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小说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奇幻瑰丽而又真实可感的世界,相信你在阅读小说中也曾有过种种想象、种种疑问,你也可能悲过蜀汉的人才凋零、伤过宝黛的爱恨殊途、叹过泼猴的规训成佛……想要更加熟悉这些耳熟能详的传统小说,交流阅读小说的快乐,表达你对小说和小说背后社会人生的体悟吗?请一起加入核心通识课程《中国小说与社会》的课堂吧!
长得像张飞的梁山好汉是谁?
在五庄观,唐僧师徒四人前后总共吃了几个人参果?
范进是哪个省的人?
香菱学诗,最先读的是谁的诗?
如果回到三国时代,你要参军,群雄之中,你最想选谁做主公?
假如你是陆谦,你敢拒绝高太尉陷害林冲的要求吗?
假如你有孙悟空的本事,你最想干啥?
假如你拥有西门庆的颜值和财富,你打
算怎样过完一生?
当今读书人的世界,与《儒林外史》中
的世界相比,有没有变得美好一些?
假如你是贾雨村,你准备怎么判薛蟠打死冯渊的案子?
陈文新教授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鲁小俊教授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庆副教授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课程内容
《中国小说与社会》课程致力于考察“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小说”和“中国小说中的传统社会”,着重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明清时期的六部章回小说名著。给每一部小说设置了两个关键词,分别是:《三国演义》——道德与政治;《水浒传》——体制与江湖;《西游记》——秩序与规则;《金瓶梅》——市井与风情;《红楼梦》——家族与宗法;《儒林外史》——士林与功名。
古代小说在很多层面反映了一个复杂的中国社会。《三国演义》中刘备称帝之前的再三推辞,体现了政治的表演性质;《水浒传》里林冲有“怕”,邻居们有“怕”,连坏人陆谦也有“怕”,这是一个不能让人免于恐惧的社会;《西游记》中的神仙世界等级森严,折射出人世间的阶层固化;《金瓶梅》中的饮食男女,反映出芸芸众生的欲望和生命力……古代小说具有多重元素,对这些元素抱有“了解之同情”,可以更真切地认识、反思传统社会,从而为建立现代文明提供参考。
现实感悟
为了激发同学们阅读小说、了解小说的兴趣,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强调小说细节,鼓励大家细致阅读文本;通过课堂情景研讨,鼓励同学们自由表达,让文本与社会发生关联,通过阅读小说增进对社会的理解。古代小说反映的是一个与今日之现实息息相关的中国社会,理解古代小说也是在理解当下的现实。
理解了《红楼梦》的爱情观,有助于恰当处理感情与伦理的关系。有些大学生谈恋爱,往往出现爱情至上主义的倾向,很多人认为这是向贾宝玉学习。实际上宝玉对黛玉表明心意时说:“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爱情并不是一个人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红楼梦》的爱情观与儒家的伦理观念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读懂了《红楼梦》,就会认识到父母的血缘关系是重于男女关系的,就能够理解爱情的分量,不容易被失恋困扰。那些失恋了就想不想活了的同学,其实没有读懂《红楼梦》。
阅读《儒林外史》,能理解普通人的生存与生活。《儒林外史》赞扬了一位参加举业的虞博士,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谋得饭碗,以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他有次救助他人,只拿出四两银子,身上剩下的八两要用于养家糊口,这正是普通人的常态。虞博士的例子体现了一个重要观念——“治生尤切于读书”,即人首先要完成自己的人伦责任、家庭责任。吴敬梓在批判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的时候,并非道德洁净主义者,不追求完美无缺的道德,不是站在上帝视角来批判人性,而是能够理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具有责任感,学会共情,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同样重要。
联系《水浒传》里的刑名事件,能够增进对法律与社会的理解。武松为给哥哥报仇,一开始试图通过正常的司法途径解决问题,但由于知县被收买,只能私设法庭审判王婆和潘金莲。联系当代社会,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武松杀死潘金莲,虽然是给哥哥报仇,但是属于蓄意谋杀。知府想减轻武松的罪责,把武松的卷宗由蓄意谋杀改为激情杀人,判罪因此小很多,这与现代社会刑法中激情杀人和蓄意谋杀的定罪不同有着相似的原理。小说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建立了一座古今之间的桥梁,既能够从当今社会看到与古代社会的相因相承之处,也能从古代的文本中思考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的问题。
学研互通
武大通识教育向来注重学研互通,强化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联系,用学术成果反哺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对标学术前沿。
2021年10月22日至24日,“古代小说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扬州大学、大阪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学者出席。
会议围绕“中国社会中的古代小说”“古代小说中的中国社会”“古代小说的社会影响”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涉及的具体论题包括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宋代话本发展径路与印刷文化的关联、白蛇传说的地域流变与古代通俗小说的地理演进、《新列国志》中的“春秋笔法”、余象斗编撰公案小说集的特点和意义、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婚姻模式、明清母训与小说书写、康熙时期涉海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聊斋志异》中的白莲教书写、《儒林外史》中的治生困境与意义枢纽、18 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的《红楼梦》阅读历史、晚清小说的悲愤意绪及其文学史意义、“国潮”语境下中国古代小说视觉转化的新动向等。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陈斐副研究员表示,当下的古代小说研究既要继承“五四”,又要反思“五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永斌研究员强调,明清小说与中国社会联系密切,“小说与社会”的主题具有多层面研究的可行性。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余来明教授提出,要回到名著,并用新的思想、观念、方法去重读名著。
陈文新老师在会上宣读的论文《五四以来古典小说研究热的形成与热点转移》中指出:“在一个文化风尚和学术风尚发生显著变化的时代,如何引导社会大众正确认识古代小说尤其是古代小说经典,是对从业者的一个挑战。”鼓励古代小说的研究学者有照应,有对比,有协调,有沟通地进行文言与白话、诗文与小说、中国与西方的互动研究。
鲁小俊老师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改进《中国小说与社会》通识课的设计,尤其是引入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古代小说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在推进相关学术问题的深入探讨的同时,也将为《中国小说与社会》通识课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迪。
文字:郑婕、何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李猛、雷娇娃
终审:李培蓓、尚晓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