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婕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世界史国际关系方向,从2016年开始在潘迎春教授开设的通识课《简明世界史》(一)(二)中担任助教。
助教:富有挑战又乐趣无穷的一段经历
在小班研讨课上,计算机学院关焕康同学的展示出了点问题。由于显示屏出现故障,视频无法播放,助教陈婕匆匆去找管理室的工作人员,无果而归后,她引导同学们模拟新闻发布会“提问+答疑”的模式完成了此次展示。
这是陈婕在助教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小麻烦,好在顺利解决了。而这样的“突发情况”是每一个助教都可能遇到的,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是对助教的考验。
陈婕可能没有想到,2017年2月的那个决定,意味着她将迎来一年甚至更长的助教时光,而其中夹杂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
“潘老师问我们愿不愿意当助教时,我觉得助教和学生的角色肯定不一样,这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我当时答应了潘老师(当助教),也是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陈婕的这一应允便是一年有余的坚持。这一载的助教经历,陈婕总结说:“虽然富有挑战,但十分愉快。”
在开始助教工作之前,陈婕原以为助教主要是一个辅助角色,既辅助老师,也帮助同学。“帮助老师做好课堂前期准备工作,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将问题收集整理交给老师。”这是陈婕最初对助教工作的理解。而当真正开始助教以后,陈婕发现这个工作比自己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这对助教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陈婕评价助教这个角色的时候如是说,“首先,助教需要明白同学们想讲的是什么。”小班研讨课上的学生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他们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会有不同的疑问,而助教则需要解答他们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除了知识的储备,控场能力、与同学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担任助教时,陈婕最担心的是讨论课冷场。小班研讨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一旦冷场就不得不转换为助教主讲,这就背离了讨论课的初衷。陈婕也曾面对几乎要冷场的情况,但这一般出现在第一次讨论课大家还不熟悉的时候,等大家越来越熟悉,讨论也逐渐步入正轨,冷场就很少出现了。
解决助教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就像是打怪升级,陈婕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学生们一起成长。“我也学到了新的知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担任助教一年后,陈婕回顾往昔,颇有些“到乡翻似烂柯人”之感,但她初心未改,并渐渐意识到,助教于她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通识:大而通又广而博的学问
对通识教育,陈婕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大学本来就是大而通、广而博的,通识教育就是要打破大家的专业限制。“无论你是什么专业、什么方向,最基本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你是一定要具备的。”陈婕表示,通识教育就是告诉你,要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自觉放开眼界拓宽思路,要学习和积累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才能更全面、更客观、更冷静、更理智地看待事情,走好自己以后的人生。尤其在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之时,道德选择与价值判断日益重要,通识教育也就显得愈发紧迫,因为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人正确的三观。
陈婕认为,作为武大通识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小班研讨”是很有效率的,它能极大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真正融入课堂。一般来说,每学期会有三次“小班研讨”,每次讨论课之间会留有充分的时间供同学们收集与整理资料。除了能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小班研讨”也促进了同学们的应用能力、合作能力、现状判断能力的提升。“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他们以后从事工作也会有一定帮助的。”陈婕如是说。
关于目前“小班研讨”存在的问题,陈婕认为这主要体现在硬件方面——讨论课所需教室及设备仍待完善。讨论课想要打破原本的课堂模式,一般都会将桌椅拼成圆桌形式,便于同学们交流。但是现在桌椅能够活动的教室较少,如果能配置更多类似教六楼的活动教室,同学们的讨论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年的助教时光,陈婕已经逐渐习惯助教的角色。助教其实也是学生,相当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只是在普通学生之外,每一个助教又多了几重别样的身份,他们既是课堂的主持者,也是学生们的学长学姐。在助教这条路上,陈婕有过开心,也有过窘迫,或许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困难,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她从来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