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集体备课 | 关于《审美教育书简》的对话

发布时间 :2022/07/15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审美教育书简》是武汉大学通识课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中的必讲篇目。对席勒美学的讨论与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和聚焦区域,也是《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在面对学生时的重点和难点。此次集体备课两位老师展开关于《审美教育书简》的对话,文建东老师就《审美教育书简》中的一些观念和趋向提出一些相关的极具学科建设意义的疑问,陈溪老师则就这些疑问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出了回答,同时也希望抛砖引玉,通过对《审美教育书简》的进一步讨论与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美教育书简》,也为讲授这门课的老师们提供参考。


Image

01 关于“冲动”

文建东老师

Image

陈溪老师

文建东(以下简称“文”):关于“冲动”,这里的冲动对应的英文是instinct,其本意在汉语中也有“本能”的翻译。陈老师讲到游戏冲动时说到了“力”和“内驱力”,在汉语语境中国更接近“本能”而不是“冲动”,汉语中的“冲动”在日常语境中很难与席勒文本中的instinct相对应。以我对中文翻译的理解,很多翻译是不准确的,但是后来约定俗成也就延续下来,但是大家都理解其本意而不是汉语翻译的字面意义。比如hotel(不是学科用语)翻译成酒店,其实它不是以喝酒为主业;经济学的business cycle最早翻译出商业循环,其实它是指经济周期,现在统一翻译成经济周期,而经济学里并没有economic cycle一词;博弈论里的pay off是结果、结局、回报的意思,但是很多人翻译成“支付”,其实 pay off 即使不在博弈论里,哪怕是在日常语境中,也没有支付的含义。总之,三种冲动,是否是三种“本能”?在汉语语境里,是不是只有“本能”最为贴切?


陈溪(以下简称“陈”):“instinct”是目前大部分英文译本中通用的表达,尤其是在翻译特定概念“感性冲动”、“理性冲动”和“游戏冲动”的时候,基本都是用这个英文词。但在这三个特定概念之外又要表达类似意思时,“instinct”也经常会被置换成“drive”、 “impulse”等(前者译法见第一次集体备课时,苏德超老师分享的电子版英文解读材料:William F. Wertz, Jr,“A Reader's Guide to Letters on the Aesthetical Education of Man”, Fidelio, Volume XIV, Number 1-2, Spring/Summer 2005, published by Schiller Institute, Inc., Washington, D.C,2005。后者译法见 Friedrich Von Schiller,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eginald Snell, Dover Publications, INC, Mineola, New York, 2004.)

我在说课中提到“力”或者“内驱力”,一方面是因为席勒原文中首次出现“冲动”概念的时候,他就提到两种基本的“力”驱使人去实现他说过的“人格”和“状态”的统一,当这两种力推动着人的两种冲动去实现其各自对象的要求时,它们就可以被称为“两种冲动”,而 Reginald Snell的译本中对这里出现的“力”用的是英文“force”(第十二封信中) 。另一方面,我是在解释席勒的“冲动”概念来源问题的时候提到,它来自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理论的冲动”、“实践的冲动”中的“冲动”概念,而费希特使用“冲动”是为了说明“自我”在不断设定和超越“非我”的辩证发展活动中从有限到无限的,有目的的活动。

我个人对这个翻译的总体理解:instinct,drive或impulse都是没有问题的,和席勒的原意都相差不大,但是细分之下它们在不同语境和关系中的含义有细微区别:instinct主要强调人的基本但被动的属性,比如自然和物质属性决定了人是instinctively地去要求生理和物性满足,而精神和意识的instinct又决定了人要主观能动地保持人格和不变。当我们不仅是从人的基本属性出发察看本性,而是像席勒这样,思考和探究“完整人性”在抽象和理论层面的可能性时,就会发现:只有不受两方强制而人性自由的人才叫人,这是一个理论必然,而不是现象必然。这个理论必然使两种instinct看起来更像是有推动源、有目标、有对象、有人格性的活动,它的推动者是主体自由的内在要求(这个要求似乎在康德和席勒那里都有先验色彩,和美的来源一样不需要太多论证),目标是扩展各种的冲动范畴,对象分别是“生活”和“形式”。而完整人性的必然要求会使得我们由美来和谐二者。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中的“冲动”,确实可以理解成 “drive” ,因为它们不再是被外部要求的盲目的力,而是有主体驱动者、明确对象和目标的力了。
Image


