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属于第四板块“艺术体验与审美欣赏”的一般通识课程《校园戏剧创意与实践》。
本课程教学团队精心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努力开拓具有鲜明特点的武汉大学戏剧艺术通识教育路径,引导大学生领略世界戏剧的丰富景观,较为深入地感受戏剧经典的魅力,打开领悟戏剧艺术的大门,发掘戏剧的艺术表现力,有效进行校园戏剧艺术创作、传播实践。
教师介绍
课程负责人
杨诚
杨诚,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艺术学系影视表演教研室副主任。演出经历:话剧《乱套了》《与影子较量》《海鸥》《小井胡同》《西望乐山》。
团队成员
易栋
易栋,男,讲师。研究方向:戏曲文化、戏剧传播学。
团队成员
黄蓓
黄蓓,女,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外国戏剧史》、《专业英语》等课程。
团队成员
万松玲
万松玲,女,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现任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讲师;被评为武汉市大学生戏剧节“优秀表演指导教师”;获得武汉大学2015-2016年度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
团队成员
李骏
李骏,男,200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灯光设计专业,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湖北广播电视台灯光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湖北省舞台美术学会理事、湖北省舞台美术学会舞台美术创作中心副主任。
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实,进度安排合理,观照戏剧的历史源流和重要的流派、思潮、创作方法,涉及剧本写作、形体训练、表演技巧、舞美设计与制作、导演方法、组织管理、策划演出、戏剧史论,等等。
《校园戏剧创意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大学生领略世界戏剧的丰富景观,较为深入地感受戏剧经典的魅力,打开领悟戏剧艺术的大门,发掘戏剧的艺术表现力,有效进行校园戏剧艺术创作、传播实践。以戏剧为研习对象,以校园戏剧为生动载体,激发并提升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创造力,为戏剧创作、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养生力军。在此基础上既达成导向“完全人格”、博雅气质的教学目标,又促进校园戏剧的活跃与发展,趋近通识教育“成人”、“致美”的旨归。
本课程整合校内外戏剧教育资源。教学团队成员是近十年来投入武汉大学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和校园戏剧原创实践、创意传播的骨干青年教师。杨诚老师导演了《捕鼠器》、《萨勒姆的女巫》、《称心如意》等表演专业毕业大戏,是多部校园原创戏剧的编导或主演,荣获楚天文华表演奖。易栋老师荣获武汉大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被选为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黄蓓老师在戏曲进校园领域富于成效。李骏老师是创作经验丰富、创意非凡的优秀舞美、灯光设计师。教学团队具备建设好本课程的实力和人文情怀,务实创新,乐于奉献,可望为武汉大学的艺术通识教育和校园戏剧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歌剧《茶花女》剧照
教学方法与创新
《校园戏剧创意与实践》这门课致力于开启学生的天性,在解放他们的五官、五感,唤起自我意识等方面做出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对事物、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眼光、一种直觉。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使学生对各种人的品行和心理多一些理解,在进人社会之前有所准备,无疑会使人与人的交往变得更为容易、和谐。本课程将在艺术感知、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引导学生塑造完美人格方面提供助益。
本课程从创意解析和创作实践两大维度展开,对戏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构成元素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阐释戏剧的特性,介绍戏剧批评、创作的要领,并以一部戏剧的策划、排练、制作、宣传、演出的过程为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参与戏剧创作的各部门职能讲授和实践,让学生戏剧既有宏观了解,又有具体参与。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普及性、实践性,从理解接受,到体验感受,再进入参与创造,在教学过程注重循序渐进,知行合一。
(1)注重教学内容安排的循序渐进,由简单到综合,由基本到提高、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理论阐述阶段,运用多种媒体手段授课。充分发挥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互补功能;实践阶段,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课前准备,形成创作实践、小班研讨交流、大班观摩的立体教学模式。
(3)适当采取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中提升能力。指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创新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话剧《雷雨》剧照
学时分配
(一) 什么是戏剧及戏剧的分类(3学时)
戏剧的发源、本质与特征、意义;
戏剧分类方法与舞台呈现的样式;
戏剧动作与戏剧性,悲剧、喜剧、正剧
(二)戏剧策划(3课时)
演出制作人与戏剧构作;
剧本的选择与写作;
戏剧情境、场面、情节与结构;
剧本中的人物与语言。
(三)演员与表演(8课时)
动作的艺术;
舞台表演元素训练;
组织舞台动作。
(四)舞台美术 (2课时)
舞台空间概念;
灯光、布景、道具及人物造型;
舞美设计。
(五)导演艺术(3课时)
何为导演;
导演构思与导演基本技法;
舞台调度与节奏。
(六)中期总结 (2课时)
梳理前期课程内容;
分成若干小组,学生自由选择各职能。
(七)分组讨论(3课时)
确定制作人、导演、演员以及幕后工作人员;
确定剧本段落、人物;
制定排练计划。
(八)团队回课、合成排练(5课时)
每一组团队回课,教师现场指导;
交由团队课上组织排练;
同时宣传及制作服装布景、确定演出时间及场地;
合成排练:到演出场地,以演出标准,合成排练;提出修改意见。
(九)演出 (3课时)
选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戏剧创作流程,再有选择地参与其中。为了达成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将依托武汉大学人文底蕴深厚、学科齐全的优势,紧密关注当代戏剧前沿问题,吸收新的研究成果,通过丰富多元、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热情。
音乐剧《歌剧魅影》剧照
课程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将课堂讲授、讨论和创作实践结合起来。
课程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综合课堂出勤率检查、课堂讨论、创作过程参与、演出、课程论文评定。对在第二课堂表现优秀的选修同学给予加分。
京剧《霸王别姬》剧照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
1、《戏剧艺术十五讲》(修订版),董健、马俊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戏剧鉴赏》,谭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校园戏剧》,桂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欧洲戏剧史》,郑传寅、黄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世界艺术史:戏剧卷》,宋宝珍著,东方出版社,2003年
6、《西方名导演论导演与表演》,杜定宇,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7、《迈向质朴戏剧》,(波兰)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著,魏时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8、《戏剧思考》,王晓鹰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年
9、《戏剧的限度与张力——新解读曹禺三部曲导演文稿》,王延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0、《中国戏剧艺术论》,傅谨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胡芝风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12、《戏剧艺术概论》,周安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13、《外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张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4、《世界名剧导读》,刘明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15、《90年代中国戏剧研究》,蔺海波,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16、《中国先锋戏剧批评》,周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
17、《地球村中的戏剧互动》,荣广润、姜萌萌等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8、《社会表演学》,孙惠柱著,商务印书馆,2009年
19、中外戏剧经典、名作影像光盘
20、网络资源:中国戏剧场
[资料来源:教师自备;学院资料室、校图书馆馆藏;网络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