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7年上半学期,核心通识课程《中国文化概论》试行以经典悦读为中心的小班研讨,在研读《道德经》的小班讨论中,各位同学以“自然与人为”为主题,踊跃发言,互相辩难,并在课后将自己的发言稿整理成小论文。编者从中选取了文学院2016级周紫钰同学的课程作业与诸位读者分享。
一、老子的“自然”与“无为”
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中,最著名的便是有关“道”的哲学。“道”这个字,在《道德经》中前后出现了七十三次。[1]而“道”源于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生命都来自同一个源头,那就是“道”。
从前段引文可知,“道”为天下母,且它是根据自然法则运转的,那宇宙中另外的三大:人、地、天,又怎么能不取法于自然,依自然而行呢?所以,“自然”是“道”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提及自然,我们可能会想到东坡先生诗中描绘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如此迷人的雨后西湖,想到顾城先生笔下生发的“野花,星星,点点,像遗失的纽扣,撒在路边”这般无名的小花,想到晨雾、露珠、月亮、蚂蚁......而这些都是万物所处的自然,乃自然界的范畴。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来看,老子的《道德经》是最早使用“自然”这一概念的经典。[2]老子说:“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是在提醒统治者们不要轻易发号施令。事情的成功不在于统治者,而是百姓本就来是这样。老子还说:“希言自然。”就是让统治者少发教令,百姓们安宁平和地发展,这才是合乎自然的。
由此观之,老子提出的“自然”并非指我们眼中的自然界,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那他所指的“自然”到底是什么呢?陈鼓应先生界定老子的“自然”一词,并不是名词,而是状词,[3]他将“自然”定义为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其自然的状态。[4]万事万物不依靠任何外在原因,自己发生、存在、演化、消灭的这种性质或状态,就是老子所谓的“自然”。
老子的“自然”常常与“无为”相伴出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此间的不敢为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万物“自然”之态的维持,需要人的“无为”。那么,“自然”,便是对天地的运行状态而言的;“无为”,便是对人的活动状况而说的。[5]对于人的活动状况,老子言:“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从字面上理解,圣人做事,体合大道,顺应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我(统治者)无为,人民就能够自我化育。那么,实行不言的教诲或是统治者无为,不正好就是什么都不做吗?因此,未深入探究老子思想的人,就容易将“无为”作此误解,常常将“无为”思想认作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此一句便可证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有为有治,那怎么能说是什么也不做呢?
“无为”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个层面是“无”,无即没有,是从否定角度来看的,但否定的并非是所有行为,而是过度的,过分的,没有限制性的行为。此层面的真实要义是不妄为,不过分为。[6]它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何时该行动,何时该收手,就如刚才一句指出的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早作准备,要在灾难还没有产生之前就开始治理,防范于未然。另一个层面是“为”,为即作为,是从肯定角度来看的,肯定“无为”是有所作为的,是一种自然而然做出的行为,顺势而为,能够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效果。就像水从高处往低处顺势而流,不仅毫不费力,还能依此而产生势能,帮助发电。但若要将水从低处运输至高处,便需要依靠水泵的力量。“无为”,这种用最少的代价达到最大成效的作为,是老子的智慧结晶。
二、“人为”与“无为”
“人为”一词,出自《礼记·乐记》“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孔颖达疏引庾蔚之曰:“人为,犹为人也。言为人作法节也。”但其所说的“人为”与我们常常用作对比老子“自然无为”思想的“人为”并非同一概念。
在《道德经》中,老子并未明确指出“人为”,而是采用“下德为之”,“为学日益”,“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等说法。后来学者为方便论证老子的哲学思想,就提出了“人为”相对于“自然无为”思想的这一种说法,并广泛使用。汉代杨雄就有:“命者,天之命也,非人为也。”(《法言·问明》)明代高启作:“左伸右屈多异态,天自出巧非人为。”(《偃松行》)孙中山先生也在《社会主义的分析》中说:“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所以,要探究老子的思想,就要明确“人为”的含义。通过“无为”的定义,我们更容易理解“人为”。“人为”不是事在人为中所指的人的作为,人的努力。而是指不必要的作为,甚或含有强作妄为的意思。[7]胡作非为,刻意人为,用个汉字浓缩起来,便是一个字:“伪”。于是,去伪存真,便成了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质和真意。[8]
老子为什么提倡要“无为”,而不要“人为”呢?他的主张是有历史背景的。老子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时期,他所生活的时代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而在上古时代却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掘井而饮,耕田做食。帝力于我有何哉?”(《击壤歌》)这样安定和谐,自给自足的社会。老子渴望社会的和平安定,想要回到上古时代君主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生的状态,所以,主要针对统治者们提出了“无为”的治国之策。
