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访

教师专访 | 温庆武:握住那支有温度的画笔

发布时间 :2020/04/04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在那间窗明几净的工作室里,整齐地码放着各式各样的书册。温庆武老师坐在桌前,亲切地向我们探出诚挚的的目光。他小心地摩挲着手边一摞摞课堂上收集的画稿,像触摸着一件件珍奇的礼物。“艺术是需要情感的”,温老师说。画稿上的每一根线条,都仿佛在闪动着,与他的话音相应和。


       

       

       

       


以视觉体验作为教学窗口

提及《视觉艺术体验》这门课程,温老师开门见山地表示,它不是传统形式上的“鉴赏课”。在那些鉴赏课程中,授课教师常常会不自觉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审美观念,告诉学生这一幅作品表达了什么,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欣赏它。然而,国外一些关于中国美术的说法,是不认同这种灌输式教学的,而是强调对一定文化状态下的艺术的观察与思考——这也是温老师希望透过《视觉艺术体验》这门课程向更广大的人群传达的理念。他认为我们应当改变曾经略微刻板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不能向学生强加审美要求,而应当还原他们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不论他们作出什么审美判断,都可以被视为是合理的、可接受的。


26DAC


同时,温老师提到,《视觉艺术体验》与“鉴赏”有很强的联系但是远不止于此,它的范畴更为广阔。从学术基础上看,这门课最初是和“设计”相关的。这就不得不提到美术与设计的关系了。从当下中国美术的发展状况看,大家的美术基础水平很高,但设计水平却并不高,缺乏实质的、生动的创造力。由此,他发问,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社会大众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体验?我们当前究竟需要什么基础之上的东西?


从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出发,温老师将教学尝试的突破口对准了“视觉体验上的训练”。整体人群在视觉经验与审美感受上都有所缺失。他希望藉此机会,将从建筑学发展而来的视觉触感的训练运用在通识教学中,帮助弥补这种艺术意识的缺口。



在教学形式的创新中深化艺术素养

以学生的课堂作品为实例,温老师向我们详细展示了自己在课程中的探索及其成果。他讲解了课程安排中的四项实践活动,它们都要求学生拿起画具积极尝试,捕捉并顺应自己艺术直觉,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


undefined


首先是“盲画”,即让一位同学在讲台上充当模特,其余人不看笔尖轨迹而将全部目光都投掷在模特身上,由此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勾画出人的动作及轮廓。温老师解释说,每个人都具有视觉直觉的天赋,这种天赋也许有一定的分异,但它确切地存在着。这项活动主要就是为了激发出学生们潜在的艺术触感,为他们卸下由陌生感而生成的对美术的抗拒。


第二是“线条的表情”,也即要求学生们仅仅通过“线条”这一形式,在画纸上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氛围等。温老师谈到,线条不仅可以状物,实际上也是蕴含着情感表达的,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论平直或曲折,密集或稀疏,线条实际上是作为一种元素和要件而辅助创作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表达——类似于此的重要细节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第三是给自己的亲友画像。“艺术是需要情感的”,温老师一遍遍地强调,否则它就失去了艺术的人文关怀的终极内核。而这一“给亲友画像”的任务,实际上就是希望学生们在创作的尝试中投入真实的情感。起初学生们都非常不知所措,于是温老师亲自示范,为每一位学生画像,在传授人物画法和技巧的同时,也创造了与每一位学生近距离恳切交流的机会。而学生们的“答卷”也一次次地惊艳了温老师自己——“没想到他们能画得这么好”。他感慨道,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这一尝试中,对艺术与人的个体精神的交会有所把握了。


undefined


最后则是十分有趣的“名画改画”环节。温老师提出,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在飞速前进,但是其中存在着人的现代化的明显迟滞,也即人的思想精神的迟滞。以自己的课程为例,在课堂提问中他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名艺术家了解甚少,对艺术史的认知也几乎是空白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审美意义上的缺憾”。而“名画改画”的环节首先能让学生对艺术史上的名家及其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与剖析。同时,这个过程里还需要突出的理念是,“一定要适度地反叛”,要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原画作的局限,依托原作的基础而呈现新的、有艺术反叛精神的、现实的表达。


这些形形色色的课堂内容及新颖形式,都是温老师精心的创造。他意在通过更有趣、更有涵义的课堂,让学生全面更新个人视觉的积累,自觉地形成并深化自身的艺术修养。


紧密化的人际交流也是艺术体验的一部分

温老师极其注重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他谈到,早先观摩国外类似的课程,发现它们都具有更轻松的氛围、更强调互动。曾经在米兰工业大学访问时,一个建筑学教授告诉他,自己会额外花大量时间与每一位学生单独地面对面交流,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个性化的想法。温老师坦言,这些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积极的影响,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也作了很多类似的尝试。


在《视觉艺术体验》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将课程本身构筑得丰满而完整。温老师会提前布置课堂问题,让学生们做足思考准备后当堂开展讨论,尤其是让不同观点的人彼此辩论,从而提供宽容、多维度的判断与反思。同时,在课程评分中他适当加入了“学生互评与自评”环节,一方面鼓励学生们合作完成创作,广泛地交流观念,另一方面通过自我评价,引发自觉性的反思和体会。


undefined


审美的自觉性的召唤

“这门课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温老师说到,“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的成长样貌......”这种“人的样貌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审美感应上——通过合理的教育焕发人的审美感应,挖掘他们潜在的艺术触感,从而改变自身修养的高度。


人是综合的,不是单维度的,所以常常需要作一些多元化的发散。“这门课让我重拾了幼儿时期对美术的执念”,“没想到我也能画画了”,“以前对抽象派艺术特别排斥,现在有点看明白了”,“杜尚的作品我不是很喜欢,但他的思想我觉得很有启发”......学生们在课堂上如是说。温老师认为这正体现了这门课的意义之一,就是多元发散,让大家突破原本生活的限定而触摸到更多色彩、更多的可能性——这就是创造和想象本身。


而更重要的在于,唤醒沉睡在学生心中的审美的自觉性。



温老师回忆,一个学生在给自己的父亲画像时,觉得把眼睛画小了,于是纠结的不知所措。他当时建议这位学生不要改,因为在画像时不是凭着照片,而是凭着自己对客体的视觉印象,甚至是基于某一片刻记忆中的情感渲染。比如父亲也许不常笑,但是那一次笑起来的确是眼睛小小的,充满慈爱的感染力。而由这种自觉的审美印象而自然呈现的作品,才是最真挚而珍贵的。


画画不是技巧性的训练,不以手法为核心。温老师补充道,“大家画的苹果都是一样的,这实际上体现出教育模式下固化的思维。”审美意识不能强加,它应当是自觉的、个性的、有温度和有生命力的。艺术也尤其强调对个性的尊重,因为只有尊重个性才能有所创造,才能创新并无限发散,进而在审美的层面达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