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小班研讨 |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发布时间 :2021/05/19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大班老师:肖圣中(文学院)

助教:陈苗苗(信息与管理学院

研讨主题:联系自己的经历,说一说你所理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是己之“所欲”,是否可以必“施于人”?

汇报小组:数学与统计学院第三小组

小组成员:朱梓彤 、刘昊然 、盛佳兴 、韦苏原

6CD48    


大家好,我们小组的主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记载: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汉语的「恕」写作上女下心,而「女」通「汝」,故「恕」的释义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孔子精辟地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或者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事情,不要将之施加于他人。

那么,将己所不欲施加于人是否是合理的呢或者说我们是否有权利将己所不欲施加于人呢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孔子是怎样应用这个道理的。


C4005

Image    


孔子:君上卑臣有话要讲。

主公:请讲。

孔子:君上,卑臣请求在我鲁国彻底废止以活人陪葬的恶俗。

主公:孔丘,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孔子:因为卑臣今日要为一个小奴请命。

主公:哪个小奴?

孔子:就是他。

(小奴被拽上来)

a:这不是我们家逃走的小奴吗?

(抓起来端详小奴)

a:孔丘,他是我们家的逃奴,你居然敢私自收留,胆子也太大了吧。

(把小奴扔到孔子身边)

孔子:大司徒,请你赦免他吧,不要用这小奴为已故的平子大人殉葬。

a:以人陪葬原是古礼,你不是一直主张恢复古礼的吗?

孔子:大司徒,仁者爱人,以礼杀人者非礼也。礼经说,天地间人为贵。用活人殉葬是残忍的陋俗。本朝至文武周公以来早已废止。我鲁国乃周公故里,礼仪之邦,我们理应变古改制推陈出新。君上,各位大夫,孔丘在此冒死请求你们赦免了,这个小奴吧。(鞠躬)

a:孔丘,季平子大人临终前有遗言。要求以生前所爱者为殉。让我这小奴殉葬并非残忍。反而正是体现大司徒对父亲的孝心和爱心。

孔子:大夫,丘知道大人作为家臣侍奉平子大人多年。丘还听说季平子大夫生前常说他是离不开你的。

a:对啊,没错。

孔子:既然你们如此情深意厚。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又岂能少了你的陪伴呢,如果大人愿陪平子大人同行。那丘就赞成让这个小奴,随你殉葬。

a:你!你荒谬!(吓得后退)

孔子:看来大夫并不愿意做这个陪葬者。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上微臣的话讲完了。

主公:可以那就放了他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容易想到他的逆命题,将己所欲施于人,这又引出一个问题,己所欲是否必施于人?接下来让我们欣赏第二个情景剧:这也是我们身边同学们可能经历过或者见过的情景:父母与子女的择校分歧。


68504

Image    


母女吵架

母:都高三了,你考了多少分啊?让你做题做的不舒服了?题都错哪了?你太让我失望了(哭)

女:我都跟你说过无数遍了,我想去南京大学,这是我的梦想,可你听进去过吗?你从来都没听进去过!

母:我没听进去我给你这么分析,我四处给你求人,你要是说你想好了,除了南大,别的学校都不能进你的法眼,你告诉我呀(焦虑拍胸口)我干嘛还要四处给你去打听,请人吃饭,托关系,帮你问,我吃饱了撑的呀。

女:我不敢跟你说呀,而且就算我说了你能答应吗

母:我当然不能答应

女:那不就得了

女独白:我想说,我想考南大,不是为了满足爸妈学生时代未完成的梦想,不是成为爸妈眼中的女儿,我只是想成为我自己,我多么渴望来自父母的,哪怕一点点的理解和宽容。


看了这两个情景剧,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己所欲」和「己所不欲」的辩证关系指的是我们都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欲望和权利,但不要损害别人的权利。因为它是对等的,「我」若能损害别人,别人就能损害「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体是「己」,客体是「人」。主体和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良性循环才能有良性结果。

最后,我们知道,一个命题的等价命题是逆否命题,不但要逆还要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逆命题是施于人者,勿为己所不欲也。从而,己所欲,慎施于人。




文字:第三小组全体成员

图片:陈苗苗

责编:王丹凤

终审:张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