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属于第一模块“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一般课程《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本课程名为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主要介绍中国古代诸如冠、婚、丧、祭等各种影响深远的重要礼仪,并探讨中国各主要地区及方言社群的社会风俗。课程侧重现代研究前沿与成果的选介和原始文献之导读,重视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现实观察、研究相结合,融贯古今。
教师介绍
吴兆丰
博士,历史学院讲师
吴兆丰,男,1983年生。历史学硕士,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讲师。香港孔子学院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兼任协理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员。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为明史及明代思想文化史,近期关注的议题为明代儒者教化宦官的理念、著作与行动。承担课程为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全校通识课)、中国文化史(宋元明清部分)、中国历史文献学(宋元明清部分)、中国法制史(明清部分)、中国历史文献检索与利用(宋元明清部分)等。在《燕京学报》、《史林》、《汉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承担并完成多项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
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
本课程名为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主要介绍中国古代诸如冠、婚、丧、祭等各种影响深远的重要礼仪,并探讨中国各主要地区及方言社群的社会风俗。本课程的讲授原则,乃详一般课本之所略而略其所已详,侧重现代研究前沿与成果的选介和原始文献之导读,重视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现实观察、研究相结合,融贯古今,希望学生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及其核心精神所在,理解礼仪与风俗的实质与现代意义。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髓——礼仪与风俗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情形,掌握对近世社会影响甚巨的重要礼仪与风俗,重点掌握礼仪与风俗的时代变迁、地域差异以及当代遗存与意义。
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讲:礼仪、风俗与社会秩序(释礼、俗;礼仪与风俗的互动关系;礼仪、风俗与社会秩序),共2学时。
第二讲:儒家礼制的建立(礼的起源;儒礼的形成:从古礼到周礼;儒礼经典:三礼;儒家礼制的分类与要素),共2学时。
第三讲:古代的族群、宗教对礼俗的影响(族群与礼俗的文化互动;宗教仪式与礼俗变迁),共3学时。
第四讲:岁时礼俗与节令庆典的文化意义(古代纪时、历法、农耕与岁时节庆;中国古代主要的岁时节庆与内容;节庆的文化意义:狂欢与秩序),共3学时。
第五讲:社会阶层与地域差异中的衣食住行之礼与俗(衣;食;住;行;日常起居),共3学时。
第六讲:宗族与祠堂(宗族的基本要素;近世家庭与宗族;从宗庙到祠堂;祠堂的历史功能),共3学时。
第七讲:期中报告与讨论(同学提前自愿分成10-12个研习小组,每组10-15人,组内分工协作,对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相关内容展开研习,最后作堂上展示或报告),共2学时。
第八讲:成年与婚姻(诞生及成长礼仪;成人礼:冠礼与笄礼;合二姓之好:婚礼),共3学时。
第九讲:丧葬与祭祀(丧服制度;丧葬礼俗与程序;祭祀礼俗),共3学时。
第十讲:书信礼仪(简牍中的早期书信;晋唐书仪;尺牍笺启柬帖;古代书信举例),共3学时。
第十一讲:礼物的流动(作为交往媒介的礼物;古代贽礼;礼尚往来与“人情”),共3学时。
第十二讲:期末考试(闭卷),共2学时。
课程考核
1、两次随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20%。
2、同学分组研习,并在堂上作口头报告或展示、演示,占总成绩的20%。
3、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60%。
教材及参考书
1. (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台北:文星书店,1964;台北:鼎文书局,1977。
2.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西北、西南、中南、东南、华北、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1995。
3. (宋)聂崇义纂辑,《新定三礼图》,北京:中华书局, 1992影印《古逸丛书》三编本;丁鼎点校解说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清)黄以周,《礼书通故》,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5.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古代礼制风俗漫谈》(1-4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
6.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6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7. 陈高华、徐吉军主编,《中国风俗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8. 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6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 王秋桂主编,《中国节日丛书》10卷(春节,元宵,淸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至,过年),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5
10. 《中国民俗大系》(每省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2004。
11. 齐涛主编,《中国民俗通志》(生养志、信仰志、丧葬志、婚嫁志、服饰志、节日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12. 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8卷(物质民俗、史诗歌谣、信仰民俗、学术史、民俗理论、社会民俗、神话、传说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3. (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何乃英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王巍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
14. (法) 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 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6.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7. 沈从文编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8.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4。
19. 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0.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 Patricia Buckley Ebrey, Confucianism and Family Rituals in Imperial China: a social history of writing about rites,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22. Patricia Buckley Ebrey, Chu Hsi's Family Rituals:A Twelfth-Century Manual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appings, Weddings, Funerals, and Ancestral Rit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23. 费成康,《中国家族传统礼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4. (日)酒井忠夫《中国善书研究》(增补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5. 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6.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2000。
27. (比利时)钟鸣旦,《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8.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9.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0. (日)中川忠英编着,《清俗纪闻》,方克、孙玄龄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31. 王次澄等编,《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