统治者们若施行有为之政,其自身的后果是自取灭亡。“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因为天下本就是一种神圣的东西,不能出于强力,也不能加以把持。出于强力的,必会失败;想要加以把持的,最后也终必失去。[9]“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统治者们若“为”,则是一种走捷径的方式,致使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为政者常自以为是社会中的特殊角色,而依一己的心意擅自厘定出种种标准,肆意作为,强意推行。[10]社会的禁忌、教条、规范越多的话,对人的束缚也就越多,况且世人的秉性不一,统治者们并不知道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妄自施行政教法令,像历史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实行“八股文”的考试文体......在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人的思想自由。人们向往自由就像鸟儿向往天空,为了自由不被束缚,连生命与爱情两者皆可抛弃。捆绑越多,困扰越多,挣扎就越多,整个生命都被缚手缚脚,人们怎么还会有动力去创造更好的生活,只能是愈加贫穷。
民之饥,民之难治,民之轻死,皆是因为在上的人多事妄作。而更严重的后果是揭竿而起,推翻王朝的统治。国家人为地储备利器,进行军备竞赛,过多地讲究权术谋略,那么这个国家会越来越混乱,甚至会引发内乱或是国际战争。法令条文制定得越多就越好吗?制定得过多,不合情理,想要钻法律的漏洞也就越多,钻的漏洞越多,国家又开始制定更多的法律条文,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止是对统治者,对于普通人,老子也倡导“无为”的处事之方。普通人要是想“刻意”、“人为”的话,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招致他人的厌恶。“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越是想要踮起脚尖看得更远,越容易失去平衡站不牢;越是争强好胜,越会失去很多良机;越是喜欢自我表现,通过踩低别人提高自己,越容易树敌,遭人排挤;越是标榜自我,突出自我,反而会被人瞧不起......
这些反自然的“人为”行径,短暂而不能持久,不仅不能达到最终目的,还为人所共弃[11]。“人多技巧,奇物滋起”。人如果多作妄为,总是过多地揣测他人想法,过度地讲究世智辩聪,那么人与人之间便会缺少真诚,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冷漠。所以,“人为”导致这么多的祸害,那么施行“无为”之治,又会怎样呢?
如果为政能做到“无为”,让百姓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那么人民自然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12]像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三十七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五十七章
“好静”、“无事”、“无欲”都是“无为”的内涵。当领导的如果有春风化雨的德行,能够守住“无为”的精神来治国爱民的话,上行下效,百姓就会懂得自我珍惜,自我爱护,自动自发地去遵守规章制度,社会也更容易治理。于民、于国、于君,都是好事一桩。
运用“无为”的智慧,最大的好处是“无不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不为”可以说是“无为”的结果,运用这种顺其自然的智慧,所有事情都可以做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化有事于无事,消有形于无形的智慧。其所作所为,是从最基本的点点滴滴开始,实实在在地去做,这种方法没有要求我们一步登天,而让我们顺着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行,每天都完成一小部分,最后水到渠成。若是一口吃成个胖子,就违背了人的意愿,这是妄为,多作为,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导致最后一事无成。就像我们每天积累一点知识并不是一件难事,积累得多了,运用起来自然轻松。如果平日里懒惰,疏于学习,等到真正要上“战场”时,便会哀嚎“书到用时方恨少”。而这种未学说话就想唱,未学走路就想跑的行为,既不能成功也让人焦虑。
三、如何“作为”
老子主张允许每个人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禀赋,以此他提出了“自然”的观念;为了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他又提出“无为”的观念。[14]那么在实际情况中,这些观念又是如何被运用?根据不同的情况,又该如何“作为”?我们又该如何判别这种“作为”是否符合老子的要求呢?我们可以从“道”、“人君”、“圣人”三方面来看老子所认为的正确的“作为”。
“道”的作为
“道”无所不在。“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说到大,道可谓无穷无尽;说到小,也没有一样东西不比它大。所以万物才能由此而生。就是因为道大,它才能包容万物;就因为它像海一样深,所以才不可测度。[15]大道可以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万物依赖大道生长不息,各得所需,各适其性。所以,“道”的“作为”是广泛地作为。在这种广作为之下,能够“天道无亲”,则是没有偏爱地作为。这种没有偏爱地作为还体现在“损有馀而补不足”。将有馀的拿来补充不足,是为了维护万物的均平调和。“道”的“作为”还是一种不带目的性的作为,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里的“不有”“不恃”“不宰”都是说明道的不具占有意欲。[16]“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生养万物,却并不想主宰万物,它有所成就却不自以为有功,正因为它不自以为伟大,才成就了它的伟大。所以,“道”的“作为”是广作为,无偏爱作为,无功利目的性地去作为。
“人君”的作为
老子常批判统治者的妄加作为,而致使百姓遭受许多祸患。在他心目中,最好的统治者是使得人民只是感觉到有统治者的存在,却不会把生活安定、衣食富足等事情归结为统治者的功劳。如《十七章》所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是无存在感的作为。
至德的时代,那时的君主像高处的树枝一样,默然而无为;那时的百姓和林中的野鹿一般,悠然自得。他们行为端正,却不认为合乎义;彼此相爱,却不认为那是仁;待人诚实,并不以为就是忠;言行合宜,亦不觉得那是信;互相帮助,更不以为是赐予。所以他们的行为无迹可寻,他们的行事也没有被记载下来或广传世间。”[17]
