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程

通识课程|知死而重生——刘春阳老师主讲《斐多》章

发布时间 :2020/09/13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主讲教师

文学院副教授 刘春阳


2020年9月11日下午3点,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团队第二季《斐多》章备课活动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本次备课活动由文学院刘春阳老师主讲,历史学院潘迎春老师主持,来自课程团队的40余名位老师参与了本次备课活动。



刘春阳老师从中西方生命观的比较引入课程。他首先阐述了苏格拉底在真实历史和思想史上的两种面貌,然后说明了苏格拉底之死的悲剧性,接下来解释了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性,最后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评价


在引入环节中,刘春阳老师展示了西方历史文化人物的墓地的图片,指出西方文化认为墓地离天堂最近,中国文化认为墓地离地府最近。


刘老师接着对比了中西方关于死亡的论述,总结出中国文化会把生命看作一种义务,正所谓“士不可不弘毅”,西方文化则把生命看作个体的权利或目的。


刘春阳老师在第一部分阐述了《名哲言行录》中真实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话中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两种形象。



         

刘老师归纳出真实的苏格拉底的三个特征


1.外在形象在大众审美看来属于丑陋,但自己对之自豪


2.妻子很凶悍,这是因为自己只顾与其他人对话,对家人却不闻不问;


3.经常陷入沉思,往往能驻足沉思一整天。


这三个特征也与哲学家苏格拉底相辅相成:


1.在《游叙弗伦》中苏格拉底接连反驳游叙弗伦将虔敬神的喜爱、公正和技艺,阻拦游叙弗伦控告自己的父亲,从而维护城邦的传统社会规范,并教育年轻人认清自己的无知


2.在《申辩》中苏格拉底回顾了自己这一生追求真理、反对修辞的哲学生活


3.在《克力同》中苏格拉底面对城邦的不义判决,选择维护城邦法律并保全自己的名节,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


4.在《斐多》中苏格拉底在临终前唱响了自己的天鹅之歌,论证死亡并不可怕



在第二部分里,刘春阳老师说明了苏格拉底之死为什么是个悲剧。


对于苏格拉底之死,传统观点要么认为这是城邦暴民对哲学家的迫害,要么认为这是破坏雅典民主制的罪有应得。


刘老师援引黑格尔的悲剧观,认为悲剧的本质并不是邪恶战胜公正(这至多算悲惨),而是两种公正相互冲突,一方必须消灭另一方


在苏格拉底之死中,一方面城邦对苏格拉底的控诉“不敬神和败坏青年”是源于雅典的城邦正义,另一方面苏格拉底的申辩遵从自己的精灵和青年可以质疑长辈”又是个人正义的体现,二者不可调和,前者消灭后者,就构成了悲剧。


刘春阳老师在第三部分解释了苏格拉底为什么认为死亡不是一种恶。


undefined


         


一方面,苏格拉底认为相较于死亡,没有审视自己的生活、无知却以为自己有知,才是一种恶。死不可恶,可恶的是没有真正的活过。另一方面,比起肉体,苏格拉底更关注灵魂,而死亡只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灵魂什么也没失去。


为了分析苏格拉底的论证细节,刘老师推荐了北京大学吴飞教授的《西典绎读:杨绛译<斐多篇>中的“自杀”与“不朽”》,这篇论文辨析灵魂的“不死”与“不朽”两个概念。


刘春阳老师在最后指出《斐多》中关于灵魂的看法与“德性即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苏格拉底看来,灵魂是人的本质自我,是理性思维的元素,因而在纯粹思考中能暂时遗忘肉体,反而接近死亡。



万物皆有本性,人的本性就是德性(virtue),但由于肉体的遮蔽,我们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所以需要灵魂在纯粹思维中唤起自己的德性。苏格拉底的所说的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到自己灵魂中的德性。


刘春阳老师的说课引起课程团队热烈的讨论。主持人潘迎春老师强调了刘老师的课程导入方式,通过墓地这一文化形象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可以清晰地向同学展示中西方生死观的差异。


文学院李建中老师提出五点感想:


1.中西方文化进入生死问题的路径存在差异,中国文化通常靠冥想或顿悟感受生死,西方文化一般靠哲学推理论述生死


2.悲惨与悲剧的区别也体现在对《红楼梦》的解读中。一般读者往往认为悲剧体现在坏人对主角的压迫,但这不是悲剧,真正的悲剧是无辜的双方之间理想的冲突


3.苏格拉底之死可以与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做参照。司马迁的本义是:如果死亡是归宿,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那么就可以视死如归;如果死亡不值得、无意义,就会将生命将活着视若泰山。对于苏格拉底而言,死亡是灵魂的回归,所以他视死如归,死前坦然自若。


4.课程切入方式可以从提问引入。李老师讲《斐多》以名画《苏格拉底之死》开场,并设计了十五个相关的问题。



5.授课制作的ppt每页字数不宜过多,ppt上的文字承担标题功能即可,具体内容则由授课教师口头表达出来,文字与口头表达之间形成一种张力。


哲学学院的周可老师提出《斐多》中关于灵魂不死的论证可用于进行小班讨论,并提供了几个他设计的问题:“如果灵魂并非不死,那么苏格拉底之死还有意义吗”“普通人是否需要经受死亡训练”“作为无神论者,怎么看待自杀现象”


周老师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张惠兰老师建议在授课中可以播放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相关纪录片,增进同学们的感性认识。