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访

教师专访 | 陈文新、鲁小俊:寻找兴趣的会合与灵魂的共振

发布时间 :2019/12/16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西游记》中的各路神仙妖怪,由你任选一个做,你选哪个?


如果你想去“神仙打架”的现场与诸位神怪一起“群魔乱舞”,那么,就请走进《中国小说与社会》的课堂吧。



01

小说是理解中国社会的样本


由陈文新老师领衔,鲁小俊老师主讲的核心通识课《中国小说与社会》,以小说为观察中国社会的钥匙,引导同学们通过阅读小说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课程选取的六部经典白话小说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和《红楼梦》。鲁小俊老师这样阐释这六部小说与中国古代社会的联系:“《三国演义》讲政治与道德,《水浒传》是体制内外与江湖世界,《西游记》里有从天上到地下、从人间到阴间的秩序与规则,《金瓶梅》里看到的是市井与风情,《儒林外史》关于士林与功名,《红楼梦》择其一面,从中观察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宗法。”这六部小说从不同的层面折射着中国古代社会,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通过阅读这六部小说,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中国社会的样貌与状态。如同鲁小俊老师所说:小说是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样本。


在两位老师看来,这六部小说对于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折射只是小说与社会关联的一个具体表现。小说与社会、文学与社会学本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陈文新老师认为,小说与社会的关系有两层,一是“小说的生长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土壤的关系”,二是“小说文本所表现的社会的样态”,即“小说是如何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又是如何表现、影响社会生活的”。鲁小俊老师则以法制在社会中的实际运用与变形为例,认为小说能够“提供更为直接和具体的史料”,让我们观察到一个社会更为真实的侧面,而这恰恰是法律条文和文献无法完全揭示的。同时,小说对于社会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很多影响从古代社会延续到当代。华人世界普遍的“关公崇拜”现象即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三国演义》剧照



02

生命体验与内心世界的完整表达


鲁小俊老师认为这门通识课尝试着在小说与社会、文学与社会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事实上,明清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处的位置亦类似于一座“桥梁”。从古代文学的诗文为正宗,到近代以来的小说为主流,明清小说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与作用。鲁老师认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地位是被后来的历史不断提高的。从清末梁启超对于小说的重视,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鲁迅对白话小说的大力提倡,明清小说的地位不断被抬高和塑造。我们塑造了文学史,文学史也塑造了我们。


陈文新老师进一步认为,新文化运动中明清小说之所以被大力提升与宣传,正是因为在明清时期长篇白话小说能够“完整地表达作者的生命体验和内心世界”成为“最有表现力的一种文体”。曹雪芹、吴敬梓皆以最好的精力来写作他们的作品,并非为了经济利益或社会地位,而是因为在他们看来, 是小说而非其它文体,能够“表达他们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东西”。因此,“小说实际上在当时一部分文化人的心中已经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不是体制之内依据社会地位在进行评价,而是体制之外根据真实的表达功能与价值做出的评价。


《水浒传》剧照



03

从多样解读中找到灵魂共振


作者将他完整而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内心世界表达于小说,读者亦以自己的阅历、体验与气质与之对话正因如此,每个人对于同一本小说的解读方式和阅读体验都各有不同。在鲁老师看来,每一种解读都无分高下,只是角度不同的多种方式。在专业课上鲁老师倾向于讲述“叙事方式与手法”,例如探讨“《水浒传》中人物的出场顺序安排”;而在通识课上他更愿意与同学们一起通过小说的文本透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陈文新老师则认为“一本书可以从不同角度读,也可以分好多次读”。“北宋苏轼说,好的作品要分多次来读:‘第一次读字面意思,第二次理解内涵,第三次专看表达,第四次琢磨典故……’这意味着读小说有不同的读法,有多样的方式,也有不止一遍的次数。”无论是“一张白纸”式不带预设地去读,还是带有某种目标地去探索;无论是第一次读,还是重温几次地“温故知新”,我们都能在阅读之中找到与文学作品对话的方式。


而对于在这门通识课上选择“通过小说观察社会”这一解读方式的原因,两位老师给出了同样的答案。陈老师说:“把对小说的阅读与对社会的关心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在无限的空间里选择的一个特定的角度。因为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兴趣各异,但我想在这一点上,是可以会合的。”鲁老师则说:“通识课在于找到同学们的一个共振,找到不同专业的同学共同的兴趣点。通过小说我们能看到怎样的中国传统社会,我想这应当是最大多数同学最可能感兴趣的。”的确,找到兴趣的会合处与灵魂的共振点,或许才是通识教育能够真正唤起的那一部分。

