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周一晚的教一301,一场关于中国传统风俗礼仪的文化之旅都会在这里启程。主讲老师吴兆丰便在这段旅程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礼之理念,仪之思考,追溯礼仪与风俗的发展,探寻礼仪在当代社会的继承。
吴老师认为通识课程的理念应该是教育。李开复曾说“大学四年学生过完之后剩下来的是什么,只有教育”。而在吴老师看来,这种教育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技能,而通识教育则侧重于教会学生去自查,去读书,去理解方方面面不同的事物,在拓展视野的同时,提高心境的宽阔与自由度。
吴老师依据此种理念开设了这门课程。在总共十二讲的课程中,他从风俗礼仪的字形字义开始说起,涵盖古往今来的各种时节礼俗;不仅介绍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的基本内容,也引发出传统礼仪与风俗现实继承的思考;在为同学们讲述礼仪风俗历史沿革的过程中,更揭示出礼仪风俗的现实意义。
在第五次课上,吴老师为学生讲解岁时节俗。学生不仅仅获得了知识,也理解了节日习俗蕴含怎样的意义,以及这种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可以有怎样的重演。
例如七夕,除了大家熟知的习俗,过去的读书人也会在这一天将藏书取出来晾晒。东晋名士郝隆曾在当天坦腹晒书,成为美谈。讲到“七月半”时,吴老师回想起自己在香港中文大学时的经历——纸钱的灰烬从他敞开的窗户“登堂入室”,覆满整个房间——这是他高中以后对“七月半”最深的印象。许多令人感到陌生的民俗文化在他的谈笑中印入同学们的脑海,课堂上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
“中国人天生都是很会玩儿的。”吴老师在讲述中秋节的习俗时感慨道。除了吃月饼、拜月,原来赶月亮、偷“月亮菜”也曾是中秋节的“趣味活动”。古人会在中秋节化妆打扮出游偷菜,甚至在这一天上演 “误凤为凰”的闹剧。在节日,秩序被冲破,礼教法律的限制松懈下来,人们得以尽情狂欢,这是节日的意义。
中秋拜月
吴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像一本“查缺补漏”的风俗百科。“详一般课本之所略而略其所已详”正是这门课的授课原则。历史学院的何子毅同学在上完这门课后也表示,自己对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多了一些了解认知”。《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力求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及其核心精神所在。而学生也在了解礼仪与风俗发展变迁的过程中,理解了何为“礼”,何为“仪”,并深入探知现代社会礼仪之所在及礼仪何所在。何同学认为,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讲究”,这些讲究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它们怎样被传承下来,又有了怎样的沿革和变化,“这些东西非常有意思”。
《礼记·王政》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通过研读《礼记·王政》,吴老师详细讲解了“五方之民”风俗之异,以及“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元素,其中的精神如何一脉相承。
“读大学,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要改变气质。”动力与机械学院的陈立业同学对吴老师的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通过对礼仪含义的咀嚼,对不同风俗礼仪的了解,学生能够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五方之民风俗各异,但通过对各种风俗起源的理解,我们总能找到精神上的相通之处。体会其中的思想,以“礼”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异”,在生活中践行传统礼仪的精髓,这或许就是吴老师希望学生改变的气质。
吴老师的课堂
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这门课程并不仅仅是为了介绍一些看起来可能无用或者说与学生自身无关的礼仪。这门课要传达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是吴老师自身的通识教育理念——希望让学生、让自己能够认识自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引发对自身精神境界不足的思考,对生活中礼之精神的思考。
吴老师希望学生在上过这门课后能有一种改变,学生能够认识到更多的礼仪的体现,于生活中能够在不经意间发现蕴含礼的行为,理解生活中某些仪式是否蕴含礼,某些礼仪是否有传承的意义。最终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思考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自身的气质。除了教授《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之外,吴老师也是《人文社科经典导读》教师团队的成员之一。吴老师风趣幽默,贯彻他通识教育理念的课堂也拥有很好的口碑。他的导引课思想博雅,形式生动,深受学生欢迎。
《中国教育报》对吴兆丰老师课堂的报道
贺麟先生曾总结“不做传统观念的奴隶,不做流行观念的牺牲品;把握传统观念的精髓,做民族文化的负荷者;理解流行观念的意义,做时代精神的代表”。这也是《中华传统礼仪与风俗》想要传达给学生的最根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