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目的: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这是宋代学者张载提出的观点。历史学院的吴兆丰老师秉持这一思想,开设了自己的通识课程。
为了能够和学生共同讨论中华传统风俗和礼仪,让学生对中华礼仪渊博的知识能够有所了解,并由此来感悟内心,使自己的心境有所提升,吴老师开设了通识课《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
吴老师在课堂上
在吴老师看来,学生学习到这些知识之后,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当然就会对学生的气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所思考,其心境的培养自然也会受益,而他们对自身的成长之路也会有所反思。“在去年课程的最后,我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气质是变化了的。” 吴老师说。
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这是吴老师认为这门课要带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
改变自己的前提,是先认识自己。而通识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对自己有一种清晰的自我认识,让学生知道,在面对外在世界的同时,自己还负有一个对内心世界进行改变、建筑的任务。
吴老师在讲课
吴老师认为,一方面通识教育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获得一种平静的心态,不会随波逐流、与世沉浮;另外一方面,只有自己内在世界更充实,学生改变外在世界的时候才能有更强大的力量。
就如同品读诗词,如果读了一首诗词,内心能够出现一番意境,那么在诗词积累的同时,学生也在进行着自我世界的搭建,内心的荒芜自然也就变为了一片繁华,气质也就随之改变。学习中华传统风俗礼仪也是如此。
游戏与重演:让通识教育成为大学生活的精神营养
吴老师的课堂在同学之间饱受好评。生动幽默的讲述和脑洞大开的课堂展示让这门课成为了武大通识课中的“名课”之一。
吴老师的课堂
在学习方法上,吴老师赞同席勒提出的“以游戏的态度来对待通识教育的学习,应该以使自己能够心灵愉悦的方式去学习,听从内心的快乐”。吴老师强调,在学习中华传统风俗与礼仪时,要注意“重演”——将传统形式略作改变,结合古今特点将其重新展现。
因此,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就能有机会看到学生用民乐演绎各种传统节日的风情,用话剧来展示中国古代的相亲习俗。最令吴老师印象深刻的是一组女生,她们把唐代的装扮带到了课堂上。吴老师感慨,“我只是在课堂上提到了只言片语,但她们却能够在课下查找资料,再根据自身的理解,将这种服饰风俗与礼仪在课堂上进行重演,并且也适用于今天。”
同学们在课堂上演奏与传统节日有关的音乐
吴老师说,这样的重演会使这些传统习俗真正在同学的内心有所烙印,对其自身的气质有所提升的同时,更是令学生能够对现代文化与古代风俗的结合弘扬有所反思,对古为今用的创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有更深的体会。
这也与吴老师的通识理念契合。吴老师希望,在自己的通识课上,同学们可以放松心境,同时又能有所得。
叔本华说,“闲暇是人生的精华”。对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在紧张的专业教育之余,要能够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自我,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这就是闲暇。吴老师认为,通识教育应当提供给学生这样的闲暇,它像一剂调料,让大学生活更有滋味。加入调料后,食物就会变得多滋多味,反之若是没有调料,食物就没有灵魂。大学生活也是如此。
相亲民俗情景剧中抛绣球的场景
吴老师强调,大学生不能仅有专业知识,更需要加入通识教育的滋味,让学生接触更多、感受更多,重视在精神层面的富足,而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填充,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闲暇时光。
通识教育的理念:忘掉知识后的教育
“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是爱因斯坦转述一位教育家的话,也得到了吴老师的认同。吴老师认为,这个“教育”应由“通识教育”来承担,是认识自身,变化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位和谐的人,而不只是一个专家。
通识课程在大学生的培养环节中所赋予学生的更多的是教育的意义,而其他的专业课程则更侧重对某一种知识技能、硬性能力的培养,或者说更专业的学问的研究。
通识课程坚守的理念就是教育本身,也体现在学生就业之后,吴老师补充道。很多同学毕业之后就从事其他专业,甚至与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没有半点关系。吴老师认为,对于这些同学,在武汉大学所学的对己身有用的知识,大多就是通识教育所赋予的东西。
课堂展示小组的合影
这就是通识教育的理念,为同学提供对其兴趣发展和人生思考有价值的内容,学会分辨善恶,学会自主学习,认识自己的内在世界。
吴老师最后建议,在闲暇的时候,我们可以聊聊书,聊聊理想,聊聊人生。平时看书,也是在与自己交流,在充实自己的心境。“你如果喜欢上了这本书,那你在看这本书的同时,也就在反思自己的心境,体会着自己可能经历的人生和内心波澜。”吴老师这样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