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通识快讯|三生万物:溯回与推广——武汉大学基础通识课开课三学年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1/07/12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2021年7月10日,武汉大学基础通识课开课三学年研讨会在珞珈山庄举行,此次会议也是武汉大学“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参加会议的有我校基础通识课(两大导引)课程团队的全体教师,有来自电子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江汉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湖北警官学院等兄弟院校的代表。与会代表齐聚一堂,回顾两大导引的三年历程,探讨两大导引的持续改进和国内推广。大会由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潘迎春教授主持。


                 

潘迎春教授

CBE0


大会第一部分,两大导引的首席专家作主题报告。《人文社科经典导引》首席专家李建中教授的主题报告,以《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话语范式,提纲挈领的阐释两大导引课程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影响力。道为万事万物之本,两大导引的“道”就是成人知天、立德树人。两大导引的课程理念在于让学生在其中探索、把握人生之道和治学之道。由一而生二,“两大导引”授课模式所采取的大班、小班混合培养模式,在理念上将“道”贯穿始终,在教学和实践两个维度上激发学生思考并将课堂之所学应用于生活之中。二以生三,由人文与自然两大导引课程和团队在备课中化生出了三种不同的理解论模式:人生成长型,文化分合型,中西比较型。三生万物,在通识教育开课三周年之际,李建中老师详细分析了“两大导引”课的效果、目标与潜在问题。对于学生、助教、老师而言,博雅教育的浸润对其人格养成、能力提升、通专融合有深刻意义;而通识教育的目标则定位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的三位一体。当然,两大导引尚须持续改进,不断前行,其发展需要在师生两个维度展开:对于本科同学,须克服浅层阅读、标答思维和小班划水三重弊端;对于授课教师,要贯彻大班教师的负责制,形成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的良性互动,并一步步调整心态以消解疲惫与倦怠。


Image          

李建中教授

188C4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首席专家桑建平教授,围绕“回顾,反思与改进”三大主题,与大家分享开课三年的经验与感悟。首先,桑老师回顾了两大导引课程开设的初心:着力克服“深度思考缺失、批判思维匮乏和水课现象泛滥”三大问题,并以“值”、“稳”和“网”三个年度汉字总结了课程开设三年以来的发展旋律和教学效果。接下来,进一步反思了在课程行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醒课程团队不要偏离对经典原文的导读,不要低估课程考核的作用,不要误读外部评价的结果,不要落入通识水课的陷阱。最后,桑老师从课程的学习意义、教师的身份认同、内容的选择解读、学生的考核评价、课堂的教学模式、课程的资源建设、课程的评价和教书育人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设性意见,并以阅读经典、收获智慧和开启人生作为总结。


D117          

桑建平教授


大会第二部分是两大导引教师代表发言。《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团队的廖璨璨老师,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分享通识教育路上的点点滴滴。廖璨璨老师指出,通识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人文和自然的壁垒,让本科同学生消除文科生或理科生的成见,打开视野,接纳不同领域的知识,真正在多个维度上去思考“何以成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以消除人所共有的迷茫。廖璨璨老师以自身授课经历指出,“导引”课程所面对的问题是学生的兴趣单薄和意义消退。通识教育的老师应当在课堂上告诉学生,必修课不是学校强制要求修习的课程,而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认可的课程。进而,廖老师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博雅人格,在授课方式上,大班老师应以“问题”代替“知识”,将授课内容与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中问题密切关联,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思考。譬如,面对当今时代内卷化不断发酵,庄子“无为逍遥”的智慧究竟是“躺平学”还是“对抗术”。进而,廖老师指出了“导引”课程在之后的发展中应当面对的三大课题:一是博与约,泛读与精读的矛盾;二是课程评价体系的优化;三是学与思的平衡。最后,廖老师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经典走进生活,让经典浸润生命。


Image          

廖璨璨老师

B5EE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组的万臻老师,以“边学边教,边教边学”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课程教学中的体会和心得。她首先强调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走学生路,以自己是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认知、技能和情感。接着她从大班学习、合作学习和主动学习三个角度与大家共忆学习经历,回顾了自己所经历的问题与曲折,所受到的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以及所做出的尝试和创新等。通过教与学的并行发展,最终完成从专到通,从通到专的提升。此外,万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参加课程创新比赛过程中的感悟,在大班授课时会注重互动,设计有趣的课前引导问题和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在小班研讨时会侧重讨论,让课堂上的每个人都有备而来,让课堂由师生共同设计等建议。最后,她分享了当我们在围绕学生的“学”旋转时,要永远铭记“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


BAFC          


万臻老师

大会的第三部分,是分为“人文社科导引团队”、“自然科学导引团队”和“两大导引课程推广”三个分会场专题讨论。


人文社科分会场主要围绕对课程结构、授课方式等内容的优化展开了探讨。

哲学学院苏德超老师根据自身授课经验,发现小班研讨课学生所面临的症结是:ppt研讨模式下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化、寡淡化,并提出可以在小班研讨中进行经典研读活动,让学生在上课中有所依托。苏老师还指出,课程优化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对于“两大导引”这一必修课的认识,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必修课。

文学院高文强老师指出学生不重视经典阅读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又不该全然归责于学生。那么对于课程组来说该如何克服这样的困难,让学生重读经典去汲取其背后的精华。除此以外,小班研讨看似丰富多彩,但有时候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高老师提出,该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以经典为核心,在引领学生研读经典的基础上,再引入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学习。

还有老师指出,在碎片化的网络时代,大部分学生可能都读不进任何的书籍,接收知识变得更加快餐化。并且在技术主义至上的内卷时代,分数成为了学生所追求的唯一价值,这样普遍化的学生心态成为了课程优化的一大阻碍。总而言之,知识获取的本质就是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圈,人文导引的课程也应当肩负起这样的使命,让学生在阅读人文经典中成长。



Image          

人文社科导引分会场

182D8


Image          

人文社科导引分会场


             

12F83

12F83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建设研讨分会以课程教材、微课制作、课程内容建设和课堂研讨的改进等为主题,课程团队的老师们分为四个小组展开热烈讨论。

第一组把重点放在了小班讨论课上,分析了文理科专业以及不同学院之间的学生在积极性方面的差异及其解决方法。大家一致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小班指导老师,认为以往通过形式和内容的改变都难以调动小班老师的积极性,此外还有小班老师的权力范围等问题需要解决。有老师建议,每个小班老师最好参与一次大班课堂讲授。

二组代表苏凯老师建议:课程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小班研讨课应该留出更多的讨论时间,或者压缩小班规模。

三组首先提出了学生不喜欢读原文的问题,建议把通读原文和点评原文加入小班课堂;然后还提出了加强小班老师与大班老师的课堂反馈:讲quiz从小班移到大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加强小班老师的素质培养等建议。

第四组总结了围绕课程的不同章节内容进行分析和调整,对quiz题型和内容的调整,讨论题深度与维度的提升等问题。



15B16          

自然科学导引分会场


课程推广分会场主要就课程建设及其推广问题,与电子科技大学、江汉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兄弟院校代表展开讨论和交流,通过线上MOOC推广、线下送课上门和混合课程共享等合作推广方式,共同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堂改革和人才培养探寻新路,使通识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更加深远的作用。博观约取,切问近思,通识教育将以服务学生为第一要义,在不断地改革和优化中培养出更多有格局、有情怀、有底蕴的人才。



13605

Image        

课程推广分会场




文字:赵一骏 杨宝朔

图片:左家齐

责编:杨怡帆

终审: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