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板块的核心通识课程《大学文明的历程》。
写在前面的话
在上这门课之前,你有没有想过,大学究竟是什么地方?来到大学,你了解大学的历史吗?你想过“大学生”究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身份,承担着什么特殊的任务吗?你有没有想过,在一所大学发展的历程中,你是要做一个录取多少,毕业多少的数字,还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参与者?你想过要怎么做吗?
本课程将通过中西文化层面的比较,围绕以上问题对“大学”的重新解读,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和组织教学,通过大学文明的发展历程洞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还有一个支流:大学发展的文明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大概2003年前后,我给本科生开了一门通识课程,叫做《大学生与大学的发展》,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大学生对于“大学生”这个身份在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价值的认识,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思考,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怎样参与学校的建设。《大学文明的历程》是在原来课程基础上的一个深化,不仅跟高等教学管理有关系,也跟高等教育学有关系,实际上跟高等教育法学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大学生与大学的发展》中,我关注的是大学生,而现在这门课,我还关注到教师、校长在大学自身的文明建设过程中,以及通过大学在建设人类文明过程中,他们到底发挥哪些作用。
主要是想通过这门课让大家了解,大学生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世界上很多最早的大学,不是政府办的,也不是教师办的,其实是学生办起来的。比如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就是学生在1088年创办的。而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剑桥,包括我们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甚至于我们武汉大学,在这些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学生都贡献了很大的力量,甚至于在关键的时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学生对这些并不了解,所以我通过这门课程向大家介绍,让大家知道原来我们学生在大学里还有起这么大的作用,我们还可以给大学文明的进步和丰富贡献这么多。让大家知道,大学的发展过程体现大学自身文明的成长,也体现出大学对人类社会文明的作用,而在这个影响的背后,学生和教师有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是我要开课的主要动因,也是这个课程为什么取名叫《大学文明的历程》。我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研讨,使他们明白原来他们是可以为大学的发展做贡献的,从而增强他们对大学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首先大学会产生自身内部的文明,为了实现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目的,大学内部要建立自己特色的各种制度、体制、文化,比如激励师生的校训,学生在大学里受到校训的熏陶,不知不觉就会转化成他们自身的特点;此外,大学可以对人类文明产生作用,比如说现在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建设,那么大学对人类社会的文明的促进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大学的本质上肯定是培养人才,现在的大学因为有各种不同类型,所以培养的人才类型和规格也不一样。比如说武大,可能更多的是培养基础学科方面的人才。基础学科现在很重要,是引领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所有的技术都是从基础科学来的。现在很多人只看到掌握了很多技术、很厉害,但实际上技术强大背后的根本还是基础科学。此外,追求真理、学术自由,这些也是大学的本质工作。
近期共享单车进校,电动车数量剧增,给校内的同学和老师带来了一些困扰。一方面交通堵塞,另一方面,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加。最近同学们自发呼吁针对校内共享电动车制定一系列公约。站在课程角度来讲,这也是学生参与大学建设的一种行为。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行为发声,通过这种话语的力量来改变学校的环境,这是应该鼓励的。我感觉中国大学生这一方面,确实表现得不是特别突出。一些学生太过多的关注自己的东西,不太关注他人,不太关注集体,也不太关注社会。北大钱理群教授说过,“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通过本门课程,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多认识自己的价值,更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建设,通过这些行为来展现对集体的责任。
通识课和专业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大学教育的课程,二者缺一不可。但是通识课程的作用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认识世界的方法论,简单来讲就是解决学生的三观问题,而专业课更多的解决学生的专业技能问题。所以通识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培养完整人的问题,中国人说“为人处事”,我理解这里所说的“为人”就是通识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为人”就是教你怎么做人。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专业课是注重器,关注具体问题,而通识教育需要解决的是道的问题,是对自然、宇宙、人类本质的认识和思考。
我觉得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老师和学生对通识课程的认识问题,现在我们有不少老师和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通识教育课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专业课更有价值。这个可能也跟大学教育的定位也有很大关系,因为我们高等教育毕竟是专业教育,所以很多人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就可以,通识教育可有可无,对通识教育的作用、性质认识不到位。
教师团队介绍
课程负责人
黄明东 教授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武汉大学教育法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教育法学、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学原理、高校教学管理。
团队成员
冯惠敏 教授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原理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通识教育、教育学原理。
团队成员
刘亚敏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大学文化、高等教育学。
团队成员
吴慧平 副教授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比较教育。
团队成员
陈峥 讲师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
带你认识什么是“大学”,通过古今中外学者对“大学”内涵的理解,解析大学内涵,探寻大学的本质。
一起去大学的发展史中漫步,了解中西方大学的演变过程。本课程将生动呈现西方国家从中世纪到近代高等学校演变的历史和中国书院出现以后的高等学校发展进程,帮助你对大学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和体悟。
一起认识大学的外在表现形式、类型和层次分别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产生的。
你所需要知道的,大学的功用:大学,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而大学的不断变化,也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大师之于大学,正如基石之于大楼。带你一起去看看,教师在大学成长过程中作用(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术自由、追求真理)。
这是属于你的版块,你知道大学生在大学产生、发展和进步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吗?从现在起,你需要准确认识到,大学就是自己的家园,你们理应成为其中的成员而非学校的客人,你需要树立学校治理乃至社会治理的信心。
随堂考试采用撰写小论文的方式进行,最终成绩要参照平时的考勤、小班研讨和课堂互动等方面的情况来综合评分。
1.符娟明主编:《比较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阿特巴赫、符娟明、陈树清编著:《比较高等教育》,文化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3.[美]苏里文、[美]谢尔曼、[美]哈里森:《西方文明史》,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4.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1-6卷),山东教育出版,1989年版
5.毛礼锐编:《中国教育通史》(1-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将根据每次授课内容另行布置(鼓励学生适当阅读英文版文献)。
文字:李嘉仪、杨宝朔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李猛、雷娇娃
终审:李培蓓、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