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教师专访 | 苏德超:一次光荣的冒险

发布时间 :2018/12/11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前言

《哲学核心问题》(形而上学)开课9年了。


从全部评教结果来看,除了2014年春季的课程评分低于95,在其他年份中,苏德超老师的教学评分都在97分之上,一大半的年份高于99分,上个学期(2018春)的评教结果是,教师评价99.88;课程评价99.80。对于一门公选课来说,这是非常罕见的。


2018年9月6号,一个普通的周四,《哲学核心问题》的第一节课在教五开始,苏老师这样打趣道:“我也不知道14年的课出了什么问题,从统计学上来讲,这大概就是误差。”



第一次来上课同学们大多早已听说了苏老师的大名,一个个满怀期待的望着讲台。看到下面的同学拿着笔纸或者电脑准备做笔记,苏德超扭开水杯,对同学们说,“在我的课上不用做笔记,也不用拍PPT,我的语速比较快,你们需要做的就是跟上我,如果有问题也可以随时打断我。”


苏德超认为,形而上学课中,记住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锐化感觉、挑战智商、激发想象。这是一门不一样的通识课,这堂课上没有对哲学史的讲述,也没有关于哲学家的生平事迹之类的长篇大论,更多的是采用故事的形式,营造出不同的场景,创造出思想实验,引导同学们现场的讨论,帮助大家了解哲学概念的内在含义。


这种“场景”的营造,在苏德超的期末考试命题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最后一课

早在2011年,苏德超老师的期末考题就已经“火了一把”,虽然那并不是苏德超第一次采用这种“活题”入卷。考试结束后有同学把试卷内容发到了网上,这份试卷在当时被众多媒体报道。


本学期,苏老师的期末试卷再次受到了广泛关注,11月29号,苏德超将试卷发到了个人微博上,一天之内,阅读量就突破了十万,甚至随后著名的“知乎”网站都推出话题:“如何解答武汉大学2018秋季学期‘哲学核心问题(形而上学)’期末考试试卷?”该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在知乎网站浏览量已经超过17万。一些校外学生甚至通过微博把答卷发给苏德超,希望他能够给个评语。



这次考题中长长的材料就是苏德超为学生创建的情景,它非常形象地体现了他的理念:生活中确实有哲学,严格说来,哲学不是从书上来的、从经典中来的、从文字中来的、纸上得来的东西,也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而应该有一个场景,在任何一个想象的场景中,哲学都在起作用。


其实这张试卷还寄托了苏德超老师一些个人的看法——在人工智能时代,希望学生去思考和讨论不同生命形式下的哲学乃至人文艺术之间的差别。


“我们是人,我们是碳基生命,跟其他的生命形式不一样,或许不同生命形式最终发展出的数学、物理学等等可能是一样的,但是哲学应该不会一样,艺术、文学同样如此。”苏老师强调说。


除了这点“私货”之外,苏德超更希望的是能够让自己的通识课程形成一个整体,从第一天见面,到期末考试,都是教学的过程。“在答卷的时候,同学们会发现,哦,原来苏老师还有一些想法是在卷子里体现出来的。”


最后一课不是最后一次在课堂上讲课,而是当学生还在答卷、以及答完试卷之后,还在思考着某些问题,在苏德超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课。


我们是人

12月1号, 苏德超把张稆元的答卷发布在个人微博上,张稆元曾经上过苏德超的这门课,并且获得了满分,这是她在工作之余严格按照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限写下的答卷。



“张稆元最近答的这个问题比她之前选这门课时回答得更好,文字的驾驭、哲学的思考,都有进步。而且思辨与叙事之间的分寸感更强了。”提到这位曾经的“满分得主”,苏德超似乎很满意。


苏德超从不认为人文学科应该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一旦有了标准,那就不能算是人文了,“我们是人,唱歌有标准的唱法吗,写诗有标准的写法吗,没有,如果有,那它就一定不是人文。”


“我们是人”,这是苏德超决定用故事、场景来引导学生进入哲学话题的原因,上课的时候,他多次提醒学生,人是故事的动物,人是为故事而活的。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都在试图用他或他们的一生讲一个故事。故事让生命更值得去过。在《哲学核心问题》(形而上学)开课之初,他并不是这样想的。最初他也想着“要回归到伟大的作品”,但是同学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所以授课方式就是帮助学生把知识嚼烂,提取出知识点,让学生来背,“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想法,节省时间,就像今天的各种知识付费,几分钟讲完一本书”。


很快,苏德超就发现,这太糟糕了,这种快餐文化本身就不是人文学科应有的学习方法,他觉得,“人文与科学不同。人文阅读要求进入时间,科学阅读要求远离时间。人文作品,一秒就是一秒,可以延长,但是不能压缩,最美妙的体验,你恨不得把一秒钟拉长成你的一生。看一篇科学论文,大家都用一天,而你只用一分钟,我会说你是天才,但是看一本小说,比如金庸射雕三部曲,大家都用三天,而你只用了三分钟,毫无疑问,大家不会称赞你,只会觉得你在糟蹋东西。”


