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通识课程|持续改进,品质提升——人文导引集体备课纪实

发布时间 :2022/03/16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通识课程|持续改进,品质提升——人文导引集体备课纪实

2022年3月11日上午9时,人文导引第三轮集体备课的“示范教学”在教五401教室举行,这次活动是在前两次“五人核心组”集体备课基础上的50人集体备课(通识快讯 | 人文导引团队启动第三轮集体备课 )主要内容有三:一是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教授介绍“2022-2023学年人文导引课程改革方案”,二是文学院王怀义教授主讲人文导引课之导论“为什么要读经典”,三是团队与会老师为课程改革献计献策。



01 课程改革,破解难题

1C330

李建中老师指出此次课程改革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授课模式,二是课程内容。


关于授课模式,之前《人文社科经典导引》是8次大课讲授经典,而改革后则是“1+3+1+3”模式,依次为:第一次大课讲授导论“为什么要读经典”,然后讲授3部经典;第五次大课讲授“如何撰写结课论文”(同时公布结课论文题),然后再讲授3部经典。


关于授课内容,第一次导论课主要讲授“什么是经典”“经典如何形成”“经典的作用”“如何读经典”等问题。第五次的论文写作课主要讲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规则,诸如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应该做的,等等。


这两项内容的设计,是针对人文导引课程教学中所发现的两大难题或困境:一是同学们对跨专业经典导读类课程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有待提升,二是同学们关于论文写作规范和规则的相关知识严重匮乏,其写作水平亟待提升。

Image


Image
Image

02 双重提升,精益求精

Image

1FC98



李建中老师将这次改革的宗旨和意义概括为两个“提升”:


第一,系统阐释经典阅读的必要性,提升同学们对本课程的认同感;

第二,初步讲解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提升同学们论文写作的能力。


对于授课教师而言,“1+3+1+3”的课程模式有助于主讲教师选择授课内容,提高教学自信心,也有助于学生适应老师风格并进行评价,从而师生双方都拥有较高的系统性和整体感,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为了方便老师们备课,通识中心将向课程团队提供相关文献: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詹福瑞《论经典》、苏德超《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等。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03 献计献策,各抒己见

Image


16FA5

王怀义老师的示范教学“为什么读经典”,90分钟的导论课非常精彩,受到参加集体备课全体老师的好评和肯定。接下来,老师们围绕包括“导论课”在内的课程改革展开热烈讨论。


Image

FEBF


来自文学院的萧圣中老师首先发言,他提出作为导入课程,内容输出量要适度,要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度;课程内容应该进一步完善,详略得当;课程例子则可以更加贴近学生,帮助其理解经典。


Image

AA8E1


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历史学院潘迎春老师赞同萧老师的观点,认为多列举一些同学们在高中阶段接触过的例子,会使学生更有共鸣感。


Image

F61C


来自文学院的宋时磊老师表示,听了王怀义老师的示范教学后收获颇丰,并提出不同学生的阅读量具有较大差异,课程讲授难度应该与其具体实际背景相结合。


之后的自由讨论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对课程改革的观点,共同为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品质出谋划策。


Image

1B263



来自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包向飞老师建议团队建一个数据库,收集并保存老师们的授课资料,诸如:精彩的讲课片断,小视频,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与经典相关的文献、音像、图片等。


Image

13EEA


来自文学院的高文强老师认为修改后的课程模式更好,”1+3+1+3“会更加自由一些。他同时指出,讲授经典的材料可以与老师的感想相结合,通过不断展示与分享,可以为经典讲授积累更多的材料,有助于其他老师借鉴经验,并熟悉所讲经典。


Image

1129A


来自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张申威老师则分享自己在讲《审美教育书简》时借鉴了文学院陈溪老师的教学视频,效果良好。他认为课堂讲授和讨论要贴近学生,挖掘与学生联系紧密的事物展开讨论,结合热点吸引学生参与,从而共同建设”有血有肉“的课堂。


Image

12DFC


来自文学院的陈溪老师分享说,自己从王怀义老师的课堂中受到启发。其赞同保留对于每个专业学生都适用的授课资源,并认为老师授课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背景,给学生在上课时带来惊喜感。


Image

DB5A


来自艺术学院的易栋老师以”美美与共,风华日新“引入自己的经验体会,其提出老师们备课时都应追求创新,每个成员参与其中,齐心协力;提倡老师授课时应“生命在场”,经典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学生也期待着自身心灵的被碰撞,其对生活充满向往与期待,“在乎的不是老师讲什么,而是什么样的老师在讲”。


Image

854B


来自文学院的叶李老师建议通识课程应该首先帮助学生破除进入大学之前的存见和惯性思维,老师的目标不是说出标答,让其心中的水更清;而是给予更多的启发,把其内心的水搅浑,以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评性思维,不然就会丢失讲授经典的意义。此外,她认为授课重点应该在于如何阅读经典,老师们可以加入自身生命体验进行讲授,这有助于将思想转化为艺术品。


Image

1062D


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哲学学院苏德超老师则给予老师提示说,学生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时间和精力有限。通识课不是专业课,知识的灌输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怎么样把学生给留住,能够让其在生命中的某一时刻,想起自己曾经上过的通识课,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的效果。苏老师相信,人文导引团队是有持久力、有理想的团队,一定能够把通识课程做的越来越好。

Image



文字:尚晓

图片:徐睿智 黄秀慧

责任编辑:李猛、李珍贞

终审:李培蓓、尚晓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