Image

Image

02 关于“游戏冲动”

文:陈老师提到游戏冲动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平衡。我看到以前的PPT,说的是三种冲动是一个自然过程,最初人们是感性冲动,然后会有游戏冲动,然后会从游戏冲动发展到理性冲动。游戏冲动在人们的本能层次上居于中间的,承上启下的;缺了它,难以进入理性冲动。一个不恰当的类比,人们先是大鱼大肉(感性冲动),然后摆盘置筷、餐具精美,然后对“精美”进行抽象、概括,就进入理论世界了。所以,我的问题是,游戏冲动是不是居于两者之间?


陈:以我的理解,您提到的这个过程应该是指原文第二十封信到第二十四封信中谈及的内容?这几封信里使用的原概念应该是“感性状态”、“审美状态”、“理性状态”和“道德的人”,“状态”在前面提到的两个英文版译文中分别为:“state”和“condition” 。这几封信里谈及的这三个“状态”,呼应的其实是原文第二封信到第五封信中的“自然国家(社会)”、“伦理国家(社会)”概念。


这里涉及到席勒在全书中持续思考和论证“完整人性”如何可能和如何实现的问题,他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的方式的印证:第一,从政治自由的失败(法国大革命)和时代弊病中得出经验的美和自由无法救世的结论,然后转向了先要在抽象、理论和哲学层面找到人性可能完整的信心,所以三种冲动及它们和谐关系的可能与实现途径都是在抽象层面上进行反思的结果。第二是他在完成了抽象理论层面的推论之后,需要把这一论证放回到人类历史、社会和实践的层面来探讨其现实可能和方式,“感性状态”是“感性冲动”(本能意义上的)为主要原则和要求把握了人性的片面结果,“理性状态”则是“理性冲动”为主要原则和要求把握了人性的片面结果,而“审美状态”当然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真正实现了共同紧张又相互制衡的美好局面,但这里差异最大的是“理性状态”和“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并不是人性中理性冲动追求形式,继而使得对人格、不变性、同一性的要求抹杀了感性能力的状态,而是指先由理论中的“游戏冲动”在实践中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完美关系,然后在这样的理想人性下,使人直接“感受”、“体验”和热爱“理性原则”,而不再像单纯的“理性状态”那样通过原则、概念去被动地执行理性原则。


总结来说,讨论冲动,和讨论后面的几个“状态”、“过程”有不同含义和归旨,席勒讨论前者是在抽象和理论层面,论证出其可能性;讨论后者是在社会和人类现实层面,“状态”是“冲动”实现出来以后的产物与局面,而“道德的人”是已经由意志自由同时平衡了感性和理性之后,自然实现出来的理想社会与国家的面貌,是所有关于审美的探讨和实践的终极目标。(这里又看出康德的影响,但也对康德有所超越。)

Image


Image

Image

03 关于“形式”与“型式”

F1178Image

文:这个文本翻译非常贴切,也非常美,我觉得是读者最愿意接近的翻译。我觉得翻译最好的就是《历史》与《审美》。在讲“活的形式”时,翻译本前后用了“形式”和“型式”两个词,我原以为是错别字误用,请教苏老师才知是两个不同的词。请教,(1)为什么(原文)要用两个不同的词,是否有区别?(2)形式或者型式是否指对所有具体的美之为何为美所进行的理论抽?比如,是不是它是一个佳肴“配方”——佳肴中的“肴”是活的具体的,“佳”是形式,是抽象的;或者是一个“式”?(3)活的形式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看到达芬奇的人体黄金比率时,第一,这个比率是形式,第二,这个人在现实中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完全切合,因为是形式;第三,看到这个呈现出美(感受到美)的人体,我们联想到现实中的某些人,所以是活的。