《西游记》剧照


04

通识教育:兴趣、知识与情怀


《红楼梦》“探春理家”一回中,探春与宝钗发生过一段议论。探春对于朱熹这样的儒家学者有一种不经意的轻视,认为他们讲的话过于虚浮,不能像真正做实事的人一样落到实处。但是宝钗的观点却不一样。


“宝钗说,所有的干实业的人,如果不拿学问提着,就会流入市俗。

《红楼梦》剧照

陈文新老师认为这一句话很好地阐释了通识教育的意义所在。宝钗所说的“学问”,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文情怀”。在陈老师看来,无论我们做的是哪一种“实业”,我们都需要一种人文的情怀。而这一情怀,“会使你做的事业无论在境界上,还是在格调上,都与没有这一情怀的人形成一个巨大的区别”。也正因此,陈老师希望“无论大家做什么,心里面都有一个东西提着,不要让自己沦入到和没有关怀的人一模一样”。而通识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那个“心里提着的东西”。在陈老师看来,我们所学的知识一类用来谋生,一类用来做人。如果说专业课教授的是谋生的知识,那么通识课教授的,便是做人的知识。“ 一个人不能够只有谋生的本领,他同时还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这时需要的,即是“通识教育的提示和引领”。


“古人经常说,教育对上智与下愚没有用,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处于中间的人来说,教育毋庸置疑有其作用。”陈老师对于通识教育抱有某种笃定的信心。“我们的教育不一定对所有的人都有用,但是一定对一部分人有用。”同样地,“并不是上了某一门通识课一定会‘了不得’,但是上了与没上一定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或许就在于,我们能够把视野从各个专业的领域拓展出来,放眼所有知识领域与社会生活领域,培养出一种博大而有关怀的胸襟和情怀。


陈文新老师在课堂上


鲁小俊老师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通识教育。他认为视野的拓展有赖于知识的广博,而对知识的探求来源于兴趣的驱动。通识教育的目的即在于激发同学们对于更多学科领域的兴趣,而后进行的实际上是每个人独立而自由的探索旅程。“如果我的这门课能让同学们对阅读有兴趣,能在讲完《水浒传》后让同学们产生兴趣去读《水浒传》,读《水浒传》的研究文章,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比我在课上所讲的内容更重要。”因为课堂上知识的介绍和讲授是有限的,而兴趣所带来的探索空间是无限的。“当同学们产生兴趣之后,就不再需要老师或其他外力的推动,而是在自己兴趣的内在驱动下去探索他们未知的学科和领域。”在鲁小俊老师看来,通识教育的形式并没有那么重要,也并不完全限定在通识课之中,重要的是同学们对于自己多元兴趣的重新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于知识自发的学习和探索。这亦是“通识”,这即是“通识”。


鲁小俊老师在课堂上


正是因为这种对于兴趣的重视,鲁小俊老师精心设计了课堂交流讨论、知识竞赛以及期末考试的题目。除了“想做《西游记》中的哪个神仙妖怪”,还有“回到三国时代最想选择谁做主公”,以及“如果你是贾雨村,你准备怎么判薛蟠打死冯渊的案子”等等。鲁老师同时注重探索细节给同学们带来的乐趣。“从东土大唐到西天灵山,路程的中点在哪个地方?”“师徒四人,谁主要负责挑担,谁主要负责牵马?”“下列人物的籍贯,不在河北境内的是谁?”“下列故事,发生在今甘肃境内的是哪个?”这些问题对于细节的关注度不可谓不高,而且常常是为我们所忽视的细节。但可能正是在对这些细节的探索中,小说的文本变得更加鲜活可爱,而我们的兴趣也被重新发现和唤起。


除了“脑洞大开”与高度关注细节的问题,鲁老师也精心设置了值得同学们进一步深思的问题:“你认为当今读书人的世界与《儒林外史》中的世界相比,是更美好还是更丑陋?”“假如你准备写一部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你会怎样设计?”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中,同学们逐渐对于中国小说与中国社会有了更丰富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思考。


鲁小俊老师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深浅之分,而只是角度不同。就如同文学院的专业课注重小说的文学性,而通识课注重小说的社会性,“通识课并不代表比专业课容易”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形成互补”,从而让同学们对某一学科或领域形成一个更完整、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陈文新老师、鲁小俊老师及两位助教合影


“假如你有孙悟空的本事,你最想做什么?”你可以选择遨游天地,遍观人间天上的胜地奇景,不过,你也可以选择坐在《中国小说与社会》的课堂里,与中国小说、中国社会、以及正在寻找热爱的你自己,发生一场充满乐趣的美好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