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与逻辑课程群
数学与逻辑课程群的设置目的是普及现代数学知识、工具,强调数学的前沿热点,突出数学的新概念、新方法;直接的目的是为广大学生的科研和毕业后的工作给予直接有效的帮助。一方面,要突出数学的实用性。结合大数据研究、数据挖掘、数学建模、量子计算、金融数学等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非数学专业的同学了解数学的新发展、新应用。适当介绍常用数值计算软件、统计软件等数学工具软件,使各个学科的同学都能掌握一定的使用数学软件研究、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数理逻辑的训练,通过数理逻辑的学习,进一步训练逻辑思维、逻辑推理,并且结合实际,了解数理逻辑在计算机科学、网络科学、物理学等不同学科中的应用。
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自然计算方法导论》、《大数据思维与技术》、《逻辑学导论》《逻辑与思维导论》等。
2.格物致知课程群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它加速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课程群全面阐述了物理学理论体系每一次重大突破主要贡献者的探索历程;每一次重大突破的思维模式障碍、技术手段障碍、社会背景障碍;每一次重大突破对人类社会和生产实践的深远影响。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的知识推进过程、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思维模式,让学生体验物理学对自然描述之深刻、数学表述之优美、实际应用之广阔。旨在激发学生认识与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辨伪反思及创新思维的意识、实证研究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和所从事行业内,提升学生持续探索的意志力、找到核心问题的洞察力、解决关键难题的想象力。
具体开设课程包括:《生态功能材料》、《智能材料》、《20-21世纪物理学》、《材料科学》、《科技与考古》、《近代物理发展史》、《纳米科学与技术》、《诺贝尔奖物理实验》、《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等。
3.化学与环境课程群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推动相关领域科学与技术充分发展的动力源泉。人类的活动必然消耗自然资源,导致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当今工业发展及实施过程中易于产生人类所不需要的副产物,往往不可避免地影响环境。上述环境的治理及各种副产物的处理必须依赖化学手段。因此,化学与环境科学相互渗透,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必然途径,在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化学与环境课程群旨在探讨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前沿及热点领域,将在课程实施中兼顾广度与深度,渗透四大基础化学及热爱环境的基本思想。课程群目标为:让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知识背景下了解化学与环境发展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此设置以下三个板块:
(1)化学与环境科学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诺贝尔奖史话》、《近代化学发展史》、《化学的今天与明天》、《化学世界》、《从分子水平看世界》、《能源与环境》等。
(2)化学与环境及其它学科的和谐发展
《人文化学》、、《环境生物学概论》、《走进自然》、《环境化学概论》、《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低碳、环境与能源经济》、《水质与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环境健康学》等。
(3)化学与环境科学交叉领域的创新
《化学信息学》、《“量子”世界探秘》、《环境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环保产业创业》、《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功能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
具体开设课程包括:《环境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环保产业创业》、《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环境生物学概论》、《走进自然》、《环境化学概论》、《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化学信息学》、《诺贝尔奖史话》、《人文化学》、《化学的今天与明天》、《近代化学发展史》、《“量子”世界探秘》、《生物医学材料》、《化学世界》、《从分子水平看世界》、《低碳、环境与能源经济》、《水质与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环境健康学》等。
4.生命科学课程群
生命科学课程群介绍与生命系统有关的关键概念,将科学概念、事实、理论和方法与现实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能批判性地将之运用于将会接触到的科学主张。促进学生对生命奥秘的了解与欣赏,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生物科技对人文社会冲击的意愿,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需要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一定的专业学术的基础上,融入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使课程既有也有广度,既有专业性也有实用性。
具体开设课程包括:《人类生物学》、《生命科学导论(含实验)》、《植物世界》、《病毒与生命》、《生物进化》、《人体机理趣谈》、《生物恐怖与生物安全》、《微观人体世界》、《人类与微生物》、等。
5.经天纬地课程群
重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正确的自然观、宇宙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天文学知识以及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和新发现,了解与地球有关的地学学科相关知识,熟悉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规律和科学内容等,培养学生时空联动的地理学分析能力,具备分析各种常见自然现象的基本能力,最终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培植学科交叉研究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具体开设课程包括:《宇宙新概念》、《地球科学概论》、《天文学概论》《走进遥感世界》、《地理学概论》、《自然地理》、《遥感技术与应用》等。
