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通识专访 | 破“成见”即为通识之道

发布时间 :2018/01/06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2017年武汉大学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得主专访

83CB

高文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兼任湖北省文艺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理事。曾于2009年至2010年间受聘于韩国岭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部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佛教文化等方向的研究。代表作:《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获武汉大学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东晋南朝文人接受佛教研究》(获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出版文化关键词相关著作《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老子>卷:道法自然》。




一、通识理念


Q:高老师您好,祝贺您获得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想请您谈谈如何在通识教育中贯彻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

A:“成人成才”其实不能看作是两个步骤,这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可以说一个人成人的过程就是在成才。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境界、修养与眼光逐渐在提升,其在看事情、做事情、想事情的时候必日益符合事物本然的规律;看问题的时候能很快能抓住根本问题,而不会被纷纭复杂的现象所迷惑。


Q:请问您如何看待“分科治学”和通识教育之间的矛盾?

A:这其实仍是“认识”上的问题。首先,学科分类本身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被分类所左右,分类只是一种探究世界的工具与方法。事实上世界倒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可以分类的。很多人认为理工科就应是理工科思维,文科就应是文科思维,然而我们面对着的世界上的现象是没有类别之分的,是整个世界整体中的部分。分类有其有利之处,但若分而不能合,则思维会越来越狭隘,如老子所说,事物背后的“道”是一样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背后的“道”是一样的。这个“道”指的不是道理,而是事物背后的本质、本然的状态。所以我们一方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这个世界,但千万不能认为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是泾渭分明的。


Q:那么如何让学生树立通识意识呢?

A:因为这里有个普遍现象:我们从小学开始受教育,就有了语文、数学等学科分类。对于这些分类,学生只能接受,不能质疑,学生就变成了机器人思维,这样是有问题的。其实通识教育应该做到的是,一方面告诉学生学科教育有利的一面,同时告诉他们所有的学科背后的东西是一致的,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一定要培养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境界以及眼光……虽然不一定能很快做到,但大学教育就应该要做到这些。我认为“通识”的“通”就是这个意思,即抓住根本的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道”,或者像佛教里说的“实相”。


Q:很多人认为从高中到大学是一种质变,您认为呢?

A:这相当于从windows8升级到windows10了(笑),有这样的现象那就说明该学生还没有看透问题的本质,以为在大学里接受了大学的程序就升级了,但接受的东西其实仍是程序,是“成见”。通识教育就是要让人清醒,突破了成见,未来的成就一定会是越来越大的,那时就可以说是“人才”了,这样的人学任何知识都能学好,而且一定能做好。


Q:通识教育是怎样破除“分科治学”造成的“成见”的呢?

A:我们很多人生观念都建立在成见之上,现在通识教育把成见破掉,目的不是说要摧毁你的价值观,而是让你看到世界的本然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你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这里说“成见”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贬义词,而是指“固有的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我们不能把认识过程中的这一块砖当作整个世界。比如我们经常说某个东西不好,不好就不要了,然而它在一定语境下的意义是有的,自圆其说是可以的,但不能当做真理,我们学的所有知识都是有用的,但它仅仅是探索过程中的台阶。




47EC

二、通识课堂


Q:您的佛教文化通识课主要想启发学生什么呢?

A:我希望启发他们去除分别心。学科分类就是分别,我们不要固化其中。佛教讲的“诸法相”背后的“第一义”就是讲这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不会为现象所迷惑的,因此才会有伟大的科学发现。我们要引导学生透过诸法相,见到本质,见到他们所寻求的真理本身。我在给学生讲佛教文化的时候,有的学生还有“顿悟”的体验,即明白了不能被诸法相迷惑,要去超越执着,不被偏见左右。佛教文化更多的不是在慰藉人——这也是对宗教文化固化的一种“成见”——而在于启发人们的智慧,消解不必要的烦恼。


Q:您如何看待“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中可能出现的“一言堂”现象?

A:这是关乎实际操作的问题,这个设计本就是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你提到的这种现象根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有的时候硬要去追求平等恰恰会不平等。通识教育的理念就是让每个人发挥个性,而不是把所有人拉平,小班讨论有的人善于发言,不可打压;不善于发言,也不必强求。重要在于你们有学到什么,理解到什么,和从前比又成长了些什么。至于迷信老师权威这一点,则是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通识理念提醒自己,提醒学生。多年的应试教育惯性是不容易打破,只能在课堂上尽量去传达这种理念给学生,至少要让他们明白“树立权威”是有问题的,让他们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里。


Q:可以请您分享您的治学经验吗?

