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通识文化 | 刺猬、狐狸和鲲鹏——李建中教授在文学院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 :2018/09/10  编辑:李建中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undefined



undefined      


刺猬、狐狸和鲲鹏


期盼各位在未来的日子里,

养成刺猬的专精,

狐狸的博通,

鲲鹏的水击三千、云抟九万,

在这个叫“振华楼”的地方,

放飞自己的“振华”理想。


undefined


各位新同学,大家早上好!


今年开学开得早,这就使得在座的各位同学,从较低一级的学阶上升到较高一级的学阶,中间的间隔大大地缩短了。在座的本科生同学6月8号结束高考并永别中学教室,9月10号也就是明天将走进大学教室,这中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在你们之前,常常需要四个月。在这之前的之前的之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比如我,1978级的大学生,从中学毕业到大学入学,中间的间隔是整整八年!在座的萧国政教授和於可训教授,他们是老三届的,间隔可能比我更长,应该是十年左右。


今天坐在第一排的教授中有很多50后,而坐在会场左边的本科生同学都是00后。50后到00后,这是半个世纪。大家知道,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座的各位新同学,你们如果读懂了这个变化,读懂了这段历史,一种使命感、责任心和内在的驱动力便会油然而生。

刚才涂院长讲,我们武大是全中国最美的大学(没有之一),所以大家来武大读书是非常幸运的。我们的学校太美了!珞珈山不仅有樱花,珞珈山还有狐狸。珞珈山上有两只漂亮的狐狸,一只小青狐叫做珞珞,一只小白狐叫珈珈,珞珞珈珈激起了珞珈山人丰富的想象。我自己呢,由狐狸想到了刺猬。


公元前7世纪,一位古希腊的抒情诗人叫阿尔奇洛克斯,写了一首诗,有两句是这么说的,“狐狸知晓许许多多的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最重要的大事。”19世纪俄罗斯思想家以赛亚·伯林,写过一本《俄国思想家》,里面有一章叫“狐狸与刺猬”,将俄国的思想家分为两大类型:狐狸型与刺猬型。美国有一位教育学家,他用狐狸和刺猬来比喻大学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

undefined        

狐狸知晓许许多多事情


undefined        

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


我们在座的各位学的是中文专业,所以你们首先要把自己练成一只中文的刺猬,要有刺猬的专注、沉稳、执着和坚韧。刺猬看上去很笨,我的老师对我说,做学问要下笨功夫,“笨”这个字好啊,里面包含着根本的本。你看那个小刺猬,笨笨的坐在那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它在干啥?它在背诵《文心雕龙》,它在思考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大家在珞珈山的三年或者四年,经过专业的学术训练,慢慢地会养成刺猬的专精,形成思想的深刻和尖锐,形成学术的厚重与锋芒。我的工作室在三楼,每次下班都要先经过程芸教授的工作室,他既要精心地研究海外汉学,又要细心地照看他的双胞胎女儿;然后经过吴光正教授的工作室,他研究宗教文学史,四周全是书,完全是把自己埋在书海里面。做学问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你不下刺猬那样的功夫,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但是,在座的各位同学尤其是本科生同学,你们仅仅做一只“刺猬”是不够的,还要做一只“狐狸”:要有狐狸那样的的多种才能,多元视野,以及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多样途径和方法。今年武汉大学为我们大一的本科生专门开设了两门通识教育必修课,就是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博雅人才。我们文学院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融合这一点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些已经毕业了的中文小刺猬们,他们实际上具有多方面的狐狸的才能,他们用甲骨文做贺卡,用金文写家书,用大篆写情书,用骈文阐释中国文化的关键词,他们还自己制作线装书:厚重典雅,古色生香。我们文学院培养出的既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有博雅的人文情怀的人才,如珞珈山的樱花一样灿烂,如珞珈山的枫叶一样爽朗。

undefined

好了,现在我们将目光从珞珈山的绿荫,转向珞珈山的蓝天:在樱顶老图与宋卿体育馆之间,有一只凌空翱翔的鲲鹏。这只鲲鹏来历非凡:近一点说,它是来自上个世纪77级78级校友对母校的馈赠;远一点说,它是来自公元前三世纪庄子的《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请注意庄子的这句话里面有个关键词:徙,迁徙的徙。大学教育,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我以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要培养迁徙的能力。就个体生命而言,是时间的迁徙、空间的迁徙和职业的迁徙。就精神层面而言,是心灵的提升,是灵魂的升华,是庄子说的“无待”。《庄子》三十三篇,第一篇《逍遥游》讲“无待”,最后一篇《天下》讲“内圣外王”。“无待”,在孔子那里是“为仁由己”,在庄子那里是“自适其性”:其共通之处,是要超脱各种各样的焦虑和偏执,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实现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


undefined


亲爱的2018级新同学,四十年前,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怀揣着“振兴中华”的理想进入大学的;四十年后,在座的各位来到这栋名叫“振华”的大楼开启自己的珞珈岁月。期盼各位在未来的日子里,养成刺猬的专精,狐狸的博通,鲲鹏的水击三千、云抟九万,在这个叫“振华楼”的地方,放飞自己的“振华”理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