6.IT世界课程群
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中的前沿研究领域和相关技术日新月异。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现代化科学计算能力、软件使用能力、快速高效获取信息能力和创造性地表达信息的能力,还要改变传统认识方式,提升大学生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迎接来自人工智能等新挑战。不同学科领域计算思维模式有相似处也有特殊性,课程建设重在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渗透、知识融通,培养学生形成宏观的计算思维和交叉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创新和哲学思辨能力,开拓视野,塑造积极向上的生命观、自然观和认知观,打下一个多学科交叉和计算思维的基础。
具体开设课程包括《MATLAB及其应用》、《人工智能与认知方法论》、《机器人概论》、《智能问题求解方法》、《信息安全概论及安全素养》、《软件与人类社会》、《计算思维导论》、《物联网应用与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互联网概论》、《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等。
7.工程科技课程群
工程科技是人类世界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通识教育目标不是培养更多的工程化技术人才,而是在贯彻“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基础上,鼓励学生们了解工程学科的科技发展史、重大事件的历史影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时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还要秉承环境保护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课程开设重在开阔学生思维方式,优化知识结构,打破自然科学专门研究技术的局限性,建立从多学科视角分析和审视科学及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专业责任感和创新的意识,弘扬崇尚科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科学人文交融的思维方式,促进先进技术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
具体开设课程包括:《创新与实践》、《创新与创造》、《数据通信与网络》、《走进电世界》、《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方法》、《电工初级技能训练》、《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概论》、《地下水与人类文明》、《环境水利学》、《系统工程概论》、《地下水环境》、《3S技术与城市》、《绿色建筑技术概论》、《人机工程学》、《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与实践》、《地下空间与未来世界》、《新型城市化建设热点分析》、《道路桥梁工程导论》、《核电站与环境安全》、《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世界桥梁建筑赏析》、《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海绵城市概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水利现代化》、《水安全、水管理与水文化》、《中国水利文化》、《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河流概论》、《大坝与河流生态系统》、《古今著名水利工程赏析》、《长江治水》、《调水工程概论》、《现代防伪技术》、《喷墨印刷原理与应用》、《图像复制技术及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包装技术》、《印刷光电技术》、《身边的材料学》、《走进能源世界》、《材料防护与资源效益》、《核能与安全——智慧与非理性的对抗》、《走进电子工程》、《电子与通信技术发展概论》、《光通信基础》等
8.哲学智慧课程群
哲学可以看作一种尺度,这种尺度的作用在于,从理性存在物本身出发,去寻找理性的本质(本源)以及自存与世界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哲学一词源出古希腊文sophia,意思是“智慧”“聪明”。与此相应,有智慧的人叫sophos。到了苏格拉底那里,这个词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变成philosophos。philo是“爱”的意思,sophos是“智慧”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爱智慧的人”。后来,哲学便以philosophia(英文philosophy)流传于世。
哲学是阐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认识论或方法论,哲学是关于生存或存在意义的学说,哲学是批判的理论和活动。哲学能提供科学方法论。
学生可以通过听课及阅读哲学经典,进行小组讨论,领略东西方的智慧传统,形成对人类文化创造和知识进展至关重要的反思与批判性精神。
具体开设课程包括:《批判性思维导引》、《科学思想史》、《哲学导论》、《逻辑与哲学论证》、《哲学方法与哲学问题》等
9.医学与健康课程群
医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具有人文性是其重要特征。医学不仅仅是实验室和病房里的学问,更是建立在人类文化上的社会实践。医学与健康课程群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抓住学生关注的兴趣点;二是以健康为中心,传递保持健康的基本知识;三是重视开发新学科,把通识教育课程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课程的涵盖了从人类以及生命,到饮食到疾病、健康、心理学,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体开设课程包括:《美肤之道》、《胃肠健康与保健》、《环境变迁与人类生育力改变》、《饮食营养与慢性疾病》、《行为与健康》、《营养学》、《女性健康管理》、《“医”眼看世界》、《病媒生物防制》、《旅行与寄生虫感染》、《免疫与人类健康》、《女性生殖健康与常见病的防治》、《人类与微生物》、《生殖健康》、《食源性寄生虫病》、《现代生活方式与寄生虫感染》、《新发传染病与人类健康》、《性传播疾病与青春期健康》、《医学这些事儿(医学史)》、《元素营养与健康》、《口腔保健》、《药物基础与合理用药》、《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药品与健康》、《抗生素的发展和应用》、《重大传染病与人类健康》、《性与健康》、《艾滋病防治》、《现代生活环境与都市病》、《免疫平衡和人类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