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和
视觉文化》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张园
作为一门新开设的通识课,《中国现代文学与视觉文化》从当前学生对视觉文化各类媒介方式的极大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参与视觉时代文化建设的热情,回应文学审美与视觉革命时代的新精神课题。
《中国现代文学与视觉文化》这门课程试图回答悠久的文学历史和传统,在遭遇今天的视觉时代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这门课程以中国现代文学与视觉文化相关联的经典作品导读为线索,将文学与图画、照片、视频、影视、戏剧与虚拟视像等结合起来,分析图文转向的时代中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对今天的视觉文化问题提出批判性反思。”张园老师这样介绍道。
当传统文学与当代视觉文化擦出火花,张老师将如何带领我们探究其中的内涵?
笔者认为这门通识课程“亮点”在于它的人文通识性思维的尝试。
张老师说到“在课程中将运用当前前沿和新生的视觉语言对象,与同类或相关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进行比照观看,探索文学与视觉作为不同表达媒介和意义的对抗和交融。视觉观看涉及的问题既包括视觉技术的科学技术问题,也包括视觉意识的人文学、社会学等问题。”
张园老师开设这门课程的起点是自己之前对的中国现代的话剧研究——文学与视觉艺术的共生具有悠久历史。
但是今天传媒时代的图像生产改变了原有语境,当下的视觉文化对传统的视觉艺术也构成了强烈冲击。
在通识教育课堂,如何把新的时代焦点问题和传统的经典文学阅读联系起来,理解当代文化热点和重新发现经典文学的价值,是本课程的尝试方向。
“如果有同学问,‘今天为什么还需要读经典文学’,‘读图时代和听书时代,纸质书何去何从’,希望他会在这门课上获得一些启发。”
本课程将通过精选中国现代文学与相关联的影视、摄影、动漫、绘画、雕塑、建筑、图像等视觉艺术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同时,本课程选择的教学素材,会根据文化动态不断做出调整和更新。
文学作品方面将根据通识课程的特点,选择鲁迅、老舍、徐志摩、张爱玲、穆旦等作家的文学代表作品,视觉文化素材包括与上述作家作品相关的文学版本内容、视觉文本内容、影视改编内容等等。
谈及“文学与艺术对于提升学生的通识素养有什么帮助”这个问题时?
张老师认为本课程不完全是关于文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更多是关于视觉文化替代语言阅读时,对图与文的价值表达的辨异问题。
视觉时代作为我们今天每个人都必须进入的时代,理解它的生成和结果,它对语言文学等传统人文艺术的影响,应当是值得关注的通识领域问题。
张老师的课堂气氛是轻松而活泼的,同时张老师也希望同学们热爱文学,喜欢视觉产品创作和分析,有多学科认知和学习的兴趣。
在课前投入一定时间提前阅读文学作品和观看视觉素材来对课程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张爱玲《金锁记》话剧
当采访同学上完课之后的感受时,经管院18级的王琪林同学回答说:“这门课程给我的感受不同于我对文学类课程的刻板印象,这个课堂是与我们现代生活紧紧联系起来的,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也很有趣,这让我感觉到很亲切。同时知识也是新颖但不失深刻的,让我受益良多。”
张老师发现,现在文学艺术类通识课程比较受不同学科的本科同学欢迎,很多来自理科或社会科学学科的同学,会从他们的兴趣爱好角度去捕捉新兴视觉素材,从专业知识角度去分析视觉对象,而且热衷讨论。“这给我对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带来很大的启发和挑战,也是我开设这门课程最大的动力和收获。”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张老师认为,“通识”是知识开始的地方,也是开启人才培养的起点。
如果说学科化、专业化的“分科之学”是一张精密、深入的网络,那么,素养化、广博性的通识教育就是一幅不设边际的蓝图。
通识课堂给课程老师带来更大的挑战,不仅仅是如何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如何应对广泛、变化的教育对象,还有如何为课堂设置一种通识思维的体系,如何检验自己的教育实践的结果。
通识教育,需要老师和同学之间更开放、更积极的互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