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小班研讨 | 人造美的申辩

发布时间 :2021/01/28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Image    


弘毅学堂2020级人文科学试验班

王志冰



人造美的申辩


王志冰

指导教师:苏德超(哲学学院)

席勒的美学理念中,人类由野人宣告进化出人性的标志是“对假象的喜欢,对装饰物与游戏的偏好”,也正是这些偏好反映了人的审美心境的产生,由此“将野蛮人导向美”。这似乎是说人从完全置身于自然的状态中逐渐脱离后才对美有所要求,美作为人类自身的造物要高于原始的自然,它的人造性不言而喻。

undefined

//席勒

然而这一念头刚冒出来,我们立刻就可以质疑自己:你把自然美置于何地?难道你从未欣赏过自然中瑰丽的风景吗?不过这反驳注定是无力的,因为在谈及欣赏美的同时,欣赏者自身已经被涵盖进来


我们还是来看看席勒对自然美的阐释吧,他说:“自然从需求的强制或物质的严肃性发端,通过剩余的强制或物质游戏,过渡到审美游戏。”


自然美在本文是指美的作用对象是不经人工作用的大自然,包括其中的诸多生灵。他的阐述作用在大自然中有灵魂的生灵或无灵魂的景观上时,似乎都能得到完美的解释。当狮子既不需要忍饥挨饿也不需要与其他狮子搏斗时,它剩余的精力便可能消耗在漫无目的的吼叫之中,这既非物质上的强制,也非精神上的逼迫即是一种游戏。当天边凝结出云霞,它已经遵照自然的法则完成其存在的目的,而自然偏偏另外赋予它多余色彩与光影,在地平线上描绘出一幅秀美的画。这些自然之美仿佛无需人的参与而自由开落:自然不容商榷地赋予它们以剩余,要求它们自身成为美的生产者。

undefined

// 自然美

如此说来,自然美与人造美有着天壤之别,它自给自足,自生自灭,无需依附于人类而自在地生长。可是,如果我们不承认有这样一位拥有游戏冲动的神在操纵着自然、为自然造物添加合适的剩余;那么自然之美究竟从何而来?


让我们暂时抛弃这位拥有审美心境的自然神,重新审视自然美的来路。美是由游戏冲动而来,游戏冲动则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平衡。当一客观事物呈现在观者眼中且仅有感性冲动在作用时,这一事物注定只能以实在填满每一个瞬间,它带来的是时间之中连绵的情感刺激,反映的是观者当下的欲望,然而也只有当下,没有一条准绳将当下与过去、未来串联。当只有形式冲动作用时,那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抽象法则难以和眼前具体的客体联系在一起,它扬弃了时间而跨向永恒,可惜瞬间的激情跟不上它的步子。这样一来,无法跨越的鸿沟往往很快就让人丧失了对客体的兴趣。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将二者融合:感性冲动提供当下的欲求与情感,形式冲动提供永恒的法则与准绳;在现在的确定和未来的无限可能、被动的接受和主动的创造之间,有着无限的空间供美驰骋


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意识到美的存在。“意识”一词的主体其实就是美的创造者。而对于美而言,创造者即为欣赏者,不同的欣赏者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美,不同的创造者欣赏到千变万化的美。或许有人会问:“那位美丽的女士难道不是美的创造者吗?”一位不自知其美的女士其实与不自觉其美的大自然相似,她们同样不是美的创造者,她们的美仅能在欣赏者之中游戏罢了。不过,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前者完全可以成为自身之美的创造者与欣赏者;而大自然,倘若我们不以拟人化的想法加以考虑,仅承认它的客观存在,那么它并没有能力成为自身美的欣赏者,当然也无法成为自然美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可以说,自然美的创造者并非自然,而是具有游戏冲动的智慧生物


这样看来,自然美与人造美的区别实际上微乎其微,仅仅是美的体现处不同,而其创作之源均为人的游戏冲动


即使下了这样的结论,顾虑仍然存在:我们把至高的美专横地归为人的造物,这是否是对美的一种贬低与折辱?连席勒本人也没有轻易将美的起源归于人类,他慎重地说:“美像所有有限与无限的交互关系一样,我们是永远无法探究的。”或许他是在担心人类为此等发明而妄自尊大,因此不愿承认美是人类的造物吧。

undefined

// 席勒纪念雕像

诚然,人类自身不论作为个体还是群体,都是极其有限的,但我们绝不应当以此局限为耻而顺从地桎梏自身于肉体,这只能使人性甘于不断向兽性堕落;正相反,我们应该怀有骄傲的作者意识,宣称至高的美是有限个体的造物!美的崇高并不会因为其创造者自身的局限而受限,因为它本身就是人类对无限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充满局限的个体努力突破、追求永恒的见证,它是永远无法在完全意义上实现的梦想,是人类的希望与理性孕育的圣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凡是得以为我们所认识的无限都是美的。为什么康德震撼于头顶的星空,倘若它只是一片缀满闪烁星子、不断变化着的深蓝帷幕,仅仅给每一位观众留下一阵头晕目眩的光辉,倘若它只是无限宇宙的一种偶然而抽象的表达,是无穷单子的“前定和谐”,除了数字与公式,我们无法以任何方式与之亲近,那么康德或许会出于其他原因,但绝不会因宇宙之美而探求它的起源。但我相信,康德从宇宙所呈现出的一小片星空之中看到了无限,在这片头顶的星空与无穷奥秘的宇宙之间,是人类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希望与未来。在这片广阔无边的空间之中,美拥有着无穷的自由,它既不受到物质的约束——因为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从中获取比地球上更大的利润,也不受形式的约束——因为从未有哪位伟人为宇宙划定准则。它像人们放飞的一只风筝,满载着希望向无限遥远的天边飞去,而总有一根细细的线连接着人类与美;只要这根线不断,人就不会堕落为只埋首于脚下的尘世而从不抬眼望向苍穹。


赞美这人造的产物,是人类想象力的游戏、绮思的寄托、自由的证人!


文字:王志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张   岩

终审:张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