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 信息管理学院
肖荷荣
【指导老师评语】
作者以《论语》与《斐多》两部经典的阅读经验,讨论其中的生死观。关于这两部经典的生死观并不全然是授课内容,作者选取的主题体现了他自主学习的成果,值得鼓励。作者分别讨论了孔子、苏格拉底的生死观特点,拎出“人文情怀”与“理性思考”两个关键词,并比较二者的异同,欲从中寻找古代哲人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不论其中是否有未尽之处,亦已超迈同侪。(文学院副教授 汪超)
摘 要:人类作为有独立思想的生命体,从古至今,对生与死的思考从未停止。本文探讨《论语》一书中所表现的孔子的生死观及《斐多》一书中苏格拉底的生死观两者各自的特点,辩异求同,并从中找到对现代人的关于生与死的启示。
关键词:生死观;孔子;苏格拉底
一、引言
所谓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生与死是一切生命必经的过程。对除人类外的其他生命而言,趋生避死的本能就是它们与生死概念的唯一关联。而人类作为有独立思想的生命群体,却能对生与死有特别的思考。中西方的思想家们在不同的时空维度里,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产生了或截然不同、或不约而同的生死观。孔子作为对中国的思想道德影响最大的圣贤,苏格拉底作为被广泛承认的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们的生死观更是值得探讨。
二、孔子:富有人文情怀的生死观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生与死的观点各有不同。杨朱提出“贵己”、“重生”,主张以保全个人的生命为人生理想,认为死亡是“吾生”价值的丧失。庄子视“悦生而恶死”为人生的一大桎梏,认为要获得人生“自由”,就必须超脱死生之变;提出“以死生为—条”,否定生与死的界限,甚至把死亡作为人生自由、幸福的最终实现。而孔子在社会转型的特殊背景下,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生死观。
《论语》中,季路问死,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未知生”,因为未知,反而刺激了孔子对生的意义的不懈追求。经无数学者对《论语》等相关古籍的考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的生死观也必然与“仁”相关。“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生的状态下,孔子以追求“仁”、践行“仁”作为贯穿生命始末的目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在生的时间维度里,孔子承认人的欲望,但是当不正当的欲望诉求与“仁”相冲突时,孔子愿意放弃欲望、宁愿处于逆境而维护“仁”。孔子对“仁”的信仰还不止于此——“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更是愿意为了成全“仁”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仁”对于他来说是信仰。孔子求“仁”,是承认人的合理欲望,是宣扬人的独立与尊严。看似被礼教缠身的“仁”,其实是充满人文情怀的。
在生这个维度,孔子求“仁”至死不渝;而在死这个维度,一方面,孔子对“死”这一自然状态持乐观态度,孔子之语“焉知死”既是一个有力的论证。如上文所论述,在对生与死的理解中,孔子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了生的意义上。而对死亡这个概念,孔子也并没有避讳死亡的思想负担,反而是认为既然一切生命都要经历死亡,死亡也不过好比回归泥土。但是,即使怀抱这样的态度,也并不表明孔子对生死完全超然。至少他没有像庄子为亡妻鼓盆而歌一样为逝者手舞足蹈,对人,他依然怀有喜生悲死的世俗情感。《论语》中记载,在颜回死后,孔子的表现是:“子曰:‘噎!天丧予!天丧予!’”由此可见,孔子对死亡并非无动于衷,相反,他是支持生者对死者怀有悲哀的情绪的,并且身体力行。《论语》中孔子对“临丧不哀”者的抨击,以及严格的丧礼制度,直接表现了孔子为死而悲的感性的一面。
三、苏格拉底:充满理性思考的生死观
在生与死这个哲学问题上,苏格拉底的思考也是不负盛名。不同于孔子“未知生,焉知死”,苏格拉底首先在自己的逻辑系统中给“生”和“死”下定义。“我们认为死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处于死的状态就是肉体离开了灵魂而独自存在,灵魂离开了肉体而独自存在。”从定义开始,苏格拉底对生与死展开了系统的思考。既然苏格拉底引入了“灵魂”与“肉体”这两个概念,那么对其生死观的讨论也不能脱离“灵魂”。
