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访

教师专访 | 赵小琪:体味文学之美的过程也正是提升通识素养的过程

发布时间 :2020/12/02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从金庸的新武侠小说、三毛的撒哈拉题材的散文、到龙应台的政论性散文、严歌苓的历史题材小说……世界华文文学可谓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深厚博大的民族性和宏阔开放的世界性在华人文化圈及世界文学圈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赵小琪老师负责的《世界华文文学经典欣赏》便是如此一门发掘华文文学价值,丰富学生审美体验的课程。


01

奇异独特的文学瑰宝

2016年11月7日,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开幕。在文学的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华文文学以其混杂性、多元性、开放性、民族性的文化品性一方面促进了全球人类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不同区域华人的团结,强化了中华文化的国际性影响。然而,迄今为止,海内外尚无人专门开设对世界华文文学经典进行系统、整体赏析的课程。


“有鉴于此,作为当时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的我决定开设这一课程,以促进人们对这一奇异的文学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回想起开课契机,赵小琪老师的回答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光在文学教育理念上敢为人先,赵小琪老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十分注重文本、时代、实践等的多元统一。或许同学们对课程简介中“以跨文化的比较视野,以贯通中西的纵深掘进”的教学方法有些陌生,但是经赵小琪老师介绍,关键在以下两点:


首先,注重“专业”与“通识”的辩证关系。该课程意在使学生既“专”又“博”, 既“博”又“专”,掌握专业知识而又能融会贯通。


文学作品被称为人生的百科全书,内含着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医学、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我们在讲述金庸、三毛、严歌苓等世界华文文学作家的经典作品的时候,既注意用文学学科最为前沿的理论和方法为切入点,也注意这种理论和方法对其他学科学生的适用性。”

undefined

严歌苓


赵小琪老师分享了一个例子,在运用最新的不可靠叙事理论和方法去分析世界华文文学作家严歌苓的经典作品《芳华》的时候,有同学依据地理学科的知识,指出中刘峰负伤以后被红蚁包围的叙事是不可靠的,因为红蚁一般活动在北方地区;有同学则依据医学知识,指出严歌苓《芳华》中刘峰动脉破裂几个小时没有得到有效救治却活下来不合乎医学常识,属于知识叙述的不可靠。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造性被发挥出来,逐渐培养起以综合性意识去审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赏析文学作品。


其次,注重理论、文本与时代的辩证关系。


该课程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探析文学作品中人物、情节和事件,注重将理论与现实中的热点问题的结合。例如,赵小琪老师在课程中就将郭靖和杨康不同时期的师傅比喻为当今本科、研究生期间的指导老师。郭靖本科期间的老师不如杨康的老师,但读研期间的老师却是钱学森级别的,不是被985大学开除的院士梅超风可以相比的。这样讲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02

观点交锋呈现思想火花

谈到对于学生的期望,赵小琪老师分享了如下三点:


首先,带着问题对原著进行精读。“我们在小班讨论课和期末论文写作中,设置的题目都是开放式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原著,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发现意识。”赵小琪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认真阅读,发现乐趣,渐渐能够享受阅读。


其次,注重对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重视对某一国家的华文作家作品的介绍与分析,却忽视了对不同作家、不同国家的华文作家作品的联系的分析。而赵小琪老师团队则非常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既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的互渗,也注重不同作家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比较分析。

undefined

白先勇


再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要求学生利用知识的实践性功能,借助于现代技术工具来加强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赵小琪老师希望通过课程上的一些问题设置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也常常展现出独辟蹊径的赏析思路,赵小琪回忆起不少让他印象深刻的学生发言。


有一次,在研讨课中,有学生提出金庸的女性意识存在着局限,他笔下所描写的女子的价值大多是建立在自我牺牲、成全男主的前提下的观点。另一同学不赞同这一观点,认为金庸所描写的女性绝不是一味成全男性、自我牺牲的类型。《倚天屠龙记》里的周芷若就绝不是自我牺牲的女子。还有一个同学站在较为辩证的观点上,提出应该将金庸小说中人物的女性意识与金庸的女性观区别开来,认为金庸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受到女性读者的欢迎,从另一方面说明金庸的女性人物并不是缺乏女性主体意识的。


三位同学,三个观点,三个立场,正是辩证思维的体现。


03

文学之美与通识素养

学习三毛的作品,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了解、认识中西流浪文学的异同,也可以促使学生对“爱”、“自由”、本真的自我进行执著的追问和找寻;

undefined

金庸


学习金庸小说,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中国儒道佛思想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说,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丰富、相互激发、相互交融的关系。”赵小琪老师总结道。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既可以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成为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欣赏主体;也可以从整体格局上把握不同区域华文文学经典对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异中有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认识到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因素在内的不同区域的华文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无穷创造力和凝聚力。


体味文学之美的过程也正是提升通识素养的过程。


undefined

余光中


而对于未来的通识教育发展方向,赵小琪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是教学理念的跨越性:“我们应该以“跨越国家壁垒、跨越学科壁垒、跨越文化壁垒、跨越知识壁垒”四个跨越的理念与视角去整体性地理解通识教育。”赵小琪老师总结道,国内大学讲授专业课时通常聚焦点在于知识的研究功能,对于知识的实践功能、传播功能重视不够,而借助跨越学科壁垒、跨越知识壁垒的观念去处理,就可以突破传统专业课的局限,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其次是教学内容上的整合性:教学团队应该根据学科的特征和社会的需要拓宽知识面,将知识结构拓展至相关的学科,从而能够让知识跨度比较大的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机地在互动的教学结构模式中集成,形成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最后是教学方法上的交互性:知识性、指导性、趣味性三者应该被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坚持“老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重点与全局”的三个不隔绝的原则,将通识课的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互为主体的交往活动,使师生之间在平等与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自由的交往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