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属于第四模块的“艺术体验于审美鉴赏”的一般通识课程《音乐剧鉴赏》。
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大学生“成人”与“成才”,强调从知识教育发展到能力教育。《音乐剧鉴赏》课程追溯欧美音乐剧的人文源起、历史形成、时代分化与风格分类,赏析具体的剧目,并专题介绍音乐剧历程中具代表性的明星、个性导演及其与好莱坞歌舞电影的关系等。本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音乐剧这一舞台艺术,感受其所包含的音乐、戏剧、舞蹈、舞美与服装设计等不同的艺术元素,从而在面对各种艺术形式时能有独立的鉴赏、分析能力。
教师介绍
课程负责人
吴靓
吴靓,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戏曲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已在《中国音乐》、《戏曲艺术》、《戏曲研究》、《湖北社会科学》等核心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
音乐剧于19世纪末兴起于美国,是一种集音乐、戏剧、舞蹈、舞美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戏剧品种。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音乐剧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经典剧目的赏析。
教学模式如下:
(1)课堂上深入式讲授。本课程涉及的作家作品较多,需要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仔细筛选,然后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区域文化等方面去把握其个人风格与作品特点,并将其放在整个音乐剧发展的历史中去审视和品味,与其他中外艺术形式进行比较。
(2)课堂、课外展开讨论。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设计有思考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开放式教学。比如,提问“音乐剧是什么?”通过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为音乐剧下定义,从而了解音乐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以及与歌舞剧的区别。这种民主对话式的讨论可以是分小组课后讨论或者课堂辩论的形式。
(3)设置实践活动环节。指导学生参与戏剧实践类的社团活动,组织音乐剧、歌剧、舞剧、话剧、戏曲等戏剧艺术的现场观摩活动,学生可以讨论或是演讲的方式发表观感,并计入其考核成绩。
(4)围绕专题展开阅读和写作。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其收效更佳。设计一个专题,让学生自选角度和主题,展开相关文献的阅读,进行研讨,最后形成文字,完成论文的撰写。
音乐剧《西贡小姐》剧照
教学方法与创新
本课程教学采用传统课堂的讲授式教学与现代网络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音乐剧的鉴赏过程需要使用网络资源,搜集更多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以积累感性认识,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展示和讲解,也鼓励学生课前课后能自觉地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资源以辅助学习。比如,课堂上赏析过某经典剧目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尽可能搜寻不同的演出版本,对比观赏,思考优劣,然后组织研讨。学生需要对剧目内容熟悉,有自己的理解,对编导、演员等的二度创作有自己的看法。这也促使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作更多延伸性阅读。
另外,引导学生参与舞台艺术实践活动,如:参与和戏剧有关的社团活动,或者去剧场现场观摩各种戏剧艺术,包括音乐剧、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在比较中更能理解各种文化和艺术形式。
音乐剧《猫》剧照
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述(6学时)
一、音乐剧的定义
二、音乐剧的特征
三、音乐剧的演出场所
四、音乐剧的奖项
五、了解音乐剧的途径
六、欣赏的维度
第二章 早期音乐剧的形成(6学时)
一、孕育音乐剧的土壤
二、正歌剧与轻喜歌剧的影响
三、黑人音乐的植入
四、滑稽秀和杂耍秀
五、综艺秀
六、时事秀
七、齐格飞富丽秀
第三章 叙事音乐剧的开端(3学时)
一、第一座里程碑:《演艺船》
二、美国民间歌剧:《波吉与贝丝》
第四章 叙事音乐剧的黄金时期(7学时)
一、罗杰斯与小哈姆斯坦的作品
二、其他佳作(桑德海姆、伯恩斯坦等作品)
第五章 流行文化影响下的音乐剧(3学时)
一、世界范围内摇滚乐的兴起
二、摇滚音乐剧
三、爵士音乐剧
第六章 国际化视野下的欧洲音乐剧(7学时)
一、韦伯作品
二、勋伯格作品
音乐剧《吉屋出租》剧照
课程成绩评定
最后成绩由四个部分组成:
期末考核占60%
考勤占15%
讨论占15%
课后作业占10%
音乐剧《变身怪医》剧照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
[1] 《音乐剧导论》,张旭、文硕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2]《百老汇音乐剧》,慕羽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3]《西方音乐剧史》,慕羽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4]《音乐剧概论》,黄定宇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卢广瑞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音乐剧指南》,施特凡·普弗里希特编著,杨祖群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7]《西方美学与艺术》,彭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西方音乐史》,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9]《20世纪中国戏剧史》,傅谨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10]《戏剧鉴赏》,傅谨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1]《欧洲戏剧史》,郑传寅、黄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诗学》,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版。
[13]《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刘彦君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作为戏剧的歌剧》,约瑟夫·科尔曼著,杨燕迪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15]《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6]《歌剧与观念:从莫扎特到斯特劳斯》,保罗·罗宾逊著,周彬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地球村中的戏剧互动》,荣广润、姜萌萌等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8]《异彩纷呈:20-21世纪之交美国戏剧研究》,陈爱敏、王羽青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资料来源:教师自备;学院资料室、校图书馆馆藏;网络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