陈:“形式冲动”中的形式,英文与德文词源都是“form”,而“活的形象(型式)”中的“形象(型式)”,是“gestalt”。它们的含义有些区别:“形式冲动”中的形式,指的是从人的理性内在要求出发,总是驱动主体将材料世界对象化,在物质世界或自身物质性的对面,并且用自身的“综合判断”去概括现象的杂多,使它们具有各种形式、产生认知的对象(参考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以及笛卡尔、莱布尼茨、沃尔夫、甚至鲍姆嘉通理论中的“美即完善”论思想)。这是人性的必然要求之一,但它不是自由,因为它的出现首先是用来抵抗世界的杂多无序,其次如果没有任何限定,它就会无边界扩张自己的范畴,以至排挤感性和情感能力,挤兑现象、材料和经验,使得理性有“形”而“空洞”。但“活的型式”中的型式,应该要在与“活的”部分,即广义上的“生活、生命”的关系中来理解,这个型式是为审美冲动作准备的,目标是将在生命力的展开中显现自己,而不是在逻辑中说明自己。“活的型式”是充满形式的内容,也是充满内容的形式,在这个概念中,“活的”和“型式”密不可分,相互包含,维塞尔(《席勒美学的哲学背景》的作者)认为它其实就是肖似我们的“意志自由”的形式。

Image


Image
Image

04 活的形式是否包含了“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意思?

文:活的形式是否有“来源生活,高于生活”这个意思在里面?


陈:看怎么理解和定义“生活”了,如果“生活”仅指吃喝拉撒、饮食男女、生老病死的现象流,那么它肯定高于生活;如果“生活”也包含了生命意志展开的活动和对生活的反思,那么活的型式就在生活中。但这个概念在席勒原文中确实有积极主动意识、培育和实践的愿景,是先要有各种对立、紧张、牺牲和痛苦反思后,才能好像是“自然”地达成。所以我觉得说高于生活也行。

Image


Image
Image

05 关于“人只能和美游戏”

Image



文:人只能和美游戏。这个话是什么意思?我一直没有理解。


陈:原句出自书中第十五封信:“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意指人和美的关系的必然性和独一性质。因为席勒认为,美的本性(席勒只讨论它的理论来源,不讨论其本质来源,可能也和康德一样意义上认为是“先验”的)是感性的实在性和理性的形式性的相互作用,而他在前文说了,游戏冲动的来源就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同时作用和关系,所以游戏冲动一旦出现,它的对象也就明确了——广义上的美,包括美的对象、关系和全部活动。一个审美的人,只可能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要求同时在她身上起作用的人,也就是人和美只能以游戏冲动来联;而一个产生“游戏冲动”的人,她只可能是在美的生活中产生这一结果的,除此之外不可能在任何其它生活形式里进入这种状态。


Image


Image
Image

06 关于审美的作用

Image


文:关于审美的作用,从感性向理性进军(寻求真理,寻求对感性的掌控,对自然的掌控),缺乏审美步骤会带来两个问题,其一选错了客体;其二伪造答案。第二个我能理解,但是第一个选错客体,陈老师可否再帮忙解惑?不胜感谢。


陈:在原文的第二十四封信。这里是席勒论述人的理性第一次出现,并没有带来自由,包括道德法则和需要出现,也并不能马上带来道德自由。“选错客体”的意思是:感性在自然中只要求有物质的满足,这是一种被自然力强制和奴役的状态,而理性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它本应指引人意识到自己的属物的有限性,从而超越这一自然蛮力,到达观念的层面和自主性的阶段。但是,由于早期人类认识不足,他想要超越有限,但以为问题在于占有的材料和对象不够,以为获取更多的材料就可以走向无限性,于是为了幸福而牺牲尊严。如此,他只是无限地扩大了自己的个体,并没有为人性找到自主性和普遍要求。所以向往的超越当下的“远方”,本质其实只是未来的“当下”而已。举例的话,如机械科层制下很多人耗尽心力地去不断争占各种职位、名号,以为堆积越多,就越有价值越自由,但却从来不反思制度和机构本身设定等级的标准是否合理与人道?

Image


Image
Image

结语

在本次集体备课两位老师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透过文本寻觅发现内在价值的独特方法和多维思考,也对我们加深《审美教育书简》的理解,培养学生更多的探索兴趣提供了助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因广泛思考而多彩,人生因多维激荡而美丽。人与美,感性和理性,其中所蕴含的能量和可能又岂是简简单单几本书所涵盖的呢?武大的通识教育,从来不是仅仅告诉学生《审美教育书简》是什么,而是引领着大家一起去理解和思考《审美教育书简》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这也是两位老师对话的初衷与意义。



整理:何林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李猛、李珍贞

终审:李培蓓、庄承志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