理想的时代已远去,老子现处的社会混乱,在这种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时代里,君王又该如何做?老子认为,人君们应该先从自身做起,做到“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只有自己的品性端正,才能使民众不争功名,不起偷盗之心,不被惑乱,这是上行下效的成果。这样作为,能够使“民无知无欲,智者不敢为也。”这里的“无知”乃是消解巧伪的心智。这里的“无欲”,也并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消解贪欲的扩张。[18]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君要没有主观成见地“为”,正是“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话初看是说圣人,其实是告诫人君要以善心、诚心、博爱之心去对待任何人,站在人民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体察百姓的心。人君之所以为人君,就是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君主,以人为本。所以,在安定的时代,“人君”的作为是无存在感的作为,在混乱的时代,“人君”的作为则是以身作则,以人为本的作为。
“圣人”的作为
圣人首先做的就是修身:“去甚、去奢、去泰”,老子重在修身,修身之后乃推其馀绪而爱民治国。[19]修身的功夫还在于“载营魄抱一”、“涤除玄览”、“专气致柔”、“天门开阖”、“明白四达”、“爱民治国”。圣人只有通过修身,才能修之于天下。圣人帮助别人却不争,这是他的伟大之处。“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真正体悟到无我的圣人,不为一己之私。因为他能够体会到大自然展现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所以他会像大自然一样,无私地帮助别人,自己反而觉得更满足。同样,他也与大道一样不自恃己能,毫无功利目的地去作为。如“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默默地、积极地做,就算对世间的贡献很大,也不会认为自己很厉害,效法自然,返璞归真。圣人依自然而为的表现还有“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圣人”的作为于己是修身,于天下是合乎“自然之道”的作为。
四、“自然无为”的现实意义
《道德经》是传世的经典,是老子贡献给世界的智慧源泉。“自然无为”思想是老子在他所处时代提出的,但在今天仍有它的现实意义。老子在两千年前就教导为政者应效法自然,自然生万物,为政者也应以人为本,按照人民的意愿有所作为,才是施行“无为”之政。在上位的人不贪污,不争名夺利,走群众路线,为人民办事,真正爱护人民,人民自然会遵纪守法,相信政府,对国家有信心,社会、国家才会安定。人与自然相处,也应顺应“自然无为”的法则。天地本来很和谐,是人违背了天地运行的法则之后,才致使灾祸不断。地球有它的磁场,人为破坏地球磁场,地壳不稳定,就会发生地震、海啸。河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功能,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人们将河谷当做垃圾场,无节制无止境地往其中堆放废弃物,致使河谷不但不能积蓄资源养育万物,反而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治理。生态环境被破坏,地球无法自然地生产,土地沙漠化,导致后面的灾祸不断。人类应该吸收老子思想中的智慧,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了解天地的运转之道,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无为”思想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个人来说,要做到不妄为,不过分而为,损人害己、勾心斗角的事情不做,而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默默去做不推辞。同时,也不能被世间的名利所控,不让生命成为名利的奴隶。最后,也要明确大自然的特性就是帮助万物而没有条件,要学会像自然一样乐于分享,明白分享做的是加法,而不是做减法,分享越多,生命也会变得越富足。
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乐于了解和学习老子思想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养分,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3页。
[2]刘笑敢:《<老子>之“自然”十题》,见方勇主编:《诸子学刊》
(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6页。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7页。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8页。
[6]林光华:《<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86页。
[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6页。
[8]沈明明:《“无为”,恰是老子的“作为”之道》,《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第62页。
[9]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73页。
[10]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67页。
[1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50页。
[1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30页。
[13]赵启光:《无为无不为》,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
[1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31页。
[15]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北京:语言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16]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47页。
[17]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北京:语言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1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67页。
[19]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94页。
注:本文所引老子原文,均出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