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走进东方电影的课堂

发布时间 :2018/10/27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正在播放《芙蓉镇》的东方电影课堂


“再来一碗米豆腐!”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一个名为芙蓉镇的小镇上,胡玉音和丈夫黎桂桂经营的小吃摊前熙熙攘攘,乡民们捧着碗大声交谈,一副淳朴祥和的景象,殊不知厄运正躲在墙角不怀好意窥探。


这里不是电影院,也不是剧院,只是一个普通的周一夜晚,教五一楼走廊尽头的111教室里,虽然灯熄灭了,但是借着微弱的光可以看到讲台上的黄献文老师打开了《芙蓉镇》这部电影,随后他挑选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这部影片。


这一天的课堂讲述的主要是新时期以来的第四代导演,他们姗姗来迟却又恰逢其时,和像地下岩浆突然迸发出来的第五代电影,前者以《城南旧事》、《我们的土地》为代表,后者以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高粱高高挂》、陈凯歌的《黄土地》和反思“文革”的《霸王别姬》等为代表。这些作品异军突起于历史的地平线上,带领中国电影从“文革”的荒芜中走出来,创造出新的美学形态,以对历史的反思、对中国命运的思索和深邃高远的视界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undefined  

黄献文教授正在致辞


很少有人知道站在讲台上、著有多部电影研究著作的黄献文老师本科和博士所修习的并不是电影专业,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但是,电影和文学之间的联系实际上非常紧密,“比如说电影中的空镜头,就非常像文学中的意境“。


黄献文老师走上电影研究的道路,多少带了些偶然的因素。“我当时武大文学院博士毕业以后被分到了艺术系,从而踏上了研究东方电影的道路”,黄献文如是说。“那时候专业上的转型还是很痛苦的。但是真正钻进去之后会发现电影其实还是很有趣的”。


虽然黄献文教授主要从事电影研究与教学,骨子里却极具诗人气质。剥离掉电影研究者这个学者身份,黄献文还是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诗人。他会不时地在个人公众号“东方镜像“上分享自己写的诗,将其诗歌板块命名为“诗与远方”,细读之下,很容易被其自然而又富有诗意的语言所打动,其中包含着他对生活细微深刻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


为了忘却  黄献文

 

          今天,不,此刻         从今往后我将撕毁

          我要向你告别            你没有签名的契约

          放下沉重的你            再砌一堵厚厚的防火墙

          只为了忘却                堵上那风洞般的岁月


          万千轮回一段缘         为了铭记,将你遗忘

          淡如水浓如血            为了积攒,保持沉默

          你拼装不全的面影      等到地老天荒时

          是梦里的过客            再向你,从头说


          我活着,你才活着

          共守那真实的虚无

          本想背你走过今生  

           怕思到深处情转薄

摘自东方镜像公众号


用火爆来形容来形容开学初这门课的选课情况一点也不夸张,限定150个的选课名额在选课初期就已经被选完。虽然黄献文老师并不实行点名政策,偌大的教室里也仍然坐的满满当当。


这门课的受欢迎程度也是非常好理解的。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门唯一一门系统讲述亚洲电影的课程,无论对于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录制的网课视频从珞珈在线上线到代表武汉大学被推荐至“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只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一般情况是要先在“珞珈在线”播放一轮,经过评选优秀的慕课才能被推荐。课程视频中不仅仅是讲授知识,更选取了精彩的电影片段和图片,以便学生形成感性的认识。《东方电影》慕课课程一经上线,就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为了给学校争得声誉,将《东方电影》建成中国大学MOOC的样板课程,今年10月学校又追加资助2万元继续完善“东方电影”慕课,使其精益求精,让更多的非电影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来了解东方电影。


undefined  

慕课截图


除了拍摄慕课视频,黄献文老师还注册了一个名为“东方镜像”的公众号来发表课程相关内容和以及登载学生的优秀文章。让学生既可以提前预习,又可以随时随地复习,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思考和才情的平台,增强与学生的课下互动。


不知什么时候,教室的灯又重新亮了,黄献文教授重又站到了讲台前。台下的同学却恍然从梦中惊醒久久没有动作,芙蓉镇上的风云变换、政治运动的诡谲、世事人心的叵测似乎还在眼前流转。他们已深深跟随电影进入了那个小镇,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