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观
陈国恩老师的《文学欣赏与批评》已经开课十几年了。
与大多数公选课不同,《文学欣赏与批评》主要采用的是线上慕课+线下课堂讨论的授课形式,也就是说,学生可以不用去教室像传统的课堂那样听课,而是自行在网上看视频学习。这种形式对于传统的大学教学来说,是一种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成果的创新,在传统的观念中,学生不来教室上课是违反纪律,陈老师的这种创新的授课方法却得到了武大教务部的支持,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肯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陈老师的这门慕课制作非常的精良。
2014年,《文学欣赏与批评》的慕课由超星公司录制。相比于其他“一镜到底”摄制的慕课课程,《文学欣赏与批评》有着独到之处。“拍摄只进行了两周,但是后期制作,包括添加字幕、图片视频等内容,却花费了四个月之久。”作为超星教育的模板课程,这门慕课由两个机位同时录制,教学视频中配合具体的作品,编辑进了数量可观的精彩的影视素材、专业朗诵,制作了精当的题板,适时加上一流的背景音乐,大大提升了课程的审美属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节课是四十分钟,录制成慕课一般就是十几分钟。而要在十几分钟内讲述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就需要对时间有着良好的把控,同时还要让大家产生兴趣,能够把讲的重点和社会听众所期待的内容对上号,所以陈老师在讲述的内容与方式上作出了更多个性化的统筹规划。
除此之外,陈老师整理出版了一套慕课的配套教材——《文学欣赏与批评》,书中配有相应的视频教学的二维码,读者扫码即可观看相应的视频慕课,这在当时也是创新的举措。
慕课自身的优点非常突出,精良的制作也是集体创作智慧的体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比传统课堂更加吸引人。但作为慕课,它也有难以避免的明显缺点——学生们只能在线学习,这意味着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是不存在的。
“如果是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老师的讲授会受到学生的影响,在感受到学生情绪等变化时做出相应地调整,这就是传统课堂的优势,甚至学生可以在听的时候直接提出问题,老师可以当场加以答复。所以慕课是不太可能取代传统课堂教学的,而传统课堂教学可以利用慕课资源的优势、尽量的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
陈国恩老师的“对策”就是加入了讨论课与翻转课堂的形式。老师在每个学期安排一至二次线下的课堂讨论,预先征集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到课堂上开展讨论。同学们可以面对面地和老师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向全班阐释自己的认知与体会,老师对善于提问的同学给予期末加分的奖励。
这种形式很好地改善了慕课教学缺乏交流的弊病。除此之外,翻转课堂也是一大“法宝”。
翻转课堂的引导作用
翻转课堂是《文学欣赏与批评》的特色之一。具体做法是学生自己学习,并且分成小组提出问题、搜集资料,最后推举代表到课堂与大家分享与交流。
那么什么样的话题适合进行讨论呢?
“对于文学的经典来说,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关乎人类命运这些宏大的话题的。我就会更倾向于同学们选择一些容量比较大、和当下社会比较接近的话题,年轻人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而最近几个学期,陈老师选择的作品就是《狼图腾》,作者认为中国人应该增加一些狼性,但是很多人并不认同,觉得这是一种法西斯主义。他们对于这些沉重的话题认识并不深,所以这些讨论恰恰能够引起他们的反省。
专业相近的同学一般都会分到一组,既方便联络,又有相近的知识理念,并且陈老师认为,不同专业同学之间观点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届经管院的同学,他们收集大量资料,在小组里分享、整合,用经济学的模型,成本理论等等,来分析《狼图腾》的主题,这就是结合专业背景的分析探索的典型案例。
《文学欣赏与批评》,其中欣赏部分重点在于审美的培养,引导学生进入审美的情景之中,而后半部分的“批评”则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索创新能力尤有效果。陈老师认为“文学是人学,他要解决的东西是和人的生存有关的,所涉及到的思维的方法、对问题的分析,我在一开始就和选课的同学讲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就是碰到问题应当怎样思考,提高基于审美感受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开放性的答案
关于教学方面,陈老师的观点是,老师的水平并不是通过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深刻体现的,而是在于他能不能用通俗的话语调动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情感的反应。
陈老师认为,文学之所以具有启迪人心的作用,是因为作家对生命思考具有独到性,而《文学欣赏与批评》所讲授的经典都是美的、生动的、有思考空间的,能够让同学们进入到那样一个审美的情境之中,并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人觉得鲁迅太沉重,有人读鲁迅觉得醍醐灌顶,都是合理的,不要试图把学生引导至你自己现成的结论之中,而是要鼓励他们思考,不同方向思考、不同形式的审美的体验,都值得肯定,需要鼓励。老师不仅需要了解、读透作品,更需要了解、读懂学生。
陈老师认为,教师需要做的,是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学术积累,让学生从他的讲解中引起自己关于人生的联想,进入审美的境界。文学是审美的,又是关于人的学问,这是《文学欣赏与批评》这门课的优势所在。如何发挥这一优势,也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文学是人学,人是主体,是生动的存在。在文学类的课程中,老师主要地不是把学生引向一个共识,而是引导学生去获得不同的审美经验,体味不同的人生境界,引起个性化的思考,重在探索的过程和思考的多种可能性,认识到人的丰富性和审美的生动性。一句话,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做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好奇性,并且感觉敏锐、有很强思维能力的人。
在陈老师看来,通识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然后是感受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想象的能力。每个人解读的结果不一样,本身就体现出人性的丰富性。
“最后不一定要达成共识——我始终反对达成共识,因为文学没有现成的答案,你的答案仅仅是你的理解,它不能代替他人的理解。”
文学鼓励创新和超常规的想象,只有这样才有新的发现。当然也要防止异想天开。不过对于当下的年轻人,陈老师认为应当先鼓励他们“胡思乱想”,鼓励他们“放松”“放开”,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探索什么样的想象路径是合适的,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谈到未来的课程发展时,陈老师表示希望能够在经典文本的选择上有所补充,并且网络课堂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比如讨论方面的创新。不过他认为,最终的授课形式还是要以慕课形式为主,传统课堂为辅,在具体实践过程里寻求创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