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课程

通识课程 | 《病毒流行病与人类社会》

发布时间 :2021/09/01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编者按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第二板块“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的核心通识课程《病毒流行病与人类社会》


本课程是由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蓝柯领衔开展的核心通识课程,将以通俗的科普化语言讲解病毒流行病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的历史和斗争历程,从宏观角度将微观的病毒世界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轴和认知过程展开,对病毒的发现、认知、机理、诊防治、生物安全等进行全面且深入浅出的介绍,同时让同学们大体学习了解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过程,了解世界范围内抗病毒产业的发展;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精心组织实践课,如参观生物安全实验室、动物中心、疫苗药物研发企业等,使同学们对病毒性疾病和病毒疫情建立科学的知识认知框架和防控观念,并运用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中。


undefined

1

课程团队介绍

Image        

课程负责人

蓝柯

蓝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ABSL-III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肿瘤疱疹病毒、重要新发病毒的感染及致病机理研究,在卡波氏肉瘤病毒(KSHV)、新冠病毒(SARS-CoV-2)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在Natur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PLoS Pathogens、Emerg Microbes Infections、Journal of Virology、Cell Host Microbe、PNAS、Science Advances、Cell Research、Cancer Research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Viruses编委、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Virologica Sinica、Science Bulletin副主编、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毒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等。


Image        

团队成员

许可

徐可,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呼吸道RNA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在病毒蛋白翻译后修饰、病毒-宿主表观遗传学调控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性成果,研发了新型通用病毒疫苗和小分子抗病毒候选新药,在Nature、Cell Research、Protein&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Vi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引用超1200次,多项成果获评《中国科学》、《Protein&Cell》杂志封面论文以及《Journal of Virology》亮点文章,得到中、美、德多国科学院院士的特评和正面点评。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申请PCT国际专利5项,以第一发明人实现抗病毒新药专利的成果转让。曾获ESWI(European Scientific Working Group on Influenza)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SELF格致论道科学精神传播奖、赛诺菲青年科技人才、牛顿基金青年人才奖、上海市启明星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现任武汉大学疫苗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专家委员、武汉大学A2/A3生物安全委员会主席、病毒学知名SCI期刊Viruses以及Archives of Virology编委、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临床病毒学组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等。


Image        

团队成员

陈宇

陈宇,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生命科学学院病毒系党支部书记/副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中央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赫尔辛基大学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冠状病毒等医学病毒复制、致病机制及病毒防治研究,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专项、科技部“973”、“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科技部病毒与免疫创新团队等项目;在Nature, Molecular Cell, Nature Immunology, Nature Ecology& Evolution, PNAS, PLoS Pathogens,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Journal of Vir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引用53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11项,实现成果转化1项。


Image        

团队成员

刘映乐

刘映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流行病学研究组组长;1999年获武汉大学病毒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武汉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20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


主要开展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机制研究。牵头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及课题,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各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在《N Engl J Med》、《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Nat Commun》 、《mBio》、《PLoS Pathog》 、《J Virol》、《Emerg Microbes Infect》、《J Immunol》、《J Cell Sci》、《Cancer Lett》、《FASEB J》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兼任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


Image        

团队成员

郭铭

郭铭,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


主要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授权专利二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以第一或共同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Cell Res》、《Emerg Infect Dis》、《Front Microbiol》等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生物安全概论》和《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人员培训参考用书》等教材。主要担任《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工作。兼任湖北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2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小病毒大学问


第二章 病毒的发现与人类进化


第三章 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


第四章 新发突发病毒与烈性传染病


第五章 引起重大疾病的慢性感染病毒


第六章 病毒流行与检测


第七章 病毒疾病防控技术的一般原理-——病毒疫苗的研发之路


第八章 病毒疾病防控技术的一般原理-——抗病毒药物的春天


第九章 参观

参观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课外讨论


第十章 参观

参加武汉大学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中心以及课外讨论


第十一章 专题研讨和点评

3

课程成绩评定


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到课情况(45%)和期末作品(55%)二部分构成:

平时课堂听课情况:45分

期末作品展示:55分

4

参考书目


[英]John B.Carter, [英]Venetia A.Saunders主编,杜瑞坤、荣立军主译,病毒学原理和应用(第2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文字:《病毒流行病与人类社会》课程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武大通识教育协会

终审: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