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上午10时,人文导引课程组邀请五位大一同学参加集体备课。这次备课的内容是人文导引课拟新增的授课内容:学术写作入门,主讲人是文学院李松教授。这次活动的亮点是师生共同备课,老师台上的试讲与台下学生的建议相结合,打通教与学的界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师生共同打造出更完美的的课堂教学效果。
01 学术写作,难在何处
在课堂上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从来就是一个难题,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许多教师的学术能力很强,却难以通过课堂教学把自己的学术经验传授给学生,而学生缺乏学术经验,更缺乏学术意识,往往也很难吸收老师讲授的学术知识。这样的课堂,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充满了挑战。
李松老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学术论文。“学术”本身是指专深而又系统的学问;“论文”则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李松老师强调,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非一般的“学术体会“;其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科学规律的解释,而非某些现象的直录、材料的罗列、事件经过的描述;其是真理的探索和发展,而非对他人研究成果的简单重复。
在了解学术论文的定义后,李松老师为我们进一步介绍了学术论文的特点。以四个词概括即为: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和理论性,这四个特点足以与读后感作出区分。那么这些特点具体表现在何处?学术性,指所研究、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研究的是专业问题,需要以专业知识去论证和解决学术性强的问题,专业性是区别学术论文和一般论文的着眼点,另外,语言表达也有着自身的术语与符号。科学性,指研究、探讨的内容严密、准确,符合逻辑。李松老师强调,从归纳到演绎是从事人文科学研究基本要求,必须从大量的材料出发得出结论,而非先有结论再找材料论证,这种先入为主的陷阱需要警惕。创新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何为创新性?李松老师指出,人文学科重在继承消化,创新是继承的发展,是最高级的模仿。理论性,指的是要提出自己的建构,其包括论文作者自身思维的理论性、论文结构的理论性和论文表达的论证性。需要注意,研究者的思考应是用思辨的方法深刻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而非停留在零散的思维上。
了解学术论文和其特点后,李松老师对学术论文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理解写作步骤。学术论文主要有论说型、综述型、评论型和驳论型。以近年来人文社科导引的结课论文题目为例,李松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破题”:在“何以成人”的命题写作中,如何提出对“成人”的独到理解而避免沦为普通的议论文?面对材料题写作,如何提出脱胎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新解?要把文章写得有意义、有深意,便离不开学术论文的标准写作步骤——
写作步骤分为五步,一为选题,以正确、集中和新意为要求,尽量选择小问题并“小题大做”,这样操作性强且容易纵深挖掘;二为收集整理资料,了解研究现况和进行文章构思;三为谋篇,建立论文的整体结构:引论-总论-结论,引论要阐明写作的动机、中心论点、目的意义,本论则为论点、论据与论证,通过多方面的论证从而增加文章说服力,结论则尽量简约明确;四即审查修改,仔细审查文章的题目、引言、正文论证、结论、引文和加注等细节,自己的观点要鲜明具体,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生动(在这里,李松老师分享了四个修改论文的方法,分别是热改法、冷改法、求助法和诵改法);五为投稿,此时需注意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和关键词等格式规范。
02 同学反馈,弥足珍贵
李松老师将自己多年来的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倾囊相授,同学们在听课中不仅收获技巧与方法,更从李松老师身上看到了身为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随后课堂进入本次试验的重要环节——课堂的另一部分主导者也参与了进来,三位2021级的大一学生,包括来自物理学院的罗京同学、来自社会学院的王玉婷、黄时雨同学;来自文学院2019级的大三学生黄秀慧和尚晓两位同学在对李松老师的课堂纷纷给予肯定的同时,从学生学的角度,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罗京同学:了解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步骤与要求,明白学术论文的“工具性”,以及选题、收集材料、修改论文的一些方法。对于此次课程的意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见缝插针引入实例。引入实例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教大家如何看文章,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全篇范文,研究思路,一些文章的目录、摘要、结论。例如在学术论文的观点要鲜明准确上,可以分析具体文章;在选题深刻新颖方面,可以列出很多“小题大做”的典范;在论文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方面,更可以介绍一些著名的好文章(或学术垃圾)。若受限于篇幅,不妨将一些范文的题目分享出来,供学生课后查找。
2、提高操作性,解决问题。部分同学已写过论文,因而知道在实际书写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也存在部分同学完全没有接触过论文写作的情况。不妨以课前作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具体操作,拟写大纲,先了解题目、摘要、关键词、结构、页码、标注等后带着问题来听课。可以结合老师自身写论文或指导论文的经历分析写论文时的常见误区,解释或强调写论文时的一些细节(语言、格式、定位等问题)。
3、增强查阅文献的意识。学会广泛收集资料,准确表达观点,也是学生应当培养的基本学术素质。建议本课程引导学生熟练查找文献(部分同学不知资料来源、不会使用相关工具),指引学生通过查阅论文的方式学习知识、拓宽边界,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实现通识教育“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标。
黄时雨同学对教学环节中的一些细节提出自己的建议:
1、在趣味性方面,可以把以前学生的错误做法以打趣的方式讲出来,可能比正面例子更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具体的形式可以和学生们讨论,然后再行确定。
2、在专业术语方面,可以谈谈获取渠道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关于收集和整理资料,可以详细谈谈具体的使用步骤和例子(展示笔记图片之类)。
4、在讲论文的现实意义时,可以强调一下不假大空,如何切入实际。
5、图书馆相关的讲座可以直接在小班课上播放录像,或者采取和图书馆联动举办专场讲座的形式。毕竟自发关注相关资源的同学还是少数。
王玉婷同学则从一个听众的角度,指出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趣味性还有待加强:ppt制作、讲述内容有点单调,可以适当增加趣味性。
2、操作性还有待改进:作为一门技巧类课程,建议插入更多实操方面的内容。
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中,时间飞逝而过,老师和同学们还沉浸在这堂别开生面的实验课中,一起挖掘这堂课的闪光处和修改点,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让大家都意犹未尽。大家的肯定和提出的建议皆弥足珍贵。师生共同备课是十分有益的尝试,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盲区,及时调整课堂设计,把握课堂节奏学生也可以了解老师授课的意图和重难点,积极准备,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和有序。教学相长是师生共同的心愿,今后在武汉大学的通识课堂中,类似的教学活动还将继续。在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上,武大通识教育的追求永无止境。
文字:左家齐、尚晓
图片:黄秀慧、郭康安
责任编辑:李猛、李珍贞
终审:李培蓓、尚晓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