A:我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也教治学方法,我也就和你们一样,脑海中有固化的东西,认为有最合适的做学术的方法,后面才逐渐意识到佛教里讲的“法无定法”。学习各种各样的方法、文化,比如儒家、道家、佛家、西方文化等经典都是有意义的,经典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在方法上有大智慧,它们同是认识世界的一种视角,但不能将之当成唯一的、固化的教条。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学方法,一方面又要法无定法。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方法是阻碍创新的。因而大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非是慧根有区别,而是成见有区别。

慧根本清净,只是被各种成见遮蔽了,区别就在于看谁会去弊,去掉的越多,本性或者说慧根就呈现得越多。要知道这应是超越而非否定成见。举例来说,慧能是大师,却大字不识,他没有读过《法华经》——相当于研究生没读过《老子》——于是他让一个僧人当场读给他听,听完立即就讲解出来了。可见问题不在于读书多少,有的人越读脑袋越木,有的人越读越聪明,有的人读一本通了,有的人读一百本能通,都是一样的。而“成见”就是认为读了一千本书就是大学问家,那也许是个大木头疙瘩呢?我们经常把浮于表面的东西作为评价的标准,因为这样而犯的错误还少吗?当然,(笑)这也不能成为你少读书的理由!


14F4D

三、趣话通识


Q:如果请您只给学生推荐一本书,您会推荐哪一本?

A:《坛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它非常契合通识教育现在要做的事情:破成见。应试教育、学科教育带给学生的成见太多了,这是通识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坛经》就一万多字,读的时候要体会里面的一些方法,可绝不仅仅是讲佛法。


    Q:您一直在谈“破成见”和“法无定法”,那么您如何看待类似“吃素”这样的清规戒律?

A:所有的规则都是服务于修行的,当这个规则阻碍了修行的时候就不是好规则,食荤有时候是一种帮助,有时候则是伤害,比如在高原上生活的人吃肉可以活命,非要他们吃素就会饿死,食荤对他们的修行是有帮助的;而中原地区物产丰富,吃素就很适合。这是从习惯方面来说的。所以教义也不是绝对固化的,不然就是成见。一个僧人都饿死了,还有肉不吃,就是固守,所以“酒肉穿肠过”有道理。戒荤是有力的修行方式,因为人吃肉的多数时候不会有愧疚感。

那天我在微信群看到一个图,给我震动很大,内容是“假如动物统治了世界”:小熊在超市里说想吃人掌,猴子想吃人脑,人的脚作为装饰……人和动物颠倒过来会体会到强烈的冲击感,但你想人对动物就是这么做的啊,人吃螃蟹和虾都是活着煮的,一点也不觉得残忍,只是觉得好吃,人类很少会对动物的屠杀有过感伤。

人类讲人权、平等、慈悲、善良,对动物却没有,这就是成见,这种成见十分可怕,我们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司空见惯,所以修行人戒荤恰恰是突破这种成见,告诉我们生命都值得尊重,这就有它的道理。吃荤和吃素都是方法上的选择,有利的方法都是好的,如果固化了它就适得其反。还有佛教传统文化中的轮回观用现在的科学可以解释,若干年以后我们变成原子、细胞,漂浮在宇宙之中,整个宇宙就是轮回,印度文化只是把本然的规律具象化了,由此又慢慢的固化了,反使“轮回”成了人们对宗教术语的成见之一。轮回本身是有道理的,宇宙万物皆在轮回之中。


    Q:感觉您内心世界非常丰富,那您在工作和学术之余还有哪些爱好呢?

A:(笑)看电影。我给博士上课的时候就常常问,你们看没看过某个电影,答:没有,因为要学习。这样一个“成见”就出来了,好像学习是不能包含看电影的。读书、写文章是学习,看电影、看手机、看世界就不是了吗?这个成见是从小养成的,类似于这样的成见太多了,其实生活处处都有智慧,而每个人学习各有不同的方式。

不是特地要求每个人都要去看电影,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各种类型的电影都会看一些,最近看了《寻梦环游记》。这个片子理念上跟美国传统的几大电影主题是相关的:开始是追求梦想,不想被人束缚,最后理解到追求梦想和家人间的爱是不冲突的……在主题表达上有些新意,通过构建一个温馨的冥界去表达。

我常常会从影视作品里悟到一些东西,比如在给硕士生讲课的时候常常给学生们提到的《西部世界》。后来在知乎上看到过一篇相关的评论写道:“你以为你不是机器人”。我一下子感到毛骨悚然,当即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为我们是在用自己的知识在认识并判断这个世界,以为我们进行的是独立思考,其实我们早也被头脑中固化的知识控制了,我们机器的思维相当于受软件的控制,我们的思维则受到了成见的控制。通识教育就是让我们突破成见,让我们知道这是有问题的,知道自己是机器人。进一步突破、超越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