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死亡也是一刹那的事。生活永远是充满希望的,但死亡却也是生命的最终归宿,生与死永远是一个不可参透的命题。苏格拉底为坚守内心的民主法治而死,但他的慷慨陈词却也因此余音绕梁,绵延至今。而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小班研讨课上,动力与机械学院1班2小班的同学们就生与死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主讲人:吴洵梁、张浩哲
大班老师:李松
带班助教:张广良
研讨主题:《斐多》篇中提到苏格拉底认为对哲学家来说死亡是灵魂的解脱,请试图比较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死亡观
首先,4组的主讲人吴洵梁同学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生死观并对中西方的生死观做了简单的介绍。
从古代开始中西方就一直在探索生死,生死观由此孕育出来。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中国,儒家有“未知死,焉知生”,佛教有“三界众生,六道轮回,了无苦期”,道家有“生,寄也;死,归也”;在西方,人的肉体是灵魂的坟墓,灵魂投入肉体是一种羁绊与惩罚,灵魂转世后潜在地保持着前世的记忆,也有信耶稣者得永生。在对待生死问题上,中方西方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西方人直面死亡,注重灵魂。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是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死和走向死,弗洛姆对此有精辟论述:人,无论是类人或个人,一旦降临斯世,便被“抛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的:过去以至未来的尽头——死亡。”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性事件组成,惟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西方文化源于西伯来文化和希腊理性精神,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历代哲人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如苏格拉第、布鲁纳等以他们自己的生命丰富了死亡的内涵。许多古希腊哲学家把人看作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灵魂生命纯洁而高贵,肉体生命肮脏,他们认为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监狱而获得解放”。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所以,中国人表面上乐观坦荡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对死亡的深深的悲哀和恐惧,因为“死”就意味着对“生”的彻底否定,意味着世俗生命之乐的彻底破灭。
紧接着,张浩哲从对待死亡的态度和生命价值的核心两个方面对中西方死亡观的异同做了极为精彩的论述。
西方宗教敬畏神与上帝,基督教正是通过追求以上帝为精神象征的终极价值,来建立生存信仰体系,从而使人们摆脱尘世间的罪孽,实现世俗生存的价值,获得生命超越,达到永生之域。“苏格拉底、柏拉图、斯多葛派把死看作物质生命的精神升华,基督教及其哲学则更是把死提升为达到新的生命的途径” 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西方人敢于正视死亡的心态,但同时这种否定现实人生而高扬天国永生的宗教也遭到了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家的猛烈批评。
中国文化以忠孝为至上,这是中国文化中崇尚牺牲自我的历史政治原因。主张积极入世的态度,认为生命存在本身无所谓意义,生命意义在于它的社会价值,而不是自然存在价值。面对死亡威胁,如果只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会价值于不顾,将不齿于世人,反之,那种“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将生命的社会价值置于生命的本然状态之上,从而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光彩的仁人志士受到世代推崇,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儒家文化把人的自然生命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载体,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人的自然生命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人们恐惧死亡也是担心“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功业难以实现,为实现社会价值,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所畏惧。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代代传承,成为宝贵的精神遗产。
最后,四组的同学还呼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死亡。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中,都要伴随着很多次“死亡”。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拥有正确的生死观是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青年的必备品质,是拥有美好人生的前提。
随后,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就这个问题与4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史少楠:为什么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
徐静蕾:对死亡的熟悉就是对自由的熟悉,只有学会了死亡,才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也就能蔑视一切束缚和强制。
方子昂:为什么死亡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
张浩哲:罗素曾把对死亡的恐惧理解为宗教的基础,强调整个宗教的基础是恐惧,对神秘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
刘泉洲:为什么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难道是追求死亡?
马志宣: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追求理想的手段,认为有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东西存在,它是值得自己以生命的代价来索取,以此保全或实现更有价值的东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意无意地美化死亡,多是有诗意的人对某种死亡现象的欣赏,并将其心中的美赋予了死亡本身。如有人把张国荣跳楼自杀看做是"美丽的飞翔",也有人认为三毛的自杀是"灵魂的升华"等等。在文艺作品中,美化死亡更是艺术家所擅长的,而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人所熟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而飞,西方人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卧而死,等等。
饶煊荣:为什么死亡是痛苦的解脱?
詹茂霖:史威登堡的《灵界的真相》里说,人死灵魂不会死,解脱之后是走向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在痛苦中,或者是无奈的自杀,则是摆脱了所处的那种痛苦境地,是一种解脱。
最后,带班助教老师张广良对本主题的研讨做了总结,他认为“比较中西方死亡观”的主题很好地将最近几周研读的经典《坛经》与《斐多篇》结合了起来,同时也能启发同学们透过主题去广泛地阅读相关经典著作。4组同学的展示以生死观的定义、中西方生死观的渊源作为基础,再延伸至对中西方生死观的比较,逻辑严密,看得出来是有用心思考的。
同学们对于死亡观的讨论则将研讨拉向了另一个高潮。同学们的问题涉及哲学、宗教等,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仍然能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和探索,并在真实的实践中去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谛。人固然终有一死,然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我们大好的青春年华!
文字:动力与机械学院1班2小班4小组、张广良
图片:张广良
责编:张斯婧、李猛、李珍贞
终审:李培蓓、尚晓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