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访

通识课堂 | 《中国书法基础》:一门播撒种子的书法课

发布时间 :2019/05/17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中国书法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书法的基础理论、基本笔法技巧、训练要素,书法作品和玺印的鉴赏等,使学生对中国书法历史有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既要初步掌握毛笔书法创作的基本技巧、方法,也做到篆刻的入门。

主讲人:肖圣中、何慧敏



肖老师摘了两包栀子花,一包送给了自己的老师,另一包则分给了《中国书法基础》这门通识课上的学生们。


学生与教师是肖老师的双重身份。就前者而言,肖老师在学生时代受过很多老师的照拂,他自言“一生受恩深重”。高三时,肖老师得了伤寒,又因诸多事端,身体状况非常不好。在其艰难困苦之际,受到了李正发老师及家人的悉心照料,李老师夫妻二人生活虽苦,但是对学生毫不吝惜关爱。

肖圣中老师上课


在写给高中老师李正发老师的信中,他如是说:“从那时到今天,又过去十几年了,我通过努力,回到了武大。当李老师退休之後,我也开始继续他未竟的事业,虽然个人依旧贫寒、碌碌,但我生命的微光却在我的学生们身上延续和光大,放射着一年比一年更为灿烂的光芒。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光芒与微光的更早的源头。


就后者而言,作为教师,他将自己从老师身上获得的光芒,如同普罗米修斯一般,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对学生,肖老师几乎倾尽心血。在他看来,师生之间每一门课程的相遇,就是一段短暂的父子或者父女关系,这也是他处理师生关系的一个根本出发点而这一点,在肖老师的课堂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提笔练字的书法实践课


“武汉大学开设了许多书法鉴赏方面的通识课,但是学生的书法作品水准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和学校的地位不相称。”怀揣着用实践方式提高学生书法水平的初衷,肖圣中老师向学校申报了《中国书法基础》这门课程。


和其他通识课不同的是,《中国书法基础》这门课没有止步于介绍中国书法的知识,而是要求所有学生从折纸、调墨、握笔开始,一步步学习写毛笔字。“从第一节课开始,学生们就要提笔写毛笔字。”肖圣中老师如是说。

undefined  

学生们在课堂上提笔练字

《中国书法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主要讲授、教习毛笔书法技法(含篆、隶、真、草及楚简文字的笔法、章法、结构)、篆刻技法、玺印文字辨识,兼及中国书法理论、书法史和古文字、草书文字辨识等。


肖老师希望通过讲授中国书法的基础理论、基本笔法技巧、训练要素,书法作品和玺印的鉴赏等,辅之以大量的书法实践练习,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毛笔书法的基本方法及规律,掌握隶书、篆书、楷书等书体的撰写技巧。


通过动手写字,肖老师希望能给学生带来实用性的收获,能够在某些场合让书法发挥作用。比如找工作时写自荐信,一手好字能给自己加分很多。


“我在这个方面我就超级受益,因为我每次去开一个学术会的时候,我的名字旁边经常没人敢签。”肖老师打趣道,这可能是因为自己写得一手好字。“但是,其实我也不是什么书法家”。

undefined  

学生们在课堂上提笔练字


不过,在这种实用性目的背后,肖老师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事实上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努力,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把自己的爱好、天分激发出来,于是我们选择写字这个形式。”肖老师认为,写字只是一种途径,激发自己的潜能才是背后的目的。


当然,书法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坚持到底。“有的学生会坚持不下来,那么一百个学生,我觉得有十到二十个人后来坚持下来,就了不起了。但是我如果能改变十到二十个人,我的目的其实也就做到了。”

undefined  

学生课堂练习书法作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设备诸如手机、电脑逐渐成为人们书写的主要工具,某种程度而言,书法似乎日渐式微。但是,肖老师认为,书法与新媒介并不是完全替代的关系。


一方面,新媒介确实会挤占书法的一部分空间,挤占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使用毛笔。但是,这样一来,会书法的人存在的价值反而更大了。更重要的是,永远不会没人写字,至少证明材料的签字需要手写,手机、电脑等新媒介不可能彻底取代书法。另一方面,“仓廪足而知礼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书法充实自己的生活。基于此,肖老师认为,书法是不会消亡的。


