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优秀作业 | 眼泪中的破碎与完成——读《斐多》为何而哭

发布时间 :2020/12/05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undefined

弘毅学堂人文科学试验班2020级  张忆南


苏格拉底从容且津津有味地喝下了毒药,他的学生们掩住了脸,开始恸哭。


《斐多》一篇的最后,苏格拉底向诸神祈求后走上了死亡,学生们的反应是“流泪”。通常为读者所注意和探究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学生们感到羞耻,故忍住不哭。


undefined


但我今天想试着重点谈前一个动作,即:他们为什么而哭?


对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不假思索地给出回应:斐多们是为自己失去“作为友伴的男人”而哭,是不舍苏格拉底的离去而哭。这也是原文中斐多留下的答案。


但是结合前文中苏格拉底和学生们的谈话来看,学生们已经基本接受了苏格拉底的死亡观,他们是可以接受老师平静死去的事实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学生们的眼泪解释为单纯的情感冲动呢?


我们认为这仍然过于草率。学生们在苏格拉底喝药时迸发出的眼泪里,还有一种深层的冲击感和破碎感。这种破碎感是在巨大的残酷的命运面前产生的感性创伤,理性的哲学思考固然为苏格拉底之死提供心理缓冲,但破碎感仍是难以绕开的一次爆炸。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学生们受到苏格拉底死亡的冲击,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接受他的生命观和相关学说。他们表示出理解,并不是因为苏格拉底将死而制造善意的谎言,要知道,《斐多》中体现出的师生关系的一大重要特质就是学术上和情感上的真诚。


undefined


在学术上,西姆米阿斯和刻贝斯多次直接表明自己无法理解、不赞同苏格拉底的观点,并指出苏格拉底灵魂证明尚未完成的环节,刻贝斯甚至直接提出自己对死后灵魂会飘散的单纯的“小孩子似的”怕惧。他们持续着坦诚、交流、争鸣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不因苏格拉底生命的结束而终止的。从后面他们“羞耻”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学生们真心实意地愿意践行这种新获得的观念。因此,苏格拉底的学生们,至少在理性上确实接受了苏格拉底的生命观,而并非曲意安慰而为之。


这种由老师传递给学生的信仰本该承受住悲惨画面的考验,那么,打击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认为,虽然感性和理性是紧密相关的,但在这个场景中,这两者的微妙距离成为了冲击感的一大催生因素。学生们由先前的谈话获知:灵魂存在且是不朽的,哲学家死后能在另一个世界被更好的神灵眷爱,故真正的爱智慧者不应该惧怕死亡。这个“不应该”的语境是面向普罗大众的。苏格拉底平静超脱的论证稳定坚实地扎根在了学生们的理性层,但某种程度上,这也意味着学生们对它的理解停留在了抽象的概念中。


undefined


理性层冲破感性层的时刻是苏格拉底拿起酒杯的瞬间。不难想到,学生们由此迸发出了一种强烈的爱意。抽象的平静向死的哲学家形象和他们最亲近的老师重合了,学生们得以亲眼目睹一个哲学家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将带来在传统意义上极其严重的后果:死。他的言辞已经打动众人,现在,他言行一致,而行胜于言。抽象的推理有了一个感性的表达,苏格拉底用自己肉体生命的毁灭印证着自己的智性推论。面对论证,学生是冷静的,面对主动选择的死亡,学生的内心是震憾的。此刻,苏格拉底完美的形象完成了,他受到比他生命中任何一刻更多的敬仰和爱。


这种矛盾中的爱意迅速地加强了学生们和苏格拉底单向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必然会由于苏格拉底为哲学和智慧做出的牺牲而变得不完整,学生们正承受着苦痛。当苏格拉底选择以他肉体的逝去作为其哲学的终极表达时,学生们对他的情感依赖就此失去了实体的寄托。这也就意味着,他的死将无可避免地带来破碎感。


苏格拉底的死是一位良师的逝去、一位父亲般的引路人的离开,同时也撕扯着这种不断重生的强烈的爱。现实化了的死包含着这个他们所爱的活生生的人的死刑的执行,毒药切断了他们之间余温尚存的一切热闹的讨论、玩笑和约定。他们由此感受到死的剧烈的毁坏感,智慧的道理不灭,但似乎一切还是化为乌有了。他们失声痛哭,为这种无常的命运。


那么,倘若苏格拉底不死,他的最高程度的美是否就会幸运地得以保存呢?


回答这个问题仍需要返回学生们那一瞬间的“爱”中去。爱什么?


undefined


爱苏格拉底。这是显然的,但不仅是苏格拉底的初始形象。他是学生们理性而智慧的老师,是一个为了信仰和正义被雅典判处死刑的公民。但他毕生的高尚事业的完成是这场著名的殉道,即“苏格拉底之死”。他从俗世的生和死的束缚中超脱了,这种神性的情感将学生们紧紧地环绕着。我们或许可以说,苏格拉底越接近死,他才越像他自己。而与其说学生们是爱这个将死的人,不如说他们爱他践行理想、抗争毁灭的定格的悲剧画面。


因此对于上面的问题,我们给出的答案是,不会。苏格拉底不死,他的形象便是未完成的,也就无从谈那种特殊的美和爱了。因为,死亡不仅仅是它的毁坏者,也是它的创造者。破碎感和美感永远如影随形,苏格拉底的学生们的眼泪流在所有的碎片之上。


这似乎是非常戏剧性的,跨越世俗的超越感塑造美,而更为普世现实的毁坏击碎它。这是否意味着,尽管苏格拉底在信仰的指引下走向了死亡,人类仍永远无法走出恐惧毁灭的阴影呢?


我们的答案仍然是否定的。这种理性和感性、超越和现实的冲突永远不会结束,理性、逻辑和高尚的信仰告诉人们“应该如此”,而本能的动物性的恐惧带来无限的挣扎和徘徊——但正是在这种冲突中,美和爱得以生长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在这种挣扎中,人成为人,并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


回到《斐多》,苏格拉底面对掩面哭泣的学生们说道:“你们安静吧,要坚强!”


斐多和其他人一起停止了哭泣,他们感到羞耻。在这之后无数的人回忆起苏格拉底,无数的人怀念这个“最好,尤其最明智,最正义”的雅典人,用死给他的天真的学生们上了一课。但是我也想记住斐多们的眼泪,因为他们哭泣了,我们便知道,并不是无事发生。


(指导教师:苏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