在《斐多》中,多次出现了“热爱智慧”这个概念。苏格拉底认为,人生的终极追求是知识与智慧,只有智慧是可以在死亡之际被灵魂带走的。从这个设定上说,真正追求智慧的是灵魂本身。而为欲望和感官所困的肉体成为了灵魂的羁绊,干扰灵魂,使得灵魂无法用纯粹的思想获得真知。那么,灵魂如何能够得到真正的、纯粹的智慧呢?苏格拉底给出的答案是:“如果思想集中,不受外物干扰——一切声音、形象、痛苦、喜乐都没有。尽量撇开肉体,脱离肉体的感受,专心一意地追求真实。”这恰恰是死亡的设定。死亡,正是灵魂离开肉体,去往一个可以用纯粹的思想追求智慧的世界,灵魂在这个世界里要远比在世俗世界中快乐得多。因此,苏格拉底认为死亡是不可惧的,他能够从容地面对死亡。
但是,假如依此草率地认定苏格拉底追崇死亡,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即便在苏格拉底的逻辑设定里,死亡对灵魂来说是更幸福的去向,他也绝不鼓励轻易放弃生命。相反,苏格拉底认为,世人是神的所有物之一,自杀是忤逆了神的。只有当死亡成为必然时,世人才需坦然接受。在这里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本可以逃亡的苏格拉底却选择了赴死呢?这样的死亡难道是一种必然吗?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他要向当时的雅典证明,雅典的所谓的“民主”是错误的。七十岁的他,批判雅典民主宣扬正义最有力的方法,恐怕就只剩下死亡。从这个角度来说,苏格拉底也是在死亡成为必然的情况下,坦然赴死。在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他依然用理性做出了选择。
四、孔子与苏格拉底生死观的比较
在面对生与死这个人类根本问题的时候,孔子给出“未知生,焉知死”这一模糊的答案,而苏格拉底则是对此运用理性的逻辑思维进行思考和解答。“未知生”,表明的是孔子对生的意义的不懈探求与追寻。与此类似,苏格拉底也表现出了不断追求意义的态度。虽然二者追求的对象不同,但是他们的追求态度都是无比赤诚与坚定的。他们毕生所追求的在他们看来都是可以超越生命的信仰。
与孔子基于人本身的生死观不同,苏格拉底对生死做出了一种可以说是高屋建瓴的阐释,富有西方哲学的理性特征。对于死亡本身,孔子与苏格拉底不约而同地表示出了坦然的态度。只不过,孔子的坦然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而苏格拉底的坦然是基于对自己所思的灵魂纯粹的向往,并且,苏格拉底是真正为此感到愉悦的。
在“生”这一维度中,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有对于欲望的思考。不同的是,孔子承认通过正当途径而满足的欲望,而苏格拉底则是否定了身体的一切感官与欲望,以求灵魂的绝对纯粹。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孔子与苏格拉底都鼓励珍惜和尊重生命,并没有表现出厌世、厌生的情绪。
五、启示
孔子和苏格拉底身处对世界文明影响最大的贤人群体,他们的生死观也必然对当代有所启示。
在生的状态下,人要讲求人生的意义,尤其是对社会的意义。追求“仁”于孔子,热爱智慧于苏格拉底,首先是二人对自身的要求;而为了国家和人民,二者又努力向外延伸自己的追求。苏格拉底曾言:“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相关联,生命的意义将会得到提升。而在个人与国家人民的关系之外,个人是否有比求生更重要的信仰,此处并不急于比较择生择死两者境界的高低,而是认为这更多属于个人主观上的考量。
“欲望”也是启示的关键词。欲望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欲望的不同理解对现代人各有启示。一方面,在法律与道德的约束条件下满足自身的欲望,这并非一种原罪,反而是值得尊重和鼓励的;但另一方面,尽管是在灵魂的存在无法得到确切论证的情况下,人也要注重追求精神的自由,不应该为欲望所奴役。
按照现代科学理论,尚且只能认定,生与死是一种自然过程,无法比较生与死的幸福感。出生、成长、衰老(广义)、死亡,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其实都不应该称作生命。因此,人不必对死亡有所避讳和恐惧,只需要在生的过程中珍惜生命,在死亡成为不可避免的必然时,坦然面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