大师指导的书法传承课


《中国书法基础》不仅是一门实践课,还是一门有大师亲自指导的书法传承课。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肖圣中老师结识了同为湖北仙桃人的著名楚简书法家何慧敏老师。何慧敏老师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楚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在《中国书法基础》课程筹备期间,他欣然同意了肖圣中老师的邀请。自《中国书法基础》开设起,每周去武汉大学授课,已成为何老师的例行公事。

undefined  

何慧敏老师教授学生写字


事实上,肖老师与何老师在《中国书法基础》这门课上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乃至金钱,甚至从世俗眼光看,他们是入不敷出的。何老师家在仙桃,为了每周一次的通识课,他都会亲自前往武汉;而由于通识课往往开设在晚上,所以何老师也会在武汉留宿一晚。


对于何慧敏老师的鼎力支持,肖老师深表感激。“何老师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传承他钟爱的书法艺术。”肖老师解释说,“他希望在更优秀的平台,发掘更多的书法艺术传承人。”

undefined  

何慧敏老师的书法作品


实际上,何慧敏老师弟子遍布全国。但是,他仍然希望通过武汉大学通识课堂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书法,像播撒种子一样去传承。


何慧敏老师工于书法、绘画和篆刻,还广泛阅读了古文字方面的书籍。“何老师的书法造诣令人五体投地。”肖老师直言,“他的指导不仅有益于学生学习书法,作为老师的我也学到了很多。一方面,我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了;另一方面,我的字也进步了。”

何慧敏老师指导学生练习毛笔字


每一堂课,学生们都会动笔写字,肖老师与何老师都会亲自点评。参与这门课的人数虽然多,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手把手的教学。最多的时候,《中国书法基础》课上会有四名老师一起教学。


“事实上几乎每个同学都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因为我们在课上是有两到三个老师,最少也是两个老师,我和慧敏老师是每次都会到场的,偶尔还有王统尚老师或者其他老师也在场”。肖老师如是说。


尽管相较于其他通识课,《中国书法基础》的教学老师人数众多。但是,“太累了”仍然是肖老师的一个切身感受。由于课程火爆,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很多,第一次上课时,整个教室挤满了人,甚至还有学生站着听课。

undefined  

左图为学生3月17日之前作品,右图为学生4月24日作品


而书法的练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中国书法基础》这门课要求学生们提交四次平时作业,每一份作业,肖老师都会认真评阅。“关键是,不是说就打个分数。老师要写评语,学生的问题在哪里,要怎么点拨,从哪里改进,都要写”,这对肖老师而言,是一份巨大的工作量。


支撑着肖老师坚持下去的,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良心感”,另一方面是对书法传承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何慧敏老师和肖圣中老师共同肩负。何老师曾经对肖老师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一个人活一辈子不容易,我这这点本事希望能够传承”。


在这个意义上,何老师与肖老师一样,在践行着一件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师生共进的书法普及课


“我总是觉得学生给予我的,比我给他们的多”,肖老师如是评价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肖老师认为学生对自己充满了善意,在学生面前,他可以自如地表现真实的自我。“在大人的环境里面,我总是表现不那么好”,肖老师自言自己“爱说实话,又不会讨好人,生存能力不行”。但是,在学生这里不需要太多,只要用真心对学生,学生就会用真心回报。

undefined  

左图为学生3月17日之前作品,右图为学生4月24日作品


事实上,肖老师作为教师的生涯并不长,2005入职武汉大学,至今不过14年。但是,在不长的教师生涯中,肖老师两次获得“武汉大学十佳优秀教师”,这是一个由学生投票选出来的奖项,也是一个很难获得奖项,它意味着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在全校范围内,得到“十佳优秀教师”奖项的老师屈指可数,而肖老师得到了两次。


不仅如此,肖老师还获得2018年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等多个奖项。肖老师将这些归于学生对自己的支持与善意,这些奖项或多或少都基于学生的口碑。“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那么多,但是得到的已经太多了”,肖老师自谦地说道。实际上,肖老师对于学生付出的远比自己所说的多。他的付出不单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

undefined  

学生们在课堂上提笔练字


曾经有医学部的学生为了上《中国书法基础》这门通识课,甘愿下课后从枫园步行回去。肖老师知道以后,下课后都会载他们一程。而诸如请教问题、发邮件、指导论文,指导项目,但凡学生请求而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事情,肖老师很少推辞。


甚至有已经毕业了的学生因为失恋来寻求肖老师帮助,肖老师也是尽力安慰,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肖老师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一堂通识课上,课堂外教师与学生之间仍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肖老师而言,这些学生不仅仅是学生,他们更像自己的子女。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肖老师却说:“来学校当老师是我的选择里面最正确的一点”。

undefined  

何慧敏老师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