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属于第二板块“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的核心通识课程《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
本课程从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组织能力和有效利用信息能力四个方面着眼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渗透和知识融通中,培养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负责人介绍
课程负责人
滕冲
计算机科学博士,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副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课程: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人工智能。
撰写教材18部,其中11部主编/副主编,代表性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武大出版社,主编,2016),是本校计算机基础等通识课程使用教材。主持教学研究项目2项,参与多项;负责建设2门通识课程,1门专业课程。获“优秀女教职工”荣誉称号,获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教学讲课比赛部级第一名等多次多项教学奖项。
团队老师
高建华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工学博士,教学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移动编程。研究领域:智能计算、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
团队老师
胡永生
武汉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教授课程: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用。研究领域: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等。主编或参编过多本信息素养类教材。
团队老师
熊素萍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硕士。教学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统计分析、信息素养。研究领域:人工智能
团队成员
康 卓、伍春香、关焕梅、李 艳、罗云芳、刘 珺、陈 萍、宋 麟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课程平台:QQ群+腾讯会议(疫情期间)+微助教;
课堂形式:教师主讲、学习视频、MOOC片断、经典导读、学生分享讨论、课堂提问、微助教答题、操作指导;
课程重视结题报告的选题和中间过程的指导、关注后续大创项目的指导;
学生讲演后的反思和反馈。
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考勤10%+平时成绩40%+课程报告与分享50%
其中,平时成绩:来自于小作业、课堂表现;
课程报告与分享:以翻转课堂形式,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从选题、讨论与碰撞、结题报告以及分享讲演一系列过程。
参考书目
[1]《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清华大学韩丽风等译,2015。
[2]《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教育》,刘芳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3]《科学发现的逻辑》,(英)波普尔著,查汝强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4]《10个震撼人心的科学发现》,李醒民 等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
[5]《数学之美》(第二版),吴军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