生命交流

苏德超开始了改变,他逐渐从“讲授”转换为了“引导”:通过故事或生活场景引入哲学问题,通过讨论推进授课,让学生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地接近经典。正是这种改变,让他的哲学课越来越受欢迎,听过他上课同学又会形成口碑效应,所以苏德超在学生中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来听课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哲学核心问题》从冷门变成了大热课程,苏德超曾经自嘲地说,“就我的外在特征,走在路上,我连路人都不是,顶多是路,是路的一部分。行人会自动忽略我。我吸引人的地方不是第一印象,而是第二、第三甚至第n印象,他们来听我的课正是因为这第n印象。”


哲学院18级研究生曾梓煜在本科时的“烛光导师”是苏德超,用她的话来讲“苏老师就是一面镜子,在镜子里你可以看到一个更真实的自己,他是一种引导,但是最终改变你的还是你自己。”



苏德超也曾试图拍摄网课,但令他纠结的是,他的授课形式完全不适合慕课视频学习,因为他的课堂差不多全是由讨论推进的,而慕课只有一两个机位,没办法呈现出课堂的场景,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在他看来,慕课不是传递人文的好方式。同学们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不光要有知识层面的交流,还要有生命层面的交流,这个才是重要的。同时,人文更注重个体的感受和个体间的交流。“上课的时候,我想的不是在给一个班上课,而是给在座的一百多位同学上课。”苏德超力求帮助每个同学处理自己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地方迷了路。


苏德超的形而上学课对于学生的逻辑锻炼非常重视。在课堂上,当发言的同学表述不清楚或者逻辑混乱的时候,他首先会说,“慢一点,慢一点,给出你的观点,然后提供你的论证。所谓的思考过程,无非是把你想说的东西变成结论的过程。”“思想是观点和观点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要能给出理由。大学并不培养意见领袖,大学培养思考者。”


通识之感

苏德超的“哲学核心问题”,是武大通识教育3.0方案中的首批核心通识课程中的一门。在武大通识教育3.0方案中,比核心通识课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两门基础通识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武大举全校之力,遴选出这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组建了两个团队,为了2018秋季给新生上课,集体备课半年以上。苏德超是2018级新生的《人文科学经典导引》主讲老师。他高度认同武大的通识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都意识到学科不断细分带来的弊端。因材施教确实是教育的重要方法,不过苏德超觉得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要分科培养人才,事实上,人类文明的任何问题,基本上都不是某一个学科的问题,也没有某个单一学科能够解决所有的难题,所以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就需要接受这种“打通型”的教育,他们对每一个学科都要知道一些。但是在学科细分的今天,有时间、有能力做通识博雅教育的师资严重不足,再者,短时间看,博雅教育下的学生在应试方面也不一定能赶得上分科学习的学生,就像不分文理科的高中,参加分文理科的高考,往往考不过文理分科的高中一样。因此,这种通识博雅的教育方式更像是一种实验,带有冒险性质的实验,“就像苏格拉底临死前说的,这是一个光荣的冒险。他不一定成功,但他是光荣的。”



苏德超发现,经过高中学习和高考选拔,同学们大多是解题的高手,但是往往并没有出题的能力,更缺乏思考的方法。在他看来,通识导引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了解到一些思考的底层框架,我们的思维框架不是我们天生的,而是那些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经典塑造的,在经典里面,我们更容易看到这些框架初具雏形的样子,从而更容易对其加以反思。


“从今天的角度看历史上的经典,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经典,可能像个筛子,到处是漏洞,但是框架还在。”通识教育要训练培养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能力,至少要让学生知道,在人类历史上有人这样思考过,这样的思考,一直潜伏在我们的思维深处。薛定谔发现,他从前以为是自然秉赋的东西,其实是古希腊经典的人为塑造。我们的通识教育,尤其是武大的经典导引教育,部分目的,就是要唤起学生的深层次反思,反思我们平时思考和做决策习以为常的东西。这就是通识教育区别于普通教学的地方。就像苏德超在课上常常引用维特根斯坦讲过的一句话,“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世界是这样的”,想要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就需要这种思考能力。他一直试图强调,通识课并不是简单的,而是困难的。




理性是大多数学生对苏德超课程的评价,而思考则是他对每个学生提出的期望。当然,这里的思考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人类的自身。


“就通识教育来说,自然科学面临的挑战比人文要大一点,因为这涉及到学科间的不同:他们面对的是自然,我们面对的是人性。”


“武大的同学对通识课程有很高的热情,学校也特别支持相关改革,我们没有失败的借口。身为通识团队的一员,惟有努力再努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曼为了上好加州理工的‘大学物理课’,每天备课长达16个小时以上,想想榜样,我们团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苏德超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