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呆在监狱。


苏格拉底要通过跟自然哲学家不一样的视野来考察实在,事物的本质。为此他提出了一种哲学论证的方法,也就是假设法,这种方法诉诸命题性论证(logoi)而不是诉诸直接的经验观察。后面提出的理念论是这种假设法的一个应用。他假设理念存在,其他的可感事物分有这些理念。然后他用这种理念学说来论证为什么灵魂是不死的。首先,根据理念论,相反的东西绝对不会变成自己的对立面,如,热不会变成冷,冷不会变成热,犹如雪不会变成热的,火不会变成冷的。就灵魂而言,灵魂与生命的关系犹如火和热的关系,灵魂是生命的本原,它不会容纳相反者(死亡),正如奇数不会是偶数。如果灵魂“本身”是不死的,那么它也是不可能毁灭的。苏格拉底说,灵魂在遇到死亡时,会安然无恙地从死亡那里离开、撤退。


undefined


但是,灵魂退到哪里去了呢?为了说明这点,他构想了一个彼岸世界。对彼岸世界的描述主要是从道德和宗教的层面上配合灵魂不死学说(关于彼岸世界的描述与其说是出于学理上的严肃性,不如说是出于道德教育上的有用性)。灵魂到另外一个世界去要接受审判,根据生前的品行善恶而得到相称的报应,并且通过转世而成为不同的生命体形态。


在讲座最后,詹老师总结说,柏拉图的作品既有说理和哲学的一面,也有故事和文学的一面,而柏拉图兼有哲学家和诗人的两面性。苏格拉底在赴死时的大无畏精神、对灵魂不死的信念和这种信念所蕴含的道德与宗教内涵是《斐多》的文学旨趣,而理念论、回忆说和唯心主义目的论学说是这篇作品的哲学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