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珞”座“珈”谈丨基于科学 勇于幻想

发布时间 :2021/12/10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Image                

编者按:

儒勒·凡尔纳写下《海底两万里》的时候,时人只当是奇思妙想,供茶余饭后一乐。而今,各大洋中都有人类顶尖的潜艇悄无声息地航行,我国的“蛟龙”号深潜器更已经下探到海洋的最深处。曾经的科幻作品,已经是今天习以为常的现实,那么,今天的科幻想象,是否也必然是人类明天的日常生活?科幻,基于科学,勇于幻想。或许,在一个新的人类纪元里,今日的“珞”座“珈”谈,竟已载入史册,成为后世的人们追溯的源头。



12月4日,暖阳和煦,珞珈山上,层林尽染,珞珈山下,树影斑斓。由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发起的“珞”座“珈”谈第一期以“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多方面影响”为主题的讨论在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209教室顺利举办。来自各学院的8位选手,与特邀嘉宾赵江南教授一起,为我们倾力奉上了一场学科碰撞,思维激荡的科幻盛宴。

下午2:00,紧张而有序的准备过后,在会谈主持人的宣布下,论坛正式揭开帷幕。开门见山,开场的科幻视频就用浩瀚的宇宙;高新的科技为我们全景呈现出一部恢弘而跌宕的科幻史诗,也为接下来同学们精彩的讨论奠定了科幻的基调。


Image

113F6


Image              


Image                
Image                

第一环节:各抒己见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人类的未来。各位选手在第一轮的表现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期望,激烈的讨论展现了武大学子思维的活跃和视野的广阔,也再次证明,关于未来的想象的无限性。


Image


10A15




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科幻作品与现实生活是讨论的核心来自遥感学院的张芊芊同学率先以《机器人总动员》与《三体》两部经典的科幻作品为例,创造性地提出了对未来人类在脱离地球限制,遨游太空后其身体构造及形态变化的想象与随之而来的重塑审美观念的思考;物理学院的许弘博同学强调出当下前所未有的科技发展机遇的珍贵,以及在观念日新月异的如今,机会与挑战共存的两面性,并以中西方的文化观念差异造成的科技效益多样为例,让大家感受到文化、科技两者间的紧密联系;艺术学院代表王家卫同学则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深入解释了“科幻”中“科”与“幻”的关系以及科幻想象对现实世界的促进与改变,《海底两万里》中跨时代的鹦鹉螺号对人类潜水艇的快速突破功不可没,无独有偶,《星际迷航》中的船长对话盒更是翻盖手机的前身,昔日科幻文艺作品中的想象,已经成为今天的日常所见,那么今天的想象也很可能就是明天的生活。


Image


C764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热点,更是近年来科幻作品所钟爱的题材来自文学院的尚晓首先用汉语大辞典里对AI的解释以及约翰•麦卡锡的理论为AI确定了精确的定义范围,进而引出“幻想书写”的可能性与预期,以AI写诗、AI对联、人气爆点明星索菲亚为切入点,由点到面,直观却生动地表达自己对AI的无限畅想;基础医学院的陈新同学从《流浪地球》中总结出——很多科幻作品都是人类对未来探索或遐想的折射或反映,并结合时代热点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的利弊进行了客观、独到的分析;经典的工科视角则由动机学院的宋飞月同学提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标准下,他指出科技与成果的互哺共生关系,强调线性的计算机逻辑和非线性的大脑神经之间的隔阂,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报以极大的期待。

Image              


Image                
Image                

第二环节:思维碰撞

第一轮精彩的自由发言,让我们在惊叹于同学们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之余,更对第二环节萌生了更多的期待。根据此次活动的设计方案,我们从第一环节的畅所欲言中提取了人工智能这个热点话题,通过现场随机组合,分为正反两方开展了一场即兴辩论。


Image


CF70


正方以动机学院的宋飞月同学为代表,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标准下,他指出科技与成果的互哺共生关系,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报以极大的期待。反方则是以来自文学院的选手陈芊雨同学为代表,她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地从利弊的辩证角度看待科技的功过是非。一方面,她在科技改变人类认识、提升综合国力、为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上论证了科技的贡献;同时也从环境污染(日本核污水为例)、伦理与科技的冲突、战争观念的蜕变对人类和平的威胁的对立面提出科技的负面影响。人工智能也是一样,当人类孜孜以求的人工智能真的达到了人类思维的高度,那么以其远超普通人类的运算能力是否会成为奴役人类的工具?水利水电学院的汤新生同学对反方进行了声援,却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以电子游戏为载体,结合科技新趋势、发展新动向,融入战争、科技扩张元素,深度探索文明之间的碰撞与各文明之间的平等亦或奴役的复杂关系,并着重提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性排斥的因果逻辑,极富时代特色,也兼具未来思维,对类大脑神经元的想象也让人眼前一亮,富有研究意义。来自遥感学院的张芊芊同学随之又与水利水电学院的汤新生同学关于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展开了激烈讨论,这场讨论是全场的高光时刻,他们敏锐的思路,清晰的论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mage

DAB5



即兴辩论促进了大家的深入交流,在观点独到、角度新颖的见解中,各位选手们博采众长,完美地升华了人工智能、科技对人体的影响等观点。其中不乏从意识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纵览式角度,展现了对伦理时代性、阶段性、可变性及社会结构的有序性的高质量思考。其中正如我们看到的,这不仅仅是有趣的论坛,也是无尽妙思齐飞,万千洞见合鸣的多学科,多方位的极致文化体验。

Image                


Image        
Image        

第三环节:教授点评

第二轮别开生面的思维碰撞,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武大学子广阔的知识维度与强烈的时代担当。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赵江南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全程参与了讨论,并与在场的同学们进行了愉快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在活动的最后,他对活动全程的策划与组织形式,主旨目的进行了肯定与鼓励,并提出了极具引导性的建议。


Image

C8B9



赵江南教授点评到:很高兴与这样一群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共度这一下午充实而美好的时光,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可以摆脱现实的拘束,大胆地,勇敢地尝试与设想,对未来的生活,对广袤的宇宙,对人类的走向,给出自己最好的答案。同时也希望武大学子可以在当今“内卷”的环境中不忘初心,保持对科幻,对前方独有的那一份珍贵的好奇与憧憬,与时代同频共振,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努力接近科学前沿,攻克高新技术盲区,同时也兼具人文思索,文理共进,不负韶华。

Image        


文字:何林

摄影: 王妍昕

责任编辑:李猛、卢汉彰

终审:李培